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九、龚遂的无奈
话说龚遂,因刘贺被废,他也受到牵连,被抓去关在廷尉狱接受审判。有司在审问昌邑王从昌邑国带来的二百多位随从中发现,惟有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屡次进谏刘贺,因此两人得免死刑。其余二百多人,当然包括安乐、史威还有新巧这些人通通成了刀下鬼。最幸运的还是那五十多位在半路被龚遂劝回的随从,得以幸免。
龚遂被放出来后,便成了闲人。这天,他闲来无事,想到了他的老朋友许广汉。之前许广汉告诉过他,假如他在掖庭出来后,便会回去博济医馆跟老婆女儿一起生活,于是龚遂按着先前许广汉提供的地址去找他。
医馆很好找,在雍门前方的夕阴街尽头,龚遂终于找到了博济医馆。一进门,只见公孙彧和刘病已在前厅坐堂,龚遂便上前问道:“两位医师,请问许广汉是不是住在这里?”
刘病已马上迎上去,见来者是一位年纪与岳丈许广汉相仿的人进来,心想应该是岳丈的朋友吧,于是笑道:“这位大叔,许广汉便是我的岳父,请问您是哪位?”
龚遂听到刘病已的介绍后,想起之前许广汉曾告诉他,其女婿乃废太子之孙,孝武皇帝曾孙,于是便上下打量刘病已一番,见其器宇轩昂,气质不凡,心想,刘贺和他都是有着皇家血统的人,但两人看起来怎么就相差这么远呢。于是说道:“老朽龚遂,从昌邑国过来的,以前曾跟广汉在昌邑哀王身边做护卫...”
正说到这里,只听见外面有个声音说道:“我听这声音很熟悉,没想到是老龚啊,哈哈。”
原来一大早许广汉跟李蕙卿便抱着他的外孙刘奭出去溜街,刚好回来在医馆门口便听到龚遂的声音。
龚遂见是许广汉和李惠卿,忙笑道:“原来是广汉你们啊,惠卿,我们可有十几年未见了。”
李惠卿指着龚遂说道:“原来是龚遂大哥,还真差点认不出呢,你看,还是那么年轻,不像广汉,现在就是一老头子了,头发也白,背也驼。”
这位李惠卿,一开口便奚落许广汉,没办法,许广汉都习惯了。
于是,许广汉忙请龚遂进去后院歇息,便将医馆的人都介绍给龚遂认识。
刘病已忙斟茶倒水,龚遂见他勤快的样子,便对着许广汉笑道:“广汉,贤婿人真不错,你们真有福气。”
许广汉笑道:“谢谢你的夸奖,听说昌邑王的随从都被诛杀,哪天听说处理了很多人,我真为你担心,好在谢天谢地,你没有事,现在做什么?”
龚遂叹道:“还没有打算呢,反正不想回昌邑国,暂时留在长安吧。”
“听说昌邑国被废除了,并入了山阳郡,是不是有此事?”516
龚遂点点头说道:“是的,昌邑王也被废为平民了,不过太后念其是先皇的侄子,还是给回他二千个食邑,那些财产仍然给他,反正贵阳他一生享用。”
许广汉听完后也是摇摇头说道:“昌邑王为何会搞成这样呢?我离开昌邑国时他才几岁,当时也看不出他很调皮啊,怎么长大了反而更加荒诞不经,听人说,他短短二十七天竟然做了一千多件坏事,是真的吗?”
龚遂苦笑着说道:“你说呢,一天做四五十件,有这么多吗?”
许广汉觉得惊讶,忙问道:“朝廷是这么说的啊,如若不是,那又是什么情况啊?”
龚遂继续摇头说道:“昌邑王太任性了,可惜昌邑哀王早逝,于是昌邑王自小便没有人管教他;哀王在临终前曾托我和王吉看着昌邑王,生怕他做些荒诞不经的事来;我和王吉虽是经常苦谏,无奈他身边的安乐、史威和新巧这些小人,暗地里经常怂恿他做坏事,哎...”
说到这里,龚遂有些说不下去,估计是太过心痛吧。许广汉忙上前安慰他:“老龚,你也不要太过悲伤,你已经尽力了,昌邑王不会怪你的,可能他现在正后悔没听你话呢。”
一旁的李惠卿也说道:“龚大哥,听西市那边的人在说昌邑王之事,他们都在议论如果昌邑王能听进去你的话,就不会这样了,他们还议论说你应该不会被杀掉,说如果连你都杀掉的话,那就天理不容,果真你好好的,刚刚见到你真的很高兴。”
龚遂忙问道:“这么快市井就传开昌邑王之事啦?”
李惠卿笑道:“是的,那天昌邑王被送回郡邸时,我们都在路边看,不过老实说,那天见到昌邑王这个样子,路边的人都说他长得太猥琐了,不配做皇帝...”
这时许广汉忙推李惠卿,说道:“别乱说话啊...”
龚遂忙说道:“没事,这里又没有外人,说出来也无妨,况且昌邑王真的不配做这个位;在昌邑国整天跟着那帮猪朋狗友游手好闲,动不动就赏赐东西给人家,就连他的厨子都会受到他的重赏;当听到诏令他进京主持丧礼时,便立马赶赴长安,还带了三百人一起来,哎,好在半路我劝说他,才遣回五十多人,看来这五十多人还真幸运,要不然也是城里刀下鬼。”
说到这里,龚遂估计是有点口干,便轻轻地咳了几下,这时,反应机敏的刘病已忙端了一碗水出来,很有礼貌地递给龚遂,龚遂看着刘病已,笑道:“多谢你,我现在说的这位昌邑王其实是你的堂叔,你不介意吧。”
刘病已摇摇头笑道:“龚大叔,你继续说吧,我不介意。”
龚遂看着少年老成的刘病已,说道:“在民间生活过的确是不同,彬彬有礼的,虽说你们都是皇家子弟,但是昌邑王他自幼便在王府长大,没人管束他,个个都由着他,半产生了这样的性格,怪不得做不了几天便被赶走,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得之不易,以为本就是他的,哎!”
龚遂又是一声叹息,只见他将谁喝完,又继续说道:“当年的孝文皇帝已经为他做了一个榜样,他就是不会照抄,明明先人已经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就不好好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