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八章 麦尔尼茨基的信心
巴拿马运河项目逐步趋于平稳,在吕贤的统筹之下,这边的进展一直都很稳健。
至于巴拿马周边局势的变化,这个倒是没有被王直放在心上,他此时还看不上这些领域。
王直的注意力,主要还是转向北欧这边,当丹麦以及瑞典等地逐步被大宋所同化之后,王直的计划也进入了下一步。
其实早在之前,王直就已经在北欧做好了相应的布局,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在波兰的租界。
要知道当初在波兰弄到租界之时,王直可是跟波兰进行着合作,以此来对付沙俄。
只不过之后发生了哥萨克叛军的事情,才导致跟波兰的翻脸,也是的这边的租界陷入了两面受敌的状态。
即便如此,波兰租界的情况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本来波兰还会利用大宋这边漫长的补给线来做文章。
但随着大宋对波罗的海的掌控,波兰方面不敢再有一丝的异动,甚至主动跟沙俄进行联合,希望能够抵御住大宋的蔓延。
如今王直关注到这边,最主要的还是之前到大宋进行“深造”的麦尔尼茨基等人。
这些哥萨克残留的军队,经过大宋的一番深造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大量武器的操作手法,以及相应的战术理念。
更可贵的,便是王直亲自给麦尔尼茨基等人传授了游击战的理念,这个可谓是最适合他们眼下局面的战术了。
哥萨克本来就是一些反对农奴制度的人汇聚起来的力量,在他们的语言体系里,哥萨克的意思便是绿林好汉。
如今有了先进的战术理念,以及大宋支援的先进武器,麦尔尼茨基等人的回归,可谓是怀揣着极大的信心。
当然,麦尔尼茨基也清楚他们这些人的处境,本就是被波兰军队给打得落败的残军,想要再次举起旗帜,必须要做出相应的筹备。
为了避免引起波兰方面的注意,麦尔尼茨基等人的回归是极其隐秘的,经过大宋侦查局的亲自部署,并借助商团的运输,暗地里回归乌克兰地带。
虽说波兰方面一直都在关注麦尔尼茨基等人的动向,不过自从这些人逃到大宋之后,他们便失去了相关的信息。
在大宋侦查局的运作之下,波兰方面根本就查探不到一丝的消息,即便是有,那也是一些无关简要的情报,根本就起不到作用。
麦尔尼茨基此次的回归,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觉,不过这种状态仅限于回归之前。
等麦尔尼茨基回到乌克兰之时,他的行踪也开始逐步暴露开来,毕竟这边有着波兰不少的眼线。
当然,麦尔尼茨基亦是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也不担心,反正想要再次举起反叛的旗帜,就不得不这么做。
而且麦尔尼茨基有信心在波兰方面反映过来之前,便能够凝聚起一支军队,到时候有着大宋的充分支援,他可不会惧怕波兰军队。
一直以来与波兰军队的战斗之中,麦尔尼茨基就没有怂过,这一次回来,他定要给对方来个惊喜。
虽说离开乌克兰已经有一段时间,但麦尔尼茨基在这边的威望却没有降低,反而因为获得了大宋的支援,其号召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麦尔尼茨基此次回来,首先做的便是在哥萨克民众里边进行着宣传,一方面是号召有志之士参与到他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他这段时间是在大宋深造学习,如今亦是获得了大宋的全面支援。
有着这样的宣传,再加上本来就有着不小的号召力,麦尔尼茨基很快便组建起了一支上万的军队。
能够如此快速地组建一支上万的军队,其中自然少不了强大的后勤支援,在这方面,王直并没有一丝的吝啬,全部都给予满足。
这也是麦尔尼茨基此次怀抱着绝大信心的缘故,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宋所支援的对象,还真没有失败过的,因此这一次他的哥萨克起义,自然也会成功将波兰军队赶出乌克兰地带。
不仅仅是麦尔尼茨基,大宋的军事实力,早就已经在多次的战役里得到了证明,乌克兰这边的哥萨克人,自然也清楚这一点。
因此,当麦尔尼茨基带着大宋这个靠山回来之时,一下子就召集了上万的队伍,若不是他在选人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个数字还得要翻一番。
在经历了军事学院的学习之后,麦尔尼茨基清楚一支军队最主要的不是在数量上,而是在士兵的素质。
有着这个原则,此次麦尔尼茨基招收的士兵,都是从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的精壮男子,以及少部分的年轻女子,这些女兵主要负责的是后勤以及战场急救等工作。
拥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麦尔尼茨基很清楚,战场上的伤亡,绝大多数不是在正面的战斗上,而是在战后进行的救治方面。
以往的伤亡之所以惨重,最主要还是没有一支高效的军医队伍,这也是麦尔尼茨基此次重点招收女兵的缘故。
以前在起义之时,麦尔尼茨基没有那么多的条件在花在军医方面,毕竟这牵扯到了很多后勤物资方面的要求。
如今有着大宋的支援,麦尔尼茨基并不需要在物资方面发愁,不仅如此,大宋还派出了个别的军医人员,作为帮助哥萨克组建军医队伍之用。
有了大宋如此大方面的支援,麦尔尼茨基在组建军队之时,并不需要发愁其他的事情,只需要把关士兵的素质方面,以及在军官人选上面进行布置。
随着哥萨克军队重新组建,大宋这边亦是暗中输送着大量的物资,等到波兰方面得到相应的消息之时,麦尔尼茨基的军队早就已经成型。
虽说新建的军队还没能经过过多的训练,不过麦尔尼茨基并不担心这方面的事情。
哥萨克人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战火洗礼中熬过来的,这里的人并不缺乏战斗经验,麦尔尼茨基就是清楚这一点,才会如此果断地直接举起起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