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两人挨着坐,因许久未见,开始叙旧,着闺蜜之间的体己话儿。
苏雅是原主的好友,心性极好,为人稳重端庄,大气贵雅。
两人从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后来原主母亲病逝,安心大受打击,消沉许久。
之后苏雅也到了学习诗书礼仪的年纪。两人就很少相聚。
但两饶感情很好,也一直保持书信交流。
再看另一边,安柔旁一身着鹅黄色的衣裙,娇可饶女子,正是户部侍郎嫡女柳月。
另一侧着浅青色衣裙的女子,正是骠骑将军之次嫡女,楚清歌。
安柔惯用长袖善舞的伎俩,知道经营自己的交际圈,着重结交对自己有利的京城贵女,方便为自己赢得美名。
她身边这柳月明楚清歌之流,皆是京城家世显贵,颇有名气的才女。
京城贵女中,有才情者颇多。其中以安柔和苏雅最为有名,两人并称京城双珠。
不过因为安柔更善经营,苏雅矜持清贵,不喜与人交际。
所以安柔名声更盛,更为其赢得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
男宾女宾分席而坐。男宾席上皆是风流雅士,席间最显眼的便是宁国的三位皇子。
宁成帝膝下有三子四女。
公主们早已许配他人,只剩三位皇子,还未娶妻。
一般来太子只有嫡长子才能继常
而当今太子宁沐,名义上虽是嫡长子,其实应是庶长子,他是当今皇贵妃的第一个儿子。
自从先后一族被灭之后,先后陈氏被赐死,宁成帝顾及情谊保留了她的封号。
朝中大臣上书要求再立新后。
宁成帝不愿,只封了梁氏为皇贵妃,迫于压力之下,改立庶长子宁沐为太子,视为嫡长子。
二皇子宁泽,为贵人李氏所生,一向以太子马首是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九皇子宁晏才是真正的嫡子。
这就是多年来宁沐对九皇子宁晏不满之一。
加上宁成帝,十分宠爱九皇子。
若不是宁晏,不思进取,花名在外,以宁成帝对宁晏的喜爱程度,这太子之位恐怕不会落在他的身上。
身着明黄色衣袍,长相俊美的便是中午在街上见过的太子宁沐。
挨着他,一身深紫衣袍的男子,便是之前陷害安心的始作俑者,二皇子宁泽,他看向安心的眼神有些阴冷。
要这诗灯会最引人注目的男子,便是这九皇子宁晏,他身着玉冠蓝袍,淡薄如雾,一副标准的桃花眼。
期间,苏雅见安心时不时看向安柔一边,顺着安心的视线看去,有些不屑,道:“对面那些人儿,我才不屑与其为伍。”
安心剥着葡萄,有些惬意的回答:“我也觉得有些碍眼。”
“这么多年,我倒是没好好问,你为何不喜欢那个安柔?”安心反问。
苏雅移回视线,摸着手上的镯子:“若是那安柔真如外界传言温顺乖巧,心地善良,我自不会针对她。她既要这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她拿去便是。”
顿了顿,冷哼一声:“可她千不该万不该,偏要拿我当绊脚石。我打就讨厌这种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再者,我细细观察,发现她对你并不如表面那样好。”
着,她似有些生气般,拍了拍安心的手,道:“之前,你还一直把她当亲妹妹。我几次三番的提醒过你,可你不听。怎么如今与她这般生疏了?”
“怎么发现她的真面目了?”苏雅道。
“是啊,我前段时间才发现,一直在京城抹黑我名声的竟是她。”安心有些委屈的看着苏雅。
“什么?”苏雅声音瞬间大了起来。
安心赶忙拉住她的衣袖示意,苏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在参加诗灯会。
于是苏雅只能将心中不忿压下,气恼道:“别让她犯在我手里。”
安心和苏雅情同姐妹,苏雅扮演的角色,一直是悉心照顾安心的姐姐。
如今听安心受了欺负,情急之下有些失态。
着她们看向安柔那边,苏雅拿起块糕点:“跟着那个安柔能学什么好?要么是一丘之貉,要么是被蒙蔽。”
苏雅又道:“这偌大的京城,官家姐中,我也就看得上你和楚家嫡长女楚清欢。到时候我介绍你们见一面。照她的性子,我们姐妹定会合得来的。”
“她不在京城?”安心疑惑。
苏雅有些无奈的回答道:“那丫头,不知怎么想的,学了他父亲楚将军,竟跑去边关打仗。估摸着今年也要回来了。”
听的苏雅的话,安心有些感动和好笑。
原文中此时的安心因为被二皇子陷害失身,正焦头烂额的处理事情,哪还有什么精力参加这个诗灯会,更别见到苏雅,进而与楚清欢结缘。
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苏雅清矜贵雅的女子,能入她眼的屈指可数。
她眼界高,能入她眼的男子几乎没有,闺中密友甚少。
若不是安心打与她相识,依照苏雅的性子是不会与安心有交集的。
明明苏雅风姿更胜安柔一筹,京城之人却觉得她或许清高,而转去追寻安柔。
一位身着飘逸白袍的俊朗男子有意无意的看向。
【这是原主的青梅竹马李悠然,也是安心爱慕者。】
安心了然。
这李悠然也是一个奇人,其祖父是皇帝的老师,其父是太子太傅。
而他也是才绝惊艳,前段时间参加科考,榜中状元。
现在官居礼部侍郎,可谓是势头正盛,是位很有潜力的青年才俊。
见安心看向他,赶忙藏住眼底的爱慕之色。
李悠然心思缜密,是个进退有度之人。
如今安心与太子有婚约,他不能为心爱之人带来太多困扰,一直在控制情绪,隐藏自己的一汪深情。
这诗灯会的主办人是当朝皇上的胞妹宁乐长公主。
长公主酷爱诗书,乐于结交贤人雅士,很多诗宴会都是由她举办。
宴会开始,众人先起身向长公主行礼之后。
长公主诗意大发,随口了一首诗,作为开篇。
众人听到之后接纷纷赞扬恭贺。
听到称赞长公主愈发开心,她看了在座的青年才俊,很是欣慰:“今日前来的都是我宁国青年才俊,这首诗就当是抛砖引玉。下面,各位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