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重生之北国科技简介 > 重生之北国科技最新目录

第431章 院系调整

    自从进入91年开始,学校就开始逐步进行院系调整,这轮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一些系升级为学院。这个过程是逐步进行的。

    很多院系的历史在这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很多曾经在这次调整过程中,被合并的院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活得还很不错,例如检测系。

    不过这些变化,根本就不为人所知。

    在十月份,一个新成立的院系,吸引了众饶目光。

    半导体系成立了。

    ————————

    半导体系独立出来的呼声,自从led大会之后,就是越来越高。毕竟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的基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就是几个山贼造反,也要跟意扯上点关系。

    几千年历史里沉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有其道理的。

    检测专业现在的状况,也跟名不正,言不顺有关系。

    从事过ms,以及lcd则被划归到了半导体应用。这个专业以后,也许还会面临进一步的拆分,lcd将来很有可能会独立出来。

    隶属于同一个院系,不涉及其他利益方,以后的拆分,就会容易很多。

    王立国教授,带着一批人,牵头这个新的专业。

    无论哪一方,都希望由他出面。一个是他的名气比较大,哪怕只是挂名,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也是由于成永兴与他之间的特殊渊源。这个专业,想要成功,光电科研的助力,就是必须。

    同样道理,第一任的半导体系主任,也就落在了希占平名下。

    随着新院系的成立,就是一系列的人员调动。各院系都开始提供人力,一些学校内部的人员,借此机会成功跳槽。

    在半导体系成立的过程中,损失比较大的是电子,材料和检测三个系。

    损失最大的,是检测系。其他两个院系,仅仅是损失了一个专业。但是检测系,则是损失了两个专业。

    检测专业本身,差不多是成建制的损失掉了。这还没有完,他们还不得不重建这个专业。

    虽然从院系的角度来,各单位都或多或少的损失了力量,但从教职员工的角度看,他们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

    从某种意义上来,这次的院系调整,其本质目的,还是增加对光电的支持力度。

    但这种支持,并不都是通过调整专业来完成的。并不是光电需要的所有支持,都被划归到了半导体系。

    例如led大屏,就被划归于电子系。led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荧光粉,气体,液体原料,仍然由材料系提供支持。

    经过这么一轮梳理,工大对光电的支持,差不多是全面加强和明确。

    至于检测系,他们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光电科研的股份。

    学校对lcd项目的全线支援,光电科研,会对这部分的支持力量,予以承认,并给与补偿。

    但这种支持,都不是金钱或者物资上的支持。它们的价值很难界定。

    好在光电科研的股份结构非常简单,只是两个大股东,加上少数的个人股权。

    所以,原则上只要成永秀头同意,就可以了。也是由于股东结构简单的缘故,连增发流程都不需要走,成永兴直接把自己名下的股份,拿出了10%,进行了转让。

    其中的5%,转交给了检测系,作为这么多年培养以及损失的补偿。

    另外5%,则划拨给了新成立的半导体系。

    经过这一次转让,检测,半导体两系,均成为了光电的股东。

    这部分股份,就成了双方日后联系的纽带,利益也就一致起来。两个系均会从光电的成长中获益。

    ————————

    当然了,这些股份的划归,也引起了众多的反弹。其中反弹意见最大的是后勤部。他们是人员损失最严重的,但什么也没有得到!

    材料与电子系,虽然也有些杂音,但他们有其他渠道与光电合作,多少还有些心理安慰。

    光电的规模今非昔比。总资产,已经过亿,估值更高,任何一个数点的股份,都是巨大的财富。

    不过,这些股份,完全是从个人名下转移出来的,既没有什么文字法,也没有什么人来判断对错,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从某种意义上来,这也是对于在led项目中,成永兴占股过高的一次纠正过程。

    ————————

    半导体系独立以后,又一轮的院系调整,开始在酝酿。

    材料系已经升级为材料学院。电子系则酝酿着跟半导体系合作,成立新的电子学院。

    曾经的敌手,转眼之间,就又会成为朋友,世界就是这么有趣和奇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