正文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四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四)
千防万防,没想到还是掉进了坑里!
石守信、王审琦二人本以为闭口不言,柴宗训就抓不到他们的把柄,日后提起这件事,赵匡胤也必无法因此责怪他们。
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柴宗训却把他们的沉默翻译成了这个意思!
什么叫“对赵点检的心胸并无信心”?
就是说赵匡胤心胸狭窄,他们不敢评价呗!
这话要是传到赵匡胤耳朵里,那还了得?
实际上石、王二人都知道,赵匡胤心胸并不狭窄,相反,赵匡胤为人豪爽大气,而且宽以待人,就拿起兵这件事来说,如果换成其他的武将,哪会老老实实呆在汴梁城外,硬生生等着皇帝退位?
只怕那些人夺了兵权,立马就会率兵杀进京城,然后将皇室满门屠尽,再大摇大摆的登基称帝!
五代十国二十几个皇帝,有几个不是这样送命的?
但偏偏经过柴宗训这么一解释,他们的沉默反而变成了对赵匡胤的不满。
这不是杀人诛心吗?
两人立刻怒目而视,纷纷拿冒着火焰的目光看向柴宗训。
但柴宗训却像是对两人的怒火毫无察觉,依然笑的很天真,甚至还添油加醋地说到:
“没错,赵匡胤此人确实如此。朕本来以为此人心胸豁达,素有大志,但没想到,朕的父皇才刚刚过世,他就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举兵造反,你说造反就造反呗,偏偏此人还爱惜名声,非要搞什么黄袍加身,既想当皇帝又想立牌坊……”
“干大事而惜身,贪小利而亡义,赵匡胤此贼,难成大事矣!”
在石、王二人近乎瞠目结舌的表情中,柴宗训悠哉悠哉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石守信、王审琦二人差点儿要疯了。
这是什么意思?
你都兵临城下,马上要做亡国之君了,还这样讽刺赵匡胤,难道你想见他,只是为了让自己死得更快一点儿而已?
或者说你对眼前的局势已经感到绝望,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骂赵匡胤一顿来出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次小皇帝突然出来要求跟赵匡胤见面,倒也讲得通了——毕竟他都已经心存死志了,谁还能把他咋地?
但是从小皇帝刚才的表现和身后一大串的随从来看,他又不是那个意思啊?
没看到中书令范质和中书侍郎王溥、包括宣慈太后小符氏都跟着他出宫了吗?
这些人难道也是觉得活够了,干脆跟着来送死的?
石、王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值得拿疑惑地目光不停地打量着柴宗训。
柴宗训这时才像是总算察觉到了他们的异常。
“怎么,两位将军有什么疑惑吗?”他竟然还是不慌,依然风轻云淡的朝两人问到。
石守信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问到:“陛下,宫中二十万禁军,都已握在我大哥手中,改朝换代之事,已经无可更改,陛下何不为日后计?”
他还算是好心,告诉柴宗训退位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希望他能考虑到激怒赵匡胤的后果,千万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而使得以后的日子变得难过,甚至有可能被赵匡胤直接干掉。
但柴宗训却像是没听懂他的话似的,得意地一笑道:“我知道已经无人能阻止赵匡胤登基,我刚才说的那些话,也不止是为了泄愤……”
说到这里,他刻意顿了一下,然后拿眼睛死死的盯着石王二人:
“其实我是在为二位将军担心!”
“什么?”石、王二人听到这话,顿时又是双双一阵轻颤。
柴宗训的表情,不像是在那他们俩开心,但两人又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的情况,小皇帝最应该担心的,难道不是自己吗?
他就不怕赵匡胤不守承诺,拿了皇位之后立马将他们母子两杀掉?毕竟历朝历代夺取皇位之后,都不会留下前朝的遗孽,这是一种惯例,也是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固。
但小皇帝偏偏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还反过来替他们两人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
两人困惑的眼神,出卖了他们的心思,柴宗训当然一眼就能看透。
他接着笑到:“看来二位还不明白自己的处境。这么说吧,我刚才已经分析过了赵匡胤此人的性格,二位以为,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可会如我父皇一般,允许大将掌兵在外,再来一次陈桥兵变?”
他的话音刚落,石、王二人的脸色已经瞬间大变!
没错,柴宗训就是拿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件还未发生的事,来警告石、王二人。
事实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确实有它的客观原因,那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纲常紊乱,君权不彰,各个割据势力,只要手中有兵,都敢随时早饭,甚至杀掉皇帝自己篡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集中军权,保障中央统治的稳固和安定,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对于那些在外领兵的大将来说,赵匡胤的这种做法,无疑就让他们很受伤了。
首先是信任的问题,我们都信任你,当你是大哥,才推举你做了皇帝,大家一起将你捧上皇位,但你刚一登基就立马翻脸,反过来要收我们的兵权,怕我们再次反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这么薄弱吗?
其次来说,对于领兵在外的大将而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是基本的尝试,因为出兵打仗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一味遵从君令,等到千里之外的皇帝来拿主意,那随时可能延误战机,甚至导致战争失败。
可如果赵匡胤不相信自己的大将,干什么都要干涉他们,甚至暗地里拖后腿,那他们这些领兵的将领,以后还怎么出去打仗?
难道眼睁睁看着前面敌军数倍于己军,还要硬着头皮按照皇帝的指令去送命吗?
其实赵宋之所以后来在对外战争中一直处于弱势,辽国辽国打不赢,西夏西夏打不过,连侬智高这样的土鳖叛乱都无法应对,就是因为他们对武将的防备太过苛刻,连军队出兵打仗,都要按照皇帝发放的兵法阵图来排兵布阵,如果按照这个图来打,那输了也无所谓,但如果不按这个图打,就算赢了也照样要治罪!
在这种神经病一样的军事系统下,什么样的军队能够打赢胜仗?
石、王二人都是军中宿将,更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他们不仅对军队,对赵匡胤也是十分了解。
柴宗训一句轻飘飘的话,却像是一根银针,狠狠地扎进了他们两人的心窝里。
没错,他们知道赵匡胤心胸豁达,比较仁义,但同样也知道,赵匡胤此人疑心极重,而且生性谨慎。
说是谨慎,其实就是胆小。
当初周世宗柴荣询问朝中诸将,道“此时我们后周兵强马壮,正是厚积薄发、一统中原的最好时机,但我们现在面对两个敌人,一个是位于北方的强国契丹,另一个则是南方的各个诸侯国,大家以为我们是先难后易,先打下幽云十六州,拿到抵御北方强国的屏障之地,还是先易后难,从攻打南方各个诸侯国开始?”
柴荣问这句话之前,其实已经有了想法,那就是先拿下幽云十六州。
因为幽云十六州的位置,正好是在阴山山脉和古长城的南面,如果拿下他,就能凭借阴山山脉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等于给中原加上了一层坚固的保护罩,而彼时辽国正处于昏君耶律璟的统治之下,朝政混乱,军队战斗力低下,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可偏偏赵匡胤却畏惧辽人的铁骑,对柴荣回答:“可先易后难,等统一南方之后,再集全国之兵力,收复幽云,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
赵匡胤的战略眼光也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他忽略了天时地利人和是打胜仗的最主要因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等他打下南方,统一黄河以南,只怕辽穆宗耶律璟早已经死掉,万一辽国出了个明君,重振国势,那以南方的步兵和北方的骑兵相碰撞,步兵肯定是处在弱势的一方。
结果也没有出人意料,柴荣凭着长远的战略目光,一意孤行,决定先进攻北方幽云十六州,没想到却在攻打幽州时染病身亡。赵匡胤夺取了柴氏的皇位,然后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先南后北,统一了南方之后再进攻辽国,结果却遇上辽国数一数二的明君,景宗耶律贤,于是三伐北汉而不得,全都被耶律贤派人给救了下来,直到赵匡胤莫名其妙的暴毙,他连幽云十六州的大门都没看见,最远也就打到了山西太原……
所以柴宗训说赵匡胤此人“干大事而惜身、贪小利而亡义”,并不是胡乱诅咒,他是真的觉得赵匡胤就是这样的人。
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宋太祖”,因为篡位之后没有杀掉前朝国君,又没有使用杀戮的手段夺取属下的兵权,被人称赞为极具人格魅力,甚至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并列。
也不知道嬴政、刘彻、李世民等人在地下得知自己竟然沦落到和这样的货色相提并论,会不会掀开棺材板出来和大家讲讲道理。
连柴宗训都知道赵匡胤的尿性,石、王二人作为他的结义兄弟,就更不可能不清楚了。
两人听到柴宗训那句话,心里立刻就咯噔一下,明白了柴宗训的意思。
说白了,柴宗训就是在警告他们,陈桥兵变这种事,赵匡胤能来一次,就难保其他的领兵大将也会有样学样,跟着来一次。
那赵匡胤登基之后,会怎样避免这种事再一次发生呢?
毫无疑问,赵匡胤肯定会采取削兵权、将军队集中在手上的方针策略。
而到了那时候,越是手中掌握着重要兵权的将领,越是会成为他忌惮的对象。
像石守信、王审琦这样在军中一呼百应、拥有大量属下拥戴的高级将领,继续掌兵,赵匡胤能放着他们平平安安的过完一辈子吗?
用脚趾头想也不可能啊!
石、王二人这时才算是明白了柴宗训的险恶用心,同时也不由得为他的口才而暗暗感到惊讶。
他们两人做梦都想不到,这些话,竟然能从一个区区六岁的孩童口中说出来。
这个小皇帝……果然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但两人直到此时,依然没有背叛赵匡胤的打算。
因为理由很简单,投降赵匡胤,并不仅仅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主意,事实上,禁军之中大多数中低级将领都有这个想法,才是让赵匡胤能够成功兵变、黄袍加身的原因。
如果没有军中大部分将领的认同,光光凭借着赵匡胤、赵普、赵匡义这几个人,就像耍猴儿一样在台上跳来跳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审琦说“这是大势所趋”,这句话并没有说错,因为军队中绝大多数的将领,为了获取从龙之功,为了升官发财,都想着改朝换代,这样自己才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前程。
这时候无论是谁,别说是石守信、王审琦,哪怕就算是小皇帝挡在他们的前面,也照样会被他们挥刀砍成肉酱,然后踏着他的尸骨将赵匡胤送上皇位。
有人说“陈桥兵变”本来就是赵匡胤自己苦心谋划的,但实际上,这确实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裹挟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