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卷阅读149
抱起过他的儿子,抚摸过我的脸颊,如今却在大山里无偿地对的孩子服务。
眼睛好像被露水打湿了,虽然现在是正午。迟到了那么久。把他的手掌贴在我的脸上,有粗糙的触感,还有些轻微的刺痛,可让我觉得亲切,熟悉,满足。
“傻孩子,哭什么呢!”他擦掉了我的泪水。
“我不是孩子!”
“是,是,你是孩子们的老师!”
周五的下午,林章与我带着学生们一起进山郊游,虽然这是孩子们常见的景致,但由老师带领,与同学结伴,最重要的下午无需上课,他们异常兴奋,一路上有说有笑,相互打闹嬉戏,惊得枝头上的鸟儿扑扑地扇着翅膀躲藏。它们是不是在想,一向宁静的山林怎么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青翠的树木仰立在天地之间,枝头上的树叶铺满调皮的阳光,溪流内的河水敲涤着沉睡的石子,路间的野花开的低调而又浓烈。每一处景观都自然而又从容,亘古而又沉默。从未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曼妙。
山内自然而然,无声无息生长的植物与大城市的景观截然不同。城市里后天形成的文明就如成功人士身上的西装,美则美矣,却刻板沉闷,失了韵味。
张晓风也说:“人不到山里去,不到水里去,那真是活得冤枉。”
一直以为我们都在前进,在行走,在追求意义,甚至向美要意义。空谷的幽兰,寒夜的星空,廊沿上的雨滴,空气中的暗音,这些都是停留在我们感观上的,它们不会因为你的注视而刻意迎奉,它们不会因为你的无视而暗自伤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它们的美有意义吗?
美真的是用眼睛看的吗?
有谁注意过一片与众不同的树叶呢?似乎没有人。大家都很忙,有无休止的欲望与攀比,他们不肯浪费时间在闲情上。
山风清沁,溪水潺潺,初夏的阳光给溪水洒了一层盈盈的光泽。两个调皮的孩子脱了鞋,淌进溪流,逆流而上,边走边嬉戏,与游鱼共舞。
到了视野开阔之处,林老师喊了一声:“同学们,我们就在这里休息。”
于是孩子们全部跳进溪中摸鱼,而我们俩坐在树阴下休息。
“老师,你很喜欢这里吧?”我用手支撑着头,扭头看向林章。
他微笑地点点头:“这里是我前几十年不曾见过的风景。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这样很美,不是吗?”
“是。可是若你前几十年看的是这样的景色,也许你现在选择是那座繁华充满名声、财富的城市呢?”
他转头,深深地凝视我:“赵老师不是很好的说明吗?”
我哑言。是的,赵老师是一位普通话很好,很爽朗的人。据说他是90年代这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在大城市工作了几年已经升到了工厂财务领导的位置,可心里始终放下不山里的孩子,最终还是回到了这里。
“老师,我们抓到鱼啦!”一个男生在溪边大喊。几个女生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只破罐子,在里面盛满水,把鱼儿养在罐中。这就是农村孩子们的游戏。
我闷闷地开口:“他们没有钢琴,没有外教,没有慕斯蛋糕,没有进口玩具。这个世上有太多我们帮助不到,改变不了的。”
林章目视孩子们,眼里无波无澜,却有一种通透的清莹。许久才回:“是的。城市里的孩子暑假时都由父母带着出国度假,而他们的娱乐却是跳入河水游泳摸鱼;城市里的孩子跟着父母看话剧,上补习班,他们可能正帮着爷爷下地干农活,帮奶奶洗衣服烧饭。他们的教育,价值观从一开始就在时间与身份上拉开了距离。我们没有办法制造公平的社会,甚至连我们的帮助都显得无能为力。
确实,写一张试卷,领悟一个知识点是改变不了现状,但是却改变了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贫瘠与匮乏。知识是积少成多,重要的是要培养一颗有创造,愿改进的心。”停顿一秒,接着说:“只有先开阔他们的视野,再带上脑中的知识,他们才能从这里真正走出去。”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和风继续挥舞着广袖,翻转起地上的落叶,轻拂过孩子们的衣袂。
林章站起身,走向溪边,对孩子们道:“你们捉了多少鱼了?”
孩子们立即上岸,争先恐后地把罐子抱给老师看,林老师捧着罐子点头:“不错。坐下休息一会吧!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孩子们坐定后,我给他们一人发了两块巧克力,林老师坐草地上开始讲道:“春秋时郑国有一位贤大夫,字子产,公孙氏,名侨。当时列国横争,饱受侵扰,但是郑国却能保持内政稳定,民生安乐,这是因为有子产的辅政。孔子都曾称赞他:有仁爱之德古遗风,敬事长上,体恤百姓。而这位贤大夫,有人赠送活鱼给他,他不忍心因享口舌之腹,使活生生的鱼受烹割之痛,便是命人把鱼畜养在池塘内。
这说明什么呢?一个人的仁德不止是在同类,也要在世间万物。就像我们家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