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然,我来了
从元妙观走出来钟粟,已经经过了一次脱胎换骨责重生。
他果断作出决定,稍作准备,他就要去广州一趟。
罗浮书院的事情,他已经向苏东坡交代清楚。
知道钟粟要去寻找真爱,苏东坡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这种事情他年轻的时候可没少干,完全可以理解。
顺子和铁娃回到惠州后,铁娃继续和那些顽铁继续纠缠厮打,这几乎就是他的唯一爱好。
钟粟对他也进行了提示,现在惠州主要能够获得的金属除了铁和铜,还有锡。
合金的概念很快灌注进了铁娃的脑袋里,铁娃不是不知道金属混合的做法。
就拿发行的铜钱来说,那就不是纯铜,但这样的做法显然只是合金的初级形态。
钟粟让他努力研究的合金,其实已经具备了现代冶金工艺的原理。
比如说白铜,就是古代的一种合金,但这也仅仅是因为白铜合金的合成加工难度较低。
由于炉温的控制,认识的落后,合金制造在古代社会,哪怕是冶金工艺发展还不错宋朝,始终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准。
直到明清两代,合金的制造水平才有了较大的突破,但那个时候,西方列强也已经开始赶超,步子已经有点晚了。
钟粟虽然没有后世的电炉等设备,但却设计出了风力更加强大的鼓风机,还加工出了纯度较高的焦煤,这些可以提高炉温。
不过思路归思路,真正做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钟粟也只是将这些设想告诉铁娃。
至于能不能做到,除了铁娃的努力,那还真得有那么一点运气。
接下来就是对顺子的安排,他主要负责蒸馏酒的开发,其中的关键自然是蒸馏设备。
现在身边守着一个铜厂一个铁厂,另外惠州和周边还有锡器作坊,材料工艺已经不是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金属材料,为了让白酒的味道更加醇厚,钟粟还想到了充分利用惠州的竹子。
原来在登封的时候,竹子可是稀有之物,现在就好办多了。
如果把用来引流的导管换成竹子,白酒的味道一定可以有所改善。
铁锅蒸馏虽然有高效率的好处,但金属这种东西,总会或多或少产生那种天然的工业气息。
所以蒸馏设备在能不用金属的地方,钟粟要求顺子还是尽量考虑用竹子之类的植物性材料才来代替。
还有就是用来储存发酵酒的容器,陶瓷还是首选,这个无可替代。
不过成品就的容器现在又多了竹子这样一种材质。
钟粟在后世就见过不少用竹节保存的酒,虽然这样保存酒容易发酸,但却能够充分吸收竹子特有的清香。
这样倒是可以做出一种现酿现饮的系列,名字钟粟都想好了,就叫“竹枝露”。
大可以脑补一下,几位清雅之人,竹屋竹桌竹椅,竹扇竹杯竹枝露。
大竹筒盛装的竹枝露倒进竹杯里面,的确别有一番风味。
不管是故作风雅装x,还是真名士聚会,绝对是上上之选。
想到这里,钟粟的思路被进一步打开了。
他想到了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绿竹巷,如果能够在惠州也打造一个这样的场所,然后提供特色酒竹枝露,
一定会吸引到无数惠州土豪的青睐,而且岭南多产竹子,这样的绿竹巷产业还可以不断地开出分店。
到时候,在闹市就是东坡酒楼的天下,在郊区就是绿竹巷的势力。
对了,光有吃喝自然太单调,一定还要有音乐。
自己不是在登封就有一支乐队吗,这里同样可以。
岭南的主打特色就是广东音乐,如果自己的美食文化要加入音乐的元素,自然要结合上当地的特色。
所以现在的白酒蒸馏加工,必须要上一个台阶。
钟粟刚来惠州的时候,还想采取登封同样的模式,从民间收购土酒,然后经过蒸馏提纯。
可后来一想,苏东坡也是会酿酒的,他在惠州早就自行酿造了两种酒的,叫做罗浮春和真一酒。
他还告诉钟粟,惠州本地盛产的万户春也非常不错,另外还有桂花酒、东江米酒。
这样一来,钟粟觉得以后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了。
自酿可以让自己的酿酒体系更为完善,同时还可以继续民间收购,补充产量的不足。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最关键的,自然是蒸馏设备的打造。
具体怎么操作,顺子在登封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钟粟便决定先把这件事情交给顺子。
蒸馏设备完成后,如果他还从没有从增城回来,可以先行实验,他回来后再做调整。
在这些事情上,索九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他了解惠州,了解惠州的人和事。
所以原材料和原酒的收购,暂时可以先交给他去做。\0
再说,他一直是跟着詹范的,倒是可以利用一些之前的广阔人脉。
索九本来的想法是要跟着钟粟一起去增城,钟粟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当钟粟自从走了去了一会元妙观之后,他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自己和小然的事情,不关乎其他人,他要用自己的本心去处理这件事情。
不管是尉迟宫铭还是谁,他都可以不在乎,他只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被迷失就行。
既然是一个人去,其实也没什么可准备的。
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通过何文运,搞到了一纸文书,文书的内容大致是,他要去增城商讨煤炭的采办事宜。
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住进增城的驿馆了,这么做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省钱。
有了之前的经历,他发现住在驿馆中的人相对比较单一,没有人会随便打扰到自己,另外即使驿馆的治安也好很多。
虽然曾经被玄兽盟从驿馆掳走,但那次真的可以算作意外。
惠州距离增城相对不远,也不需要考虑中途停留的问题,一鼓作气就能赶到。
他又想起了之前尉迟宫铭带走小然的时候。
当初尉迟宫铭只隐约说起要回岭南,岭南这么大,自然不好确定在什么位置。
但老许还算仗义,居然悄悄给他透露了一点线索,尉迟宫铭的渤海郡王府居然在增城,
钟粟这才不至于满岭南的到处打听。
说起这个增城了,就是那个古代和后世都非常着名,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增城不管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后世,大多数时期都属于广州市的辖区,也曾经撤县建市,但也属于广州市代管。
这是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尉迟宫铭选择把自己的渤海郡王府放在这里,一方面估计是为了不事张扬,另外似乎很会享受。
增城还有一样特色,就是盛产的荔枝非常有名,还伴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钟粟估计,苏东坡这个荔枝控写的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虽然是罗浮山的荔枝,
但如果当时吃的是增城的荔枝,说不定就不是三百颗,而是五百颗了。
几天后,钟粟驾着自己的高逼格马车出发。
他在心里喊道:“增城,我来了,小然,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