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心上娇颜简介 > 心上娇颜最新目录

正文 第72节

    贺夫人一再正色告诫夫君和儿子儿媳,但凡与云初有关的事,都要先问过他再说,以免好心办坏事。

    作者: 看到你萌的留言真亲切,感动ing,比心~

    明晚再来个肥章,两只也就成亲啦^_^

    前两章红包已发,本章继续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uiloo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wuiloo 3瓶;小飞鱼2004 2瓶;24828306、若水 1瓶;

    鞠躬感谢,我会继续努力哒!

    第46章 长大/风光大嫁

    冬月的一晚,第一场雪降临, 雪花纷纷扬扬, 持续了两个时辰左右。

    寅时,蒋云初在外书房醒来, 洗漱穿戴用饭以毕,走到门外, 就见雪狼正在院中的积雪上来回地跑。五六个月大了,体型已然不小, 地面被它弄得一团糟。

    蒋云初轻轻地笑起来。

    雪狼发现了他, 立刻跑到了廊间, 也不知是觉得他扫兴,还是怕他责怪。

    蒋云初在廊间一把椅子上坐下, 对雪狼打了个榧子。

    雪狼不情不愿地走到他跟前。

    蒋云初抚着它的背,敛目端详它, 过了一会儿, 用手势告诉它自己去玩儿。

    雪狼翘着蓬松的大尾巴, 颠儿颠儿地走了。

    从头到尾, 一人一犬一点声音也无。

    常兴看得直乐。

    雪狼其实跟小孩儿似的,得上赶着哄, 但是内敛的侯爷不会;反过来,侯爷这样的性情,要上赶着亲近,但是傲气的雪狼不会。

    所以,一来二去的, 两个快成神交了。

    幸好雪狼很能自得其乐,不然怕是少不得耍性子。

    蒋云初出门,去上大早朝。

    锦衣卫指挥使是堂上官,除非有要紧的差事外出,早朝时都要在场。

    蒋云初先去了锦衣卫的值房,交代了手下一些事情,遂去往金殿。路上,遇见了太子。

    太子样貌俊逸,气度尊贵而儒雅,眉宇间透着沉着内敛。

    蒋云初行礼问安。

    太子唇角上扬,抬手道:“蒋侯快免礼。”

    蒋云初侧身做个请的手势,“殿下请。”

    太子颔首一笑,脚步如常地走开去。

    新晋宠臣、朝堂新贵,早朝上总能看到,太子想不留意蒋云初也不成。

    他看得出,对皇帝,蒋云初既不是赵禥、以前的杨阁老那般的谄媚逢迎,又不是莫坤那样听命行事、不播不转。

    甚至于,他感觉,如果没有一定的目的,蒋云初都不屑于做什么宠臣。

    每见一次,所思所想便多一些。

    朝堂之上无新事:花国库大笔银钱的事情一概往后推,其余的事情经由商讨之后给出答复。

    太子看得太久,早就没脾气了——次次都生气,早就气死了。他不明白,皇帝捂着国库的银钱做什么,难不成有修建园子行宫的打算?或者,要斥巨资修建皇陵?

    真有那种糊涂心思的话,他也不知道谁能劝阻,横竖自己是办不到。

    下了大早朝,他心绪低落地回到东宫,在外书房与幕僚议事。

    蒋云初已成为幕僚固定的话题,今日亦是。

    有幕僚建议道:“不论如何,他是良将之后,便是一时行差踏错,也还年少,赶得及调/教得走上正道。眼下殿下不妨礼贤下士,设法与之常来常往。”

    太子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你怎知他在走的不是正道?凡事未见端倪,便不该下定论。”

    幕僚忙认错,心里却想,被您那位父皇宠信的,有好人么?有走正道的么?

    太子敛目思忖。

    他想到了何家,岳父似乎自春日起,便没了以前隐含的怒意,整个人松快下来,变得格外平和,如今看到昔年至交后人的情形,亦无半句痛心质疑之语。

    他又想到了贺师虞。贺侯的情形,与岳父大同小异,对于来日的女婿得势的情形,不骄不躁,很平静地接受了。

    是两位昔日名将都忘了生死之交的那桩惨案,没了铮骨与锐气,还是他们笃定,蒋云初得势于诸事有利?

    他更相信是后者,甚至怀疑,事情是他们推动促成。

    退一万步讲,就算蒋云初是佞臣胚子,他又能怎样?根本束手无策。他或许有人心,却无势力。

    是以——

    “静观其变,见机行事。”他说。

    回到正殿,太子妃何莲荞亲自服侍他更衣,又奉上热茶。

    夫妻两个感情深厚,太子与她说起了关乎蒋云初的种种思虑。

    太子妃目光流转,盈盈一笑,“莲娇与贺小姐是手帕交。夏日里她过来两次,说了一些贺小姐的事情。依我看,贺小姐定是个玲珑心肝、纯粹率真的人。这样的女孩子的竹马,一起在陆先生跟前长大,天赋异禀是必然,心性也定然差不了吧?”

    太子听了,心里敞亮了许多,笑道:“差不了。”三个字里,含着五分笃定、五分期许。

    太子妃噙着笑,敛目看着碧色茶汤。很多事,父亲已经告诉她了,她却不能告诉太子,兹事体大,万一这位太子爷心急或出于善意有一些举措,说不定就会影响到蒋云初,对自己也无益处。

    枕边人,是该坦诚以待,但是比起忠烈昭雪,便该有些善意的隐瞒。

    同一时间,皇帝与蒋云初走在御花园,赏看雪后梅园。

    皇帝提起了自己的胞兄:“你可曾听说过他的事?”

    蒋云初避重就轻:“近来听暗卫提过一嘴,说方志离京便是去寻找他。”

    提到方志,皇帝就是一脑门子官司,一时间笃定方志不敢泄露皇室秘辛,一时间又怕他发疯,把他的老底都抖落出来。他蹙眉,重重地吁出一口气,才说回先前的话题:“胞兄为何逃离,多年杳无音讯,朕也不明所以。本不想探寻,有心人却搬弄是非,说他才是先帝认可的储君,离京时携带着先帝的传位遗诏。”

    欲盖弥彰的一番话。蒋云初嘴角一牵,揣度着皇帝的心思,道:“既然他多年都不曾现身,便足以说明一切。又或者,这么多年,他都在伪造遗诏?”

    末一句,让皇帝很是愉快,他笑着颔首,“有何不可?”停了停,道明意图,“可这样一个人在,朕心里总是不安生啊。谁若查明他有狼子野心,将之除掉,便是首功一件。”

    蒋云初沉默了几息的工夫,道:“可惜微臣不善追踪,还在潜心研习,否则,定要为皇上分忧。”

    皇帝本就没有让他揽下这差事的意思——已经进入官场半年左右,有了一定的势力,万一找到那位老王爷,架不住蛊惑,掉头造他的反,怎么办?

    时机不对,这事情应该让他在进入官场之前提出来,寻由头要挟,如此,是否事成放一边,他一定会竭尽全力,起码能查清老王爷到底身在何处、是何情形。

    皇帝有些恼火自己对此事的迟钝,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沉了沉,凝住蒋云初。

    蒋云初神色坦然,微笑,“微臣想想法子,物色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逸出满意的笑容。

    .

    翎山书院每年腊月初六放假,到明年正月下旬再开课,这是因为农忙时节学院不放假——学院里也有出身贫寒的学子,相对而言太少,历代山长公私两面都予以贴补,如此,学子便不需请假回家务农。

    当然了,这是个问题,迟早要做出调整。

    而这样一来,陆休、贺颜自入冬以来便十分忙碌:要为各个常来常往的书院名士备下相宜的年节礼,要给各舍的试题划出个范围,要盘书院这一年的账……诸如此类,大小事情都马虎不得。

    贺颜不觉辛苦,只觉得日子很充实。

    蒋云初对她下了死命令:大冷的天,不准四处乱跑,乖乖等他来看她。

    这话说的,好像她习武的身板儿和寻常女孩一样似的。不过,这种出于关心的不讲道理的小霸道,她很乐意接受,安心留在书院,隔三差五见见他。

    给陆休送礼物的女公子一直坚持不懈:你退回去,我权当没这回事,再接再厉。到了这时节,这个送护膝,那个送手炉,胆子大的索性送鹤氅。

    程静影、贺颜、许书窈早就给了女孩子们明白话:先生不准她们做这种转交礼物的事,实在想送,放到门房即可。

    至于何莲娇,经了刁难一名女公子的事,她什么都不用说,已经没人敢为这种事找她。

    于是,女公子便将礼物放到门房。

    门房的仆役送到陆休面前,陆休拧眉,“拿回去,给她们供起来。”

    仆役笑着返回去,寻来个像模像样的架子,将东西一样一样摆放好。

    送礼的女公子见东西一摆就是好几日,分明是先生不收的意思,只好满心落寞地将东西领回去——小心思、名字都在包裹里面,放时间久了,万一被人偷走,看过之后当笑话讲,还怎么在同窗之间立足?

    钟情陆先生很正常,心思被掰开揉碎,就会演变成流言蜚语,谁也招架不起。

    要怎么办?

    总不能让自家长辈向陆先生提亲吧?

    一些人无奈之下这样想的时候,已经有人这么办了。

    下午,张夫人到了翎山书院,在外面一间茶楼邀约程静影。

    程静影一头雾水,只是下意识地觉得,与张汀兰有关。她想了想,商量陆休:“让颜颜跟我一起去吧?”

    陆休扬眉,以眼神问她原因。

    程静影道:“在书院,我的身份拿得出手,走出书院,便是一个穷教书的。人家可是邀我在外相见,说的恐怕不只是书院里的事,我总要拉上一个出身高的,这样才有底气。”

    “瞧你那点儿出息。”陆休笑着颔首,转头看贺颜,“颜颜,陪程先生出去溜达一圈儿。”

    “好,稍等。”贺颜抓紧将手边事告一段落,起身陪程静影出门。

    张夫人是张汀兰的祖母,年岁不小了,两鬓已然斑白,但是保养的很好,面庞的皮肤紧致,双眼很有神采。

    程静影与贺颜上前行礼,随后,前者引见道:“这是陆先生的爱徒,也就是贺大小姐,书院内外的事情,先生很是倚重她。听人通禀时,我们正在商量事情,我便邀她一起来了。”

    张夫人望着贺颜极美的小脸儿,站起身来,笑吟吟道:“久闻贺小姐才名,早就有心一见。二位快请坐。”她久闻贺颜的美名,又知是个没城府没脾气的,所以并不在意她在场。

    落座之后,茶点上来。

    寒暄了一阵,张夫人说起张汀兰:“我那个不成器的孙女,在书院的情形如何?”

    程静影笑了笑,道:“还好。”也只能算是还好,不要说有已经在书院当差的三名小才女在前,便是比起同窗,张汀兰的表现也只是一般,那女孩的心思似乎根本就不在课业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