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捷报连连
这就让日军的这艘航母,开始走向毁灭的边缘。
终于,天空之上,又是一枚导弹飞射而来,敲命中了这艘日军航母的弹药库。
“轰隆隆!!!”
巨响声之中,日军航母的弹药库被引爆,这艘航母几乎被拦腰炸断,变成两截。
如此可怕的爆炸威力,产生的冲击波,甚至连航母上的士兵们,都被震死了上百人。
至于滚滚而起的浓烟,更是在高空之上,形成了一朵蘑菇云。
在日军航母编队,遭受四军空军重创的时候,此时距离这里五十海里的地方,四军一支三十架轰炸机和战斗机组成的编队,正在海面之上,寻找着日军运输舰舰队所在的位置。
日军的运输舰一共有二十多艘,负责对日军进行军事补给。
其中五艘运输舰,作为往返于大连港和海面之间的机动力量,补充了运送军事物资。
而另外十五支运输舰,不仅仅成为了日本陆军在海面上的移动物资仓库,同时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让日本陆军乘坐这些运输船,在海面上进行大范围的机动和转移。
例如山本五十六这一次带领日军四个师团,对山海关和秦皇岛展开猛攻,就是因为拥有了这些运输舰的帮助。
在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搜索之后,四军终于找到了那些运输舰所在的位置。
随后,这些轰炸机和战斗机,便降低了飞行高度。
就像是亮出獠牙的猛兽一般,轰炸机的弹仓,开始在这个时候打开,对日军运输舰队,展开了凶狠的轰炸。
日军运输舰队遭受轰炸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小川百合和山本五十六这里。
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两人的反应都出奇一致。
那就是他们苦心经营的华北战局,在日军运输舰队,以及航母编队被摧毁的那一刻,基本上宣告破产。
这一场激烈的战斗,从黄昏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才算是逐渐停歇了下来。
四军在付出了五十多架战斗机,以及轰炸机的代价之后,出色地完成了轰炸任务。
他们将日军二号舰队的战列舰以及巡洋舰,还有一艘航空母舰,全部歼灭在了渤海海面之上。
只有三艘遭受重创的驱逐舰,得以离开战场。
不仅如此,日军的运输舰编队,也遭受毁灭性打击。
十五艘运输舰被摧毁,大量的物资装备,都跟随着船只一起,沉入了海底。
四军空军高歌猛进的时候,陆军部队也没有停下来前进的脚步。
装甲师和第四师的部队,在进抵秦皇岛地区之后,便对日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日军舰队,因为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无法将舰炮火力,支援到陆地上的日军。
甚至于,陆地上的这四个日军师团,已经失去了后勤补给。
他们只能依靠已经运输到了岸上的弹药物资,来支持接下来的战斗。
可这些物资加起来,也只够他们勉强存活一个星期的时间。
超过一个星期,他们只怕就要发扬武士道精神,和敌人进行光荣的白刃战了。
当然,按照他们对四军的了解。
这群家伙能在远距离上,用子弹将你杀死,就绝对不会为了什么所谓“荣耀”之类的东西,来和你近距离拼刺刀。
到时候,他们只怕是要以血肉之躯,来硬抗敌人的枪林弹雨了。
四军的装甲师,最为战斗的急先锋,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便连续突破了日军三道防线,直接推进到了秦皇岛城下。
日军三个旅团上万人的兵力,愣是无法挡住装甲师狂飙般的推进。
因为装甲师推进的速度太快,这三个日军旅团,士兵们甚至只是刚刚挖掘出了散兵坑,就遭受到了猛烈的榴弹炮轰炸。
在轰炸结束之后,日军的士兵们,就看到了从硝烟后面,汹涌冲来的敌军装甲车和坦克车。
钢铁巨兽的旁边,则是大批敌人的步兵。
坦克和装甲车,从日军的身体上碾压而过。
试图接近坦克,或者是攻击坦克的日军,都会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变成一具地上的尸体。
装甲师抵达秦皇岛之后,便进行了简单的休整。
不过,这一次的休整并没有多长时间。
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装甲师和第四师的主力部队,便发动了对山海关附近日军的猛烈进攻。
对山海关地区日军猛攻的同时,陈时梁也按照之前夏阳的命令,提前派遣了一个旅的兵力,对海岸线地区进行了封锁。
只要是发现日军在海岸边的部队,就要立刻予以歼灭。
他们不仅仅要将运载这些日军士兵的军舰,运输船都沉入海底,甚至连这群日军士兵,靠近海岸线,游泳回东瀛岛的机会也不给了。
山本五十六并没有坐以待毙。
相反,为了保留最后的生存希望,他调遣了一个旅团的兵力,在海岸线附近构筑了一条防线。
只要这一条防线,不被敌人攻破。他们就至少保住了一片长度达到二十公里的登陆场。
坚守到一定的时间,若是日军有海军力量,来救援他们。
日军就能从被控制的二十公里海岸边,逃出敌人的重重包围。
可这样一道防线,却更像是在保留着日军士兵心中最后的一点点希望。
如果这点希望也没了,日军的士兵情绪,很有可能会陷入崩溃之中。
到时候,甚至不需要等到敌人的装甲部队,从他们的尸体上碾压而过,才能将他们击败。
敌人只需要拿出来大喇叭,高声劝降,说不定便会有不少日军部队,愿意选择投降给敌人。
这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
只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某些人的欢喜,建立在了某些人的忧愁之上。
欢喜的人叫夏阳,他看着一封封捷报,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忧愁的人叫小川百合以及山本五十六,他们看着一封封电报,眉头几乎拧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