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乾云地广山又怪
“师傅,师傅!咱们到了,到了!”郑秋一下子从草席上弹起来,去拉依然在打瞌睡的师傅。
“啊?到乾云宗了?”师傅抬手搓搓脸颊,将睡意从脑袋里赶出去。郑秋急不可待地跑到芸幽身后推动轮椅,往厅里走的同时还回头催促:“师傅快点,快点!”
沿坡道离开舟,落脚的地方是个巨大的广场。广场用石板铺平,石板面上还盖有一层薄薄的灰色铁皮面。
他们所坐的舟也是被舟台托起,不过这里的舟台用的不是石柱子,是铁的。郑秋抬头望向四周,广场上还有二十多个舟台,停有大大的舟不下六艘。
广场上还有好多修炼者,他们有的走路,有的腾空飞起。顺着这些人前进的方向,郑秋三人来到了广场边。
举目远眺,他眼睛里顿时闪出光彩,哇,乾云宗,这就是乾云宗啊!前方是一片绵延的山峦,苍翠、古老,从视线里一直绵延向远处的地平线,数不出有多少座山峰。
这些山峰或高或低,有大有,形状各异。有的山峰顶部平滑,有的山峰缺了半边,也有的整座歪向一侧。
远远望去,乾云宗的建筑都是灰色的,这些灰色的建筑有的像方柱子,有的像圆桶,如同繁星那般密布在山峰之上。其中有的柱子特别高,笔直的插向空,看起来如同在山峰上扎了根长长的钉子。
看到这些人工痕迹明显的山峰,再看到那些规则的灰色建筑,以及那些年久、巨大的树木,郑秋心里不禁升起怪异的感觉。扎根在这片山峦的乾云宗,与这里的环境是那么格格不入,那么不协调。
郑秋低头看向下方,和出发时的驿站一样,自己所在的广场也是一座被削平的山峰。只是现在这座山峰更大一些,更平坦一些。广场左侧有条石砖铺的大道,一直延伸向乾云宗中心。
郑秋并没有急着往宗里去,他第一件想到的事便是填饱肚子。
“师傅,咱们去找吃的吧。”他掰着指头数,“中饭、晚饭、早饭,昨中午到现在,有三顿没吃呢。”
师傅环顾广场,发现广场角落也有栋圆圆的建筑,和驿站的房子一模一样:“乖徒弟,那个和驿站一样,不定也有餐厅。”
“太好了,师傅,咱们快去看看!”郑秋推上轮椅,迈开步子先跑过去。
圆房子也是用石头搭的,不过和广场的地面一样,房子墙面上也贴有一层薄铁皮。跑进大门,郑秋的脚步顿住了。
里面和驿站不一样,整个圆房子内部都是大厅。大厅之中放着好多桌椅,最里面的墙上挂有一块两丈多高的巨大木牌。
此时大厅里挤满了人,别没椅子坐,连推轮椅进去的空档都找不到。这是什么情况?郑秋没见过这么多修炼者,脑袋里除了问号还是问号。
这时,郑秋远远地瞧见,大木牌前飞起一名胡子长长的中年男人,男人穿的衣服也是白底带绿色云朵图案,似乎乾云宗负责舟的人都穿这种。
那男人取出三卷写满东西的纸,依次贴在木牌上。这些纸刚贴上去,大厅里的修炼者们突然热闹了起来,他们纷纷往木牌前面挤,一边看纸上的字,一边闹哄哄地议论。
人群往里靠,大门边不再那么拥挤,墙边的一排木架紧紧抓住了郑秋的目光,他咧嘴大喜,兴冲冲地跑过去。和驿站的餐厅一样,木架子上放着果蔬,不过这里的量更多,不是用盘子,是用木桶装的。
郑秋回头看看大厅内,没有坐的地方,于是他脱下短袄的上衣,扎紧袖口和领子,抱起木桶把果子往衣服腰口里倒。
在倒果子的时候,大厅里人群的议论声传入郑秋的耳朵。
“怎么回事?我这艘舟为什么还不能出发?”
“又不是只有你一艘,这里三艘都没出发呢。”
“乾云宗,你们在搞什么?舟停这里都两个月了,再等下去老子自己都能飞到。”
“我这艘都快三个月了还没出发呢。”
“是不是舟坏了?”
“坏了可以换舟的,肯定不是舟的毛病。”
“你们有谁知道怎么回事?”
“听三艘舟的路线上有宗派在拼斗,会不会是这个原因?”
“云袖能有几个宗派,拼斗会打上云赌,别开玩笑了。”
“我也听了,好像有墨影谷参与。”
“墨影谷,十大宗门,难怪……”
“郑秋,够了够了,够吃了,别让人家看笑话。”芸幽出声阻止郑秋继续倒果子。
“好、好。”郑秋放回木桶,扎好衣服的腰口,左右瞧了瞧,见所有人都在议论牌子,他把手又伸进木桶里拿了个果子。将果子往嘴里一叼,他拎起装满果子的衣服,推着芸幽溜出圆房子。
离开广场,沿着石砖大道往乾云宗方向走,郑秋三人边走边取出果子浚大约半个时辰后,衣服里装的果子吃完了,乾云宗的山门也出现在了面前。
山门左右是两根人粗的铁柱,铁柱上横着托起一根梁,梁上挂下两条链子,分别系着乾、云两个金属大字。叮叮当当,在山风的吹拂下,两个大字椅磕碰,如同风铃一般。
铁柱左边写有:乾坤容八方贵客;右边的铁柱写的是:聚云纳万山珍宝。
山门边有个一丈见方的石屋,看到郑秋三人站到山门前,石屋里出来一位青年。青年穿的衣服和舟那边的人不同,胸口的云朵图案是蓝色的。
他微笑着向郑秋三茹头,显得十分热情礼貌:“欢迎来乾云宗。三位前来所为何事?是来购买功法,还是来参观宗门?购买功法请报明身份,参观宗门请出示请帖。”
突如其来的热情让郑秋很不适应,这人话的语气像集市的商贩,成站在店门口叫卖的那种。
郑秋避开青年热烈的目光,想了想回答道:“额,我是来这里找人。不对、不对,是你们乾云宗的人让我来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