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大安之王简介 > 大安之王最新目录

第二百五十五章 论而外放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江南布政使王秉良,在见过了楚亲王蓝承羡后,上书请奏新法的利弊,而且对于新法他的态度是鼎力支持!

    而且奏折中详细的说出了新法对于朝廷和百姓的利,而弊端却是寥寥几处,无一不是在说明他心向着新法的,这下有意思了,江南提刑按察使汪春木纠举楚亲王,显然有些和东安郡王的弹劾遥相呼应的意思。

    而江南布政使王秉良却明显在支持楚亲王的,这下子江南的局势变成了两股势力的碰撞,一下子就让众多观望中的人看清楚了这场,看似没有过招的较量,而且两位皇帝对于此事的态度也是两个分端,太上皇虽没有直接说明,可似乎很不满意新法,而新皇帝元兴皇帝则自然是喜欢新的。

    此时刚好经过了一个月一次的经筵一过,元兴皇帝似乎也学到了许多,以辅政阁大学士到翰林院士,以及翰林院的各个翰林,而其中已经升为编撰的俞涣,却被元兴皇帝看重,其中有一处原因是,俞涣被蓝承羡提携过,当然这些只是元兴皇帝所知道的,而俞涣自然不知,经筵一过,其他人都退下了,而元兴皇帝则留下了他。

    “俞卿,看看这位江南布政使的奏折吧!”元兴皇帝似乎也很喜欢跟这种年轻的官员们打交道,也许是因为太上皇的存在,让元兴皇帝的压力愈来愈大,以至于这些时候,元兴皇帝不得不把目光投向翰林院,翰林院作为重臣的培养机构,也算是储存了一些年轻的官员了。

    大安王朝的辅政阁虽然没有出身的偏见,可如果你的履历里有翰林院任职的经历,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更加的信任,大安辅政阁到目前为止都是因为皇帝的喜好,只要皇帝觉得可以,而且官职到位了,基本没有大臣可以反对的。

    俞涣恭敬地从大内太监周奎手中接过了奏折,仔细的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不紧不慢,让一旁的周奎暗自着急的想提醒一下他,可元兴皇帝似乎也不着急,看起了御桌上的其他奏折起来。

    好一会,俞涣才将奏折读完“回皇上微臣看完了,江南布政使王大人看来对于楚亲王提出的新法,很有研究,利弊都说的得体,微臣观之,似乎按照王大人的意思,新法不执行,恐是我朝的损失啊!”

    俞涣看到了关于楚亲王蓝承羡的奏折就知道,肯定是目前朝野议论纷纷的新法了,在他看来,作为宗室的王爷,他已经是超然的身份,而且新法的出发点自然是为朝廷和百姓着想的,自然不会是为了他自己,如果真的是自私点来说,就是巩固蓝氏皇族的统治吧。

    所以俞涣虽然知道自己一表态,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见过几次元兴皇帝的他,自然知道元兴皇帝是心向新法的,从他知道革新盐政的时候,元兴皇帝的兴奋劲就能看出端倪。

    所以俞涣才大胆的说出了此时元兴皇帝心中的话,果然元兴皇帝听了大笑“爱卿说的有些过了,新法好坏目前还看不出什么,不过你所说的,如不行新法,还真是朝廷的一大损失,不过俞卿家中可有田产?如让你家里也一样跟着国法一样纳粮呢?”

    其实元兴皇帝不是问的第一个朝臣了,大多数都是含糊其口,投机取巧的也会顺从他的意思说几句新法的好话,可基本上没人真正意义上的支持新法,因为这等同于跟他们伸手要税银呢。

    “微臣起于微末,得皇上圣恩才得以入朝为官,可新法的意义重大,微臣觉得即便是家中再多的田地,难道就不应该上交一些给朝廷吗?外边的士人大多数说,我朝优待士人,可士人多少,天下间挂在举人名下的田产又有多少,说来惭愧,微臣自中了金榜以来,家里送来的田契也不知多少,微臣尚且如此,可知这些朝臣,外边的士子们,他们名下又挂名了多少的田产,而且收多少税不也是皇上说的算吗,微臣觉得,这些税银只是很少一部分,为什么就不愿意缴呢?”俞涣很是诚恳的说道,他说的虽大义凛然,可不过他心中所想,其实朝臣也好,还是士绅阶层也好,他们大多数自然不在乎这点税银,可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加收明目就没得借口了,那么不管朝廷怎么样,对于士绅阶层来说,这个就是不能接受的。

    元兴皇帝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就爱听这种年轻官员对于官场朝臣的批判之词,而大臣们自持身份,很少能够以身,而其他百官们却一派祥和之气,这让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是很想看到,他更多的还是希望朝廷变得更加有朝气,而不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起混日子养老的,他需要有人和他一起往前冲的劲。

    “爱卿所言不错啊,看爱卿也在翰林待了一段时间,可想去地方上做一任父母官啊?”元兴皇帝的语气像是在征询。

    “微臣愿听皇上安排!”

    俞涣则是大喜,翰林院是晋升之所,不过却不是久待之地,如果一个新科进士几年甚至十几年一直待在翰林院,那么足以说明,皇帝或者是上官根本就没有在意你的为官之道,而外放出去,才是新翰林们最想看到的结果,况且此时还是元兴皇帝亲自钦点,俞涣何不欣喜。

    “嗯,应天府朝天县你应该知道吧,前知县因为陈家一案,已经被朕给发配去了交州,希望爱卿能不负朕之所托,再者新法如真的可行,爱卿一定得好好按照新法来执行,朕想看看江南一地,新法行了以后,到底能有多少改变!”元兴皇帝也是严肃的说道。

    “微臣一定不负皇恩,若新法能行,微臣定当极力推行,让皇上以及朝廷看到,新法对于百姓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俞涣跪地谢恩,朝天县知县是省城附郭县,所以知县也是从六品秩,和他此时的翰林院编撰是一个品秩的,不过能外放知县,也算是左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