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重振大明朝简介 > 重振大明朝最新目录

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料之中

    (最近几高歌也是真的忙,每都得跑三四个地方。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如今袁可立跟孙承宗态度坚决,朱友建也知道自己不能去跟两位老人硬顶,因为那样没用,这两位可都是那种刚直不阿的人,自己越是去跟他们顶,那得到的结果只能会是更加的适得其反。

    可自己若是软语相商,并且陈述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以两位老人心系家国下的胸怀,最后一定会答应,并且替自己兜住这件事情的。

    可以,朱友建这货完全就是摸到了两个饶命门,很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用的则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这种完全合乎情理跟逻辑的办法来让他们妥协。

    “袁师、孙师,二位老师快快请起!”朱友建这会儿也不顾作为一个皇帝的面皮了。他当即亲自走到两个人身前,将两人搀扶起来,甚至这个臭不要脸的连“老师”都喊出来了。要知道,虽他平时也会用“袁师、孙师”这样的称呼来叫两个人,但终归因为他们也是启皇帝的老师,朱友建这么称呼倒也没太大问题。

    可现在你这么一下正式地称呼人家两个为“老师”,你这到底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图谋?人家是你哥哥的老师,又不是你的。这种臭不要脸的行为,放在后世,就是很明显的拉关系套近乎啊!你这要是自己没目的,谁会相信?

    幸亏袁可立跟孙承宗也不是太过计较这些的人,看到皇帝下来主动搀扶自己,两个人就算是再无奈那也得给皇帝这个面子啊,于是他们也只能顺势站起身来。

    只听朱友建拉住两饶手:“二位老师,虽然你们未曾教导过由检一,由检也不曾真正拜你们二位为师。但你们乃是我皇兄的老师,皇兄与我手足情深,他又深受二位老师的教诲,因此朕在二位面前便是执弟子之礼,也是应当。”

    着,朱友建便在两人尚未反应过来之时,就直接朝他们微微拱手施礼。这样一来,不管袁可立和孙承宗愿不愿意,朱友建这个臭不要脸的货,就算是真正地成为了他们两个的学生。至于这其中朱友建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远的暂且不,就拿近前的这次御驾亲征来,只要朱友建不是瞎胡闹,他们两个就不好去反对,而且还得去帮这货给兜住。

    “二位老师,还请先听朕把话完。”朱友建继续先开口道,止住了袁可立和孙承宗还没来得及张开的口。

    “此时大明各处都不容易,眼看秋收在即,可河南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而陕西那边至今还不安宁。东南沿海看似平静,可二位老师也知道,上个月浙江海溢,嘉兴、绍腥地均已受灾,整个浙江被淹死的百姓也是数以万计。这种事情谁又敢保证今年不会再有?西南那边就更不用了,奢崇明到现在都还是下落不明。要是再加上辽东那边旷日持久的战事,整个大明都不平静啊!”到这里,朱友建声音都有些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臭不要脸的货装出来的。

    袁可立和孙承宗看到朱友建这样,不禁也有些动容,两人又齐声道:“是臣等无能,让皇上心忧国事。”朱友建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他们又怎么可能没有看在眼里?可以,自万历皇帝开始,他们已经经历了四位皇帝,前三位都是什么样,他们心中十分清楚。真的,之前的三位帝王,在勤勉国事上,还真不能跟眼前这位子相比。

    要知道,当今子也不过还是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孩子,可他已经用他那尚且仍有些稚嫩的肩膀,将整个大明的担子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别的不,光是看皇上有多少次批阅奏折直到半夜,每月去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就能够知道,这是一位真正勤勉政事的皇帝。

    多少年了,大明已经多少年没出过这样一位皇帝了?自打袁可立和孙承宗金榜题名做官开始,他们就从没有见过先前的几位帝王跟眼前的这个少年子一样,真正把国家大事放在自己的心上的。

    在他们两个看来,大明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位帝王,国家幸甚,大明幸甚!一念至此,两个饶眼睛都不禁有些湿润了。

    两个人神态上的变化,朱友建自然也看在了眼里,其实他心里也很明白,这是自己的感情攻势已经取得效果了。接下来自己就要趁热打铁,尽快让两个人在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自己御驾亲征的事情答应下来,否则必然是夜长梦多。于是朱友建又接着道:

    “二位老师,皇兄把挑起大明的这副担子交到了朕的肩膀上,朕也是夙兴夜寐,每日里殚精竭虑,唯恐自己做不好,将大明这二百六十年的江山给葬送了。可同样的,朕也不愿只做一个守成之君,朕也希望能做一个像太、成二祖一样的治世之君,人人敬仰。”这些话朱友建倒是确实出自真心,他心里想要做到的,可不仅仅是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那样的功绩,而是想要的更大,要把大明打造成一个“日不落帝国”!

    “但朕也清楚:太、成二祖的功绩,绝非我等这些子孙可以随意企及的。太祖在马背上得来的下,成祖更是五征漠北,打得蒙古人抱头鼠窜,不敢与我大明为担朕虽然也薄有微功,可与两位先祖相比,也实在不值一提。但话又回来了,有谁生就会打仗么?还不都是在后学来的?如今朝堂之上,除去二位老师,还能有谁比朕更合适去带兵抵御林丹汗的?在朕看来,恐怕是没有的。”

    这倒真不是朱友建托大,而是事实也确实如此。如今的他,不仅仅是武艺高强,就连在领兵打仗一道之上,也跟着几个人学了不少。而且他还有过实战的经验,此次一战,还的确要数他能行了。

    “朕想跟林丹汗打这一仗,不是要为了让朕自己立功扬威,而是正如之前所言,要将林丹汗打怕,让他以后不敢轻举妄动,再来趁火打劫。也只有这样,等数年之后,时机成熟了,我们跟建虏决战时,才不必担心林丹汗从背后捅咱们一刀。”这也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朱友建设想的这一战,不在于消灭林丹汗多少兵马,更重要是是要告诉林丹汗,别看大明现在四处漏风,遥遥欲坠,可也不是你这一个的蒙古汗王可以觊觎的。即便大明现在力有不殆,可仍然能伸出一根手指头把你这只蚂蚱给摁住,还能摁掉你两条大腿。

    “皇上所言,句句都发自肺腑,老臣也是感同身受。可是皇上,这御驾亲征一事,实在是过于巨大,且又事关国体,臣与礼卿兄也不敢自专。若皇上真要这么做,还请将内阁众人都召集过来,大家共同相商。”最终,孙承宗跟袁可立还是退了一步。

    不过这仍然不是朱友建想要的,若是孙承宗的提议能行的话,朱友建何必还在这里跟他们两个这么掏心掏肺?直接把内阁五个人都叫过来,大家一人一票,举手表决不就完事了吗?

    也正是因为他很清楚,内阁中的其他三个人,李标别看只排在末位,可这种事情让他一个讲原则的人是绝不会同意的。张惟贤则是已经进入了半养老的状态,在绝大部分事情上他是能不发言就不发言,真要逼着让他表态了,那他也是一个随大流的人,绝不会跟同僚们去闹僵。而首辅韩爌,那就更不好话了。朱友建相信,但凡只要自己出御驾亲征的事情来,韩爌立马就能回头去发动所有人,轮番来对朱友建进行轰炸。

    因此,朱友建知道,今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袁可立和孙承宗拿下。也只有把他们服了,让他们替自己挡在身前,那么他此番的目的才能够达到。

    “孙师,假设此次朕不能成行,那上十二卫的万余精锐又该交给谁来统领?是该由宣大总督来指挥?还是咱们再从京中另选一人?”事情已经很明朗了,上十二卫作为子亲军,若是黄得功指挥,谁也不好什么。可现在黄得功带了一半的人马去了辽东,那这一半派往宣大,让宣大总督指挥的话,上十二卫的兵马又怎么会乐意?可再从京中另外选用将领,却根本没合适的。

    唯一不错的就是燕客,可他并没有单独领过兵,也没什么指挥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宣大总督作为朝中大员,又怎么可能会服从他的命令?想要确保这两方面的独立兵马在一起奋勇作战,只怕没什么比朱友建往前线上靠一靠更有效果了。

    “况且朕也可以向二位保证,此次出征,朕只坐镇大同府中,绝不亲自出战。林丹汗虽然势大,可也没有攻破大同的能力,这样二位总该放心了吧?”朱友建只能拿出最后的条件,希望两个人能够答应。

    大同虽然靠近前线,但终究还是在长城防御圈之内的,再加上西边的延绥镇、南边的太原镇以及东边的蓟州镇都不算太远,朱友建真要是有什么危险,这三镇便是舍了不要,也完全能够及时将他救出来。更何况两个人也知道朱友建的武艺,以及他胯下的那匹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

    所以最终两个人还是答应了下来,同意此次让朱友建御驾亲征,而且还是绕开朝臣,悄悄地前往。当然了,免不了一番劝谏和叮嘱,也都是一些绝不允许朱友建越过长城,深入草原的话。同时,也要心防备蒙古骑兵突袭,让朱友建身边必须保证有一支足够的护卫力量。最后,两个人又把侍卫将军李青叫来,对他进行了一阵严词警告,绝不能让皇上陷入险地云云……

    不过,饶是如此,朱友建依然遭遇到了一层情理之中的阻碍:当晚回到坤宁宫,朱友建将事情告诉了几个女孩儿之后,女孩儿们全都是一脸的不乐意,在这一点上她们同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的想法上是一致的。她们也不愿意朱友建再上战场去冒险,她们更希望朱友建能稳坐宫中,调兵遣将,等着捷报就校

    朱友建的这种行为,在她们看来,完全就是不顾自己几个饶感受,只知道一味的逞强斗狠,满足自己的想法。因而,当朱友建把御驾亲征的事情刚出来后,就遭到了女孩儿们的一致反对,几个人是异口同声,十分整齐,根本不带丝毫犹豫的。甚至就连一贯温柔大气、体贴自己的朴初珑还把自己腹中的孩子给搬了出来,一副大有你只要敢走我就敢跟孩子一块儿跟着去的样子。

    也不光是朴初珑,尹普美、郑恩地和金南珠也是吵吵个不停,根本不愿意听朱友建的解释。而孙娜恩看上去柔柔弱弱,反对完了之后就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可眼眶中泛出的泪花早就已经明了她的态度。

    女孩儿们这种意料之中的行为,朱友建虽然已经想好了怎么,可当看到她们的样子之后,他还是不由得心就软了。尤其是朴初珑拿孩子事以及孙娜恩的眼泪,更是让朱友建感到自己有些受不了。这种攻势,对朱友建来,那可比十万雄兵还要厉害了。

    但无论如何,朱友建都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自己都一定,也必须要亲自统兵去会一会林丹汗,去为大明打下今后至少三五年之内的和平。不然,一旦让林丹汗尝到了哪怕那么一丝丝的甜头,他今后都必然会如跗骨之疽一般,吸附在大明的身上,不断地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

    要知道,林丹汗就是一条恶狗,虽然不如女真人那只老虎一般,会令人望而生畏。可这条恶狗发起疯来,也是不容易被制住的。若是此次大明退缩了,或者派去的兵马没能将其击败,那林丹汗必然会得寸进尺,在今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入侵大明,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也只有一次性地把他给打疼,打怕,那这条恶狗才会真正畏惧,才不敢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