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冯胜,初名冯国胜。</p>
好读兵书,长于兵法,有勇有谋,是淮西勋贵之中,文武双全的武将。</p>
朱元璋认为朱允熥可能藏拙了多年,但又觉得今天的一切行为,像是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思来想去最有可能的是冯胜了。</p>
以前的朱允熥很平淡,今天突然有了如此胆识,反差太大了,朱元璋不得不怀疑,那些武将可能早就在教朱允熥怎么夺嫡。</p>
“真的没有人教孙儿,这段时间里,孙儿没有和宫外的人有过任何联系。”</p>
朱允熥摇头道:“皇爷爷眼里的孙儿,就是那么无能?”</p>
“也对,您眼里,永远只有朱允炆。”</p>
“孙儿站在您面前,无论表现得再好,也不会多看一眼。”</p>
这话让朱元璋听出了几分心酸和失落,他承认没有认真看待过朱允熥,也许正是这种不公平,使得朱允熥走上极端。</p>
剩下的气,全部消了,不再追究刚才的事情。</p>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好一会,道:“这么多年来,你一直藏拙?”</p>
朱允熥道:“如不藏拙,孙儿已经看不到皇爷爷了。”</p>
朱元璋摇头道:“吕氏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你对她的误会太深了。”</p>
想到吕氏的温婉贤淑,他还是挺满意这个儿媳。</p>
穿越之前,朱允熥对吕氏没什么感觉,但穿越后,通过继承的记忆发现这个女人不简单。</p>
无奈的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只能以后再想办法,这个能威胁自己的女人,他不会放过。</p>
“你真的想夺嫡?”</p>
朱元璋正式地问。</p>
“没错,孙儿要夺嫡!”</p>
朱允熥肯定道:“如果皇爷爷传位给二叔三叔,孙儿只想当个逍遥王爷,但传给朱允炆,孙儿必须和他争。按照您的想法,储君只能在父王一脉,以前没得选,您只能选朱允炆,现在孙儿给您提供多一个选择了。”</p>
“咱还要谢谢你啊?”</p>
朱元璋轻哼道:“允炆敏而好学,学识渊博,满朝文官,赞扬有加。你平庸无能,只能靠蓝玉那一群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匹夫,是他的对手?”</p>
他倒是想看看,朱允熥怎么夺嫡。</p>
更想看看朱允熥如何做,是有人教的,还是自身能力不俗,只是藏得比较好。</p>
“说得好听是敏而好学,实际上迂腐死板,是个读死书的书呆子,废物一个。”</p>
“满朝文官支持他,除了他确实符合儒家那一套,还是因为他容易拿捏。”</p>
“大明官员在皇爷爷高压之下艰难生存,他们不希望下一个皇帝,也如皇爷爷这样严厉,朱允炆成了他们最理想的,最容易拿捏的皇帝。”</p>
“如果朱允炆当皇帝,大明朝廷大权,将会落入文官手中。”</p>
朱允熥的回答,使得朱元璋连连点头。</p>
朱允炆好是好,但不足之处很多,太软弱了。</p>
不过,开国第二代皇帝,以守成为主,朱元璋之前确实没有太好的选择,朱允炆又深得他喜欢,决定让朱允炆守成。</p>
“孙儿要夺嫡,不会单纯依靠蓝玉。”</p>
“主少国疑,孙儿那么年轻,终究不是父王,如果全靠蓝玉他们,皇爷爷倒不如直接立朱允炆。”</p>
“就算立了孙儿,蓝玉嚣张跋扈,淮西武将位高权重,皇爷爷最终还是会挥下屠刀,该杀的还是要杀,但孙儿不想蓝玉他们就这样死了,想救他们。”</p>
朱允熥说到最后,高声道:“他们就算要死,也是死在战场上,为国而死,不是死得如此窝囊。”</p>
“说得好!”</p>
朱元璋轻轻拍手,还是低估了朱允熥。</p>
他本以为朱允熥把自己要杀了蓝玉等人的事实说穿,是想救蓝玉他们的命,同时想用蓝玉他们帮自己夺嫡。</p>
没想到朱允熥年纪不大,但看得如此透彻,知道无论谁当皇太孙,蓝玉他们都要死。</p>
小逆孙读书或许不好,但能力、眼光和想法等,比朱允炆更适合当皇帝。</p>
“不靠蓝玉,你可以靠谁?”</p>
朱元璋又问。</p>
朱允熥自信道:“孙儿不依靠蓝玉他们,但没说不用,也只是利用,利用得当,蓝玉他们是一大助力。其实谁当储君,又不是文武大臣说了算,是皇爷爷的决定,孙儿唯一的依靠是皇爷爷,不是外人。”</p>
朱元璋又笑了,心想这话没错。</p>
其他人以为得到文武支持,夺嫡就稳了。</p>
如果朱元璋不同意,再多的文武支持,也是没用,只是声势比较大罢了。</p>
“你打算如何做,才能让咱同意立你?”</p>
朱元璋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的和蔼笑容,拍了拍身边的软榻,笑道:“过来,坐,给咱慢慢说。”</p>
说完了,他才发现自己不经意的想和朱允熥亲近。</p>
朱元璋在想也许是这个小逆孙,比起书呆子的朱允炆多了几分灵动,没爹没娘,没有人疼爱,让他心疼,想弥补以前对朱允熥缺失的亲情。</p>
他确实是个,重亲情的人。</p>
朱允熥犹豫道:“您不会是想骗孙儿过去,然后揍孙儿一顿吧?”</p>
朱元璋:“......”</p>
“咱要揍你,还用把你骗过来?快过来。”</p>
朱允熥认为也对。</p>
那就不管了,过去坐在朱元璋身边。</p>
这也是一种,和朱元璋拉进亲情关系的做法。</p>
朱元璋在儿孙们眼里的形象,一直比较严厉、严肃,哪怕朱允炆在他面前,也能感受到淡淡的压力。</p>
朱允熥无视这种压力,惬意坐下来,完全不和老朱客气。</p>
正要继续说下去,朱元璋身边的太监吉祥在外面轻轻敲门。</p>
“陛下,太子妃求见。”</p>
听到吕氏来了,朱允熥一怔。</p>
但很快明白,吕氏应该是来探口风的,再看看朱元璋有没有严惩自己。</p>
来得倒是挺快的。</p>
“传!”</p>
朱元璋道。</p>
吕氏在外面等待,忐忑不安。</p>
进门之前,她想好了各种等会要说的话,也脑补了各种可能看到的画面,她认为朱允熥一定受罚,说不定被吊起来打,她还要如何表现出贤淑的一面,帮朱允熥说两句好话等。</p>
这么想的时候,吕氏得到通传,缓步进去,跪下行礼道:“儿媳,拜见父皇!”</p>
完了,她抬起头,往朱元璋看去。</p>
同时想搜索朱允熥的身影,看被打得有多惨,然而在这一看之下,吕氏微微出神,瞪大双眼。</p>
她看到朱允熥竟然坐在朱元璋身边,爷孙俩一起坐在那张软榻上。</p>
吕氏甚至认为,是否紧张过度,出现幻觉了。</p>
朱允炆那么受宠,尚且得不到这般待遇,朱允熥大逆不道,硬闯朝堂,不应该受罚的吗?怎么可能坐在朱元璋身边?</p>
她还可以看到,朱允熥给自己做了个鬼脸。</p>
吕氏惊了,心想:“到底发生了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