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简介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最新目录

第四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读书人!

    张友光挖了一上午的坑,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即便他还年轻,身子骨也很好,可十几年里从来只是读书写字的他,啥时候做过这么重的体力活了?

    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乘碗粥都是丫鬟代劳。

    可现在却杵着锄头累得要死,而且他已经一连干好几天了!

    往日里都说读书辛苦,读书辛苦,要头悬梁锥刺股,可现在看读书的那点辛苦连屁都不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才是真辛苦呢!

    这帮子逆贼实在欺人太甚,有辱斯文——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刘举人,这位一筐筐的往外头挑土垒堤,吃饭的时候筷子都不会使唤了,朝廷大军怎么还不来解救我等呢?

    不过期待朝廷大军来救的想法也只在张友光的脑瓜子里想了想罢了,并没有抱任何希望。

    长江对岸的官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往江北发过一兵一卒,就连六合的兵马都灰溜溜的退回对岸江宁去了,要等到官军来救他们,真不知道该等到猴年马月哦!

    而且他看逆贼兵马在扬州城外修起了一座座堡垒,不提水里的那一艘艘战船,只看岸上的这一门门火炮,那都叫人知道厉害。

    毕竟贼首据说才二十出头,这么年轻的人就独当一面了,可见绝不是易与之辈。

    咣咣的铜锣声传进了张友光的耳朵。

    后者就像见到了神仙一样,一拖锄头就望着声音传来出奔去。

    吃饭的时候到了。

    哪怕他们吃的都是一些过往时候他闻都不闻一下的东西,但张友光还是期盼的很。

    不期盼不行啊。

    这整日劳累的,不吃饱肚子,怎么干活?

    有时候他甚至都羡慕起来自己的庶妹了。

    因为裹了小脚,那赵逆便是不叫裹小脚,现在就放脚,也不可能干重活的。

    现在跟他亲娘一块坐在织布机、纺纱机前忙活着呢。

    虽然也很辛苦,但张友光觉得,她们再辛苦也比不得自己辛苦!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刘观觉得自己的手脚全不听使唤了,他俩儿子勉强撑着去打来饭菜,父子三人看着碗里肉沫炖土豆萝卜,还有边上那米粒甚至都能数的过来的米汤,相顾无言。

    好半响刘观才发出一声笑,“罢了,罢了。”

    想起那夜里哭泣的妻子女儿,想到那一脸疲惫的母亲,还有自己父子三人颤巍巍的样子,还顾虑个屁啊。再顾虑,命都没了。

    现在他们自己都顾不住自己了,芜湖的亲戚朋友就只能说抱歉了。

    “报告!”

    撑着桌面勉强站起来,这人累得极了,一旦放松下来,再想要站起,真的很难很难。

    “说!”

    饭堂里自然有军兵值守,那是一队看起来不怎么大的士兵,领头的是最大的,也才十七八岁的模样。

    “我投降,我投降!”

    刘观说道第二遍‘我投降’的时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涕泪交零。边上两个儿子也瞬间失声大哭,

    张友光早在刘观发出声音的时候就扭头看了过去,见刘观父子这般模样,心中恻怆。

    但叫他很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还生出了羡艳了。

    张友光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他爹可还在川蜀当通判呢,他真能生出这等大逆不道的想法,这要置他父亲于何地啊。

    但是,有了第一个刘观,那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第五个也不会太远。

    张克生受到消息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刘举人?这才几天啊?

    是第四天还是第五天啊?

    这位举人老爷就受不了啦?

    “哦,黄秀才、范大人也都投降啦?”

    这范大人就是芜湖三个致仕去职的官员之一。此前在中原做知县,因为死了亲娘,去职归家丁忧三年,今年正好是第三年,二十七个月的孝期都过了,正筹划着复起呢,谁知道碰上了这种事。

    “好好好。这可太好了。”

    这工作才开始就有人投降了,可见他的工作是本有成绩的。

    张克生觉得自己很走运。

    “哈哈,诸位能弃暗投明,真可谓是眼光独到,眼光独到。”

    张克生说了几句自己说着都感觉尴尬的话。

    但好歹寒暄了一下,然后很快事情就进入了整体,因为他们都是主动投降的,而且还是在第一个月里,还没有过期限,所以上头是有优待的。

    “可以帮你们隐姓埋名。使得鞑清不去祸害诸位旧乡之亲友。”

    刘观三个一听这话神色全都是一喜。

    虽然他们在决定投降的时候,实则就已经做出了决断,但是家乡的亲友能不受牵连,那还是叫三人全都大喜过望的。

    这话说的很有点矛盾,可这就是读书人!

    然后刘、黄、范三家人就迅速的从烦劳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但他们并没有离开这片区域,只是另外被封闭的几栋房子被启用了。

    他们三家先就有了新的住处,然后无分男女都要一起接受教育。虽然里头的东西都只是张克生在照本宣科,很多东西他也是刚刚看过。

    就比如赵亮搞出的政府框架,那跟满清的旧制度有太大太多的不同了。诸多部门名号他自己都还没有记全。

    而至于国外的那些见闻消息,张克生都是当故事来看的。

    他当故事来看,那刘观等人也是当故事来听。

    能放下锄头重新拿起笔杆子的这些人,第一次生出了读书真的很轻松的念想。哪怕是范明峰最调皮捣蛋的小儿子,那也对自己能在白天里有重新拿起书本的机会珍惜不易。

    之前几天,白天里干活,晚上还要上课,那真的是把所有人都折磨的生不如死。

    “你就是张友光?你父亲是夔州府的通判?”

    张友光心中是骂骂咧咧的走出食堂的。才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几位就老母鸡变成凤凰了,不仅下午不用干活了,晚上吃饭的时候那些人虽然还是在食堂吃饭,但他们吃的是什么饭,自己吃的又是什么饭啊?

    一边是用不到拇指粗细的小鱼儿剁成碎断合着土豆白菜萝卜糙米煮出来的咸糊糊,另一边却是两荤两素一汤配白亮亮的大米饭。

    张友光相信骂人的绝不是自己一个。

    一个面黑髯卷,指甲如爪的大汉突然拦到了张友光的面前,旁边的张克生站着如喽啰。

    张友光只疑惑了片刻,然后便很快反应了过来,忙不迭地点头称是。

    这事儿他不承认也不行,没法遮掩的。

    “走,咱们这边说话。”

    颜六脸上全是自以为和缓可亲的笑容。

    军情局早就布局巴蜀了,如何会放弃张友光这张王牌呢。

    夔州府可是川蜀的东面门户,如果能打通了张友光老爹的关系,那可就太便利了。

    现在鄂北的白莲教终于答应起事了,下一步就要沟通川蜀大巴山那儿的人,用到张友光他老爹的地方还多着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