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将计就计
韩震禀报完,杨又兴又接着禀报道:“到目前为止,木制弓箭也已经制作了三千余支。”
杨义点点头,由于现在缺少资源和人手,无法打造兵器弓箭,而且现在的弓箭已经所剩不多了,杨义只有命令士兵们自己动手,暂时使用树木制作弓箭,以备不时之需。
“各位,我们即将有场恶战要打,所有将士务必枕戈待命,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是,将军!”
各位军官都领命而去,营寨里开始戒备森严,各处值守的人数成倍增加,还有一些则在忙碌着制作利器。
王束看到军士来回穿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便往杨义营帐走去。
接下来的时间,杨义十分忙碌,没有时间理会其他的事,不断在军营各处巡视,指挥士兵维护加固石墙,排布各种军士器械。
这次通过审讯胡贼,杨义知道有六七千的胡贼部队盯上了自己,而且这些队伍都是胡饶正规军,本来他们想通过奸细里应外合,攻破营寨,可是如今奸细却被自己抓了,或许他们应该还不知情。
杨义居高临下观察着营寨的地势,通往营寨的路只有一条,从下而上逐渐变窄,最狭窄处只够几人并肩同行,但是这里是上坡,并不利于胡饶骑兵冲击,他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是否可以来个将计就计,打他个措手不及呢。
经过一的努力,木制弓箭已经制作了一万五千余支,木制标枪也有五千余把,军用的拒马,刺疾黎等器械都已经准备好。
除此以外,杨义还让人简单的制作了几座抛石机,由于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抛石机只是通过杨义的构思,运用跷跷板的杠杆原理,简单的用木制搭起了一个架子,抛石的距离不如真正的器械那么远,但威力还是有的,总比没有的要好。
士兵们陆陆续续开始回营,杨义已经下令所有士兵回营开始养精蓄锐,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养足精神。
丘陵坡后的一处平地上,远处看去地上隆起一座座白色的凸包,它们形状相同,只是大各异,犹如被雨水常年冲刷的巨大山石。往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座用白毛毡制作的圆形帐篷。
帐篷之间有许多牵马或骑马来往的人,他们头上髡发,穿着圆领窄袖长袍,有的外披皮甲,有的披着铁甲,内露白色中衣,腰间系着一条革带,脚踩一双皮革靴,三五成群,有有笑,在营州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胡饶军队。
其中一个帐篷比其他的要大,门口有腰挎弯刀的卫士把守,两个胡人正往里走去。
“德罗赞,你派出去的人,是否有消息传回来?”
话的是为首坐在虎皮椅上的壮汉,他叫赫勃达,是契丹首领阿莫特下的一员猛将,阿莫特也是胡人联媚可汗,其实就相当于胡人部落的盟主,他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将这些散乱的游牧民族汇聚在一起,自己当任莫特可汗,统领胡人军政大权。
而此次赫勃达就是奉阿莫特的命令,来营州抢夺些粮草牲畜,准备回北地驻地过冬,然而因为截获高句丽情报,得知高句丽欲联合唐罗帝国,试图抵御胡人联媚侵略,并且派出了使者出使唐罗,所以阿莫特要求南侵的赫勃达,无论如何也要阻止这次联盟。
赫勃达原本以为这不过是菜一碟,所以只派了五百余骑兵,企图截获高句丽使者车队,谁知等到太阳落山了,都没有见到一个人回来。
后来赫勃达让德罗赞派冉处搜寻,发现先前派出去的部队已经被歼灭,而且对方有一支千余人,他们劫走了高句丽的车队,于是德罗赞灵机一动,让人借机混入其中,跟着那支队伍一起上了山。
那位叫德罗赞的胡人回答道:“大人,前日那人还有来信,军营戒备森严,很难有机可乘,希望等待时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回来。”
赫勃达冷哼了一声,显得颇为不满,他已经在这里耽误三时间了,本来手到擒来的事,没想到被人半路截了,要不是山上地势险恶,他早已经领兵强攻上去了。
“古罗,你有什么好的注意?”赫勃达对着另外一位稍微瘦的人道。
“大人,属下已经和德罗赞勘察过了,那营寨居高临下,三面峭壁,只有一面有条道上山,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可惜山上又水源,围而不打的计谋不能凑效,山上树木茂盛,想要火攻,可对方又做了防火攻的隔离带,看来敌方将领是个懂兵法的人!”
“混账!我问你有什么计谋,你居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给我滚…滚!”赫勃达暴跳如雷,咆哮着将德罗赞和古罗赶出来营帐。
两韧着头,悻悻出了营帐,前面的德罗赞抱怨道:“古罗,这赫勃达的脾性,你我可是清楚的很,你倒是好,偏偏往刀口上撞。”
古罗也是一脸委屈:“我不过是想把实情给大人听,可....哎!”古罗一甩手长叹一声。
此时,没有人注意到,不远处的一处乱石后露出一双眼睛,紧紧注视着前面的胡人大营,那人从背后抽出一支弓箭,将手中的一张皮纸绑在箭矢上,弓弦满月,箭矢向着对面的胡人大营疾驰而去,稳稳的钉在帐篷外侧。
“谁?”巡逻的士兵一声惊呼。
那人看见士兵将箭矢拔走,他立马转身往后退去,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人!”
“进来!”营帐里古罗和德罗赞正在讨论着事情。
“大人,发现有人射了一支箭矢,上面有一封信。”士兵完双手将信奉上。
德罗赞与古罗对视一眼,眼里充满欣喜,难道是派出的人有消息了,德罗赞赶紧上前将信打开,只见上面赫然写道:“子时四刻,火箭为号,里应外合。”
“好!”德罗赞大喝一声,将信递给盘边的古罗道:“古罗,咱们的机会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