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心上娇颜简介 > 心上娇颜最新目录

正文 第43节

    蒋云初颔首。

    莫坤凝着锦瑟问侍卫:“你这样个看守的法子,她若是自尽,你怎么办?”

    侍卫一愣,随后忙赔笑道:“她早就老实了,也就刚进来那两日,会寻机自尽。”

    莫坤又问:“说来听听,她几次试图自尽,都是什么情形?”

    侍卫不敢怠慢,认真回想之后才回话:“第一次,是进来当晚,借故打碎了一个碗,她藏起了一块碎片,割了颈子,当时,看守的人和别的案犯都及时发现了,而且,她割的地方也不对,血是流了不少,但不致命。

    “之后三次,都是用刑的时候。您也知道,有些刑罚,很让女子下不来台,一点儿颜面也无,她就找机会碰壁、往利器上撞、咬舌。那个小身板儿,还真是想死都没可用的力气。”

    莫坤听完,回想着蒋云初对她的分析,更加认可。死什么死,她根本就是在混淆视听。

    蒋云初在聆听期间,也一直凝眸看着锦瑟。

    锦瑟全身上下都一动不动,完全陷入昏睡的样子。

    蒋云初示意侍卫打开牢门。

    侍卫照办。

    蒋云初闲闲步入,却是悄无声息,走到锦瑟近前,略一审视,和声道:“我来了。”

    锦瑟身形一僵,头微不可见地上扬,双眼透过发丝,打量着他。

    蒋云初淡声道:“等会儿再说。”语毕,走出去。

    莫坤已经看出些端倪,对蒋云初偏一偏头,往外走的时候安排下去:提审锦瑟,但不过名录。

    侍卫讲述锦瑟几次自尽的情形的时候,她犯了错:伤痕累累而没变成活死人的情形下,重度昏迷之中,也会对近前一些人的话做出本能的反应——她的反应,该是类似挣扎的举动,以示反对,但她没有;受伤而又昏迷的人,基本上没有整个人完全静止的时候,总会因为这里那里的伤,有最本能的一些反应。

    ——就算这些推测不成立,在锦瑟来说都是巧合,那么,蒋云初进到牢房,一句话便让她有所反应,就完全将这些推测验证了。

    昏睡不醒的人,听到三个字的一句话而已,便有了反应,这是不可能的。

    她一直没说话,可她一直在撒谎。

    当然,莫坤并不怪下属办事不力。打一开始就处于弱势、承受刑罚的人,一般人忽略矛盾之处是必然的,只说他,今日要不是刻意观察,锦瑟的蹊跷之处,也会被忽略。

    观其心且看其行,说来容易,做到的终究是凤毛麟角。

    着意安排的刑讯之处,空气中的潮湿、血腥气减少很多,但因只有一扇日夜打开的窗户,室内光线便十分昏暗,要大白天里也掌灯。

    长条桌案后方,坐着的是莫坤、蒋云初。

    意态颤巍巍却又显得倔强的锦瑟跪在近前。

    镇抚司的人已然远远退避。

    莫坤看一眼蒋云初,示意他只管询问。

    蒋云初一点儿也不着急,静静地,用锋利又直接的视线审视着锦瑟,直到她耐不住,抬眼看了他一眼。

    蒋云初语气平静:“一名宫女与年老的太监对食,几年后,太监死了,宫女与太监的养子苟合,生下一女。要说低贱,比得起你的不多。”

    锦瑟的头垂得更低,双手明显竭力控制了,还是微微地抖起来。

    莫坤见状,瞠目结舌,转头瞧着蒋云初,心里有些发毛:这可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根本是没用多久,就把人犯最不堪的过往算了出来——这样算不算泄露天机?

    蒋云初若无其事,继续给锦瑟送刀子:“十四委身一男子,有喜,服药小产。要说贱,你也是贱到了骨子里。”

    锦瑟发抖的手缓缓握成拳,再一点点松开。随后,很奇怪的,她恢复了平静。

    莫坤大惑不解。

    蒋云初从容起身。

    莫坤稀里糊涂地跟着他起身,向外走的时候,听到他淡声说道:

    “浓雾将散,长夜将明。”

    莫坤瞥一眼锦瑟,见她变得安然、从容。他思前想后,只觉诡异,强忍着走出去一段,微声问蒋云初:“到底唱的哪出?这就完了?”

    蒋云初只是道:“你吩咐下去,得到圣命之前,不要再动她。过两日传个假消息,说梁王已经回京。”

    莫坤无条件照办,离开北镇抚司,追着蒋云初要解释:“你说话那么歹毒,她后来怎么倒不生气了?最后那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蒋云初一笑,“我说的那两件事,知情人极少。被戳中痛处,第一次,她没法子不生气,第二次,可以说她是想通了,也可以说她误会了。”

    “这又怎么说?”

    “误会我们要帮梁王。”

    莫坤琢磨了一阵,才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锦衣卫都没查出来的秘辛,知情的只有自己人与敌人,而在锦瑟的立场,她不能相信梁王的敌人会对她下那么大工夫,就算有心,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最不堪的过往被揭露,其实是在告诉她,说话的人已为梁王所用。

    这种手段,也只有用在锦瑟这种人身上才会奏效。

    总而言之,蒋云初是在为商量好的行事章程做铺垫。

    莫坤大为佩服之余,缠着蒋云初教他算卦的本事。

    蒋云初有点儿啼笑皆非,让他先去看书,入门了再说。

    .

    陆休和许家夫妇应贺家所托,到周家提亲,到第二次,周家便应下来。

    之后,陆休就不管了,余下的事,由许家夫妇为两家张罗。

    这种少年人彼此有意、两方长辈又赞同的亲事,所谓媒人便省心得很。许夫人还是很热心,有事没事就去贺家、周家内宅坐坐。

    许家的事,贺夫人是知道一些的,心里很看不上许夫人,行事却要顾及许老爷的情面,见到许夫人,便完全用场面功夫应承。

    许夫人之所以这么上心,是有自己的打算。

    这些年处处被掣肘、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简直是一场冗长晦暗的梦。她恨毒了许青松与许书窈父女二人,闷在内宅的年年月月,都在为翻身报复做准备,只是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傻,把怨气撒在明处。

    许青松不曾动过休妻的心思,是权衡她娘家门第之故。

    到这一两年,娘家帮衬之故,许青松对她的限制在慢慢减少。到底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主母不当家,真不是长久之计。他比她更明白这一点。

    做媒的事,尽心忙碌了一段时日,加上她刻意低头逢迎,许青松对她的态度缓和不少,不再要求她与谁来往都先得到他同意。

    许夫人开始盘算许书窈的亲事。

    她吃过的这些苦,要让许书窈加倍承受。许青松为了女儿,一度不把她当人,钝刀子磨着她,她就让他尝到切肤之痛。

    .

    蒋云初分析锦瑟的那些话,莫坤一本正经地复述给皇帝听。

    本就是皇帝热衷的揣摩人心的事,这件事又很有些玄机,他当即就重视起来,思量再三,深以为然,“很有道理。”停一停,夸奖了莫坤一句,“你当差愈发尽心了。”

    莫坤忙道:“微臣只想为皇上分忧,凡事不敢大意。”蒋云初介入,只是要帮他,加之不能让皇帝知情,于是,得到好处的便只有他。他也没什么过意不去的,自己照顾那少年的机会多的是,同僚么,本就需要来来回回走人情。

    皇帝道:“既如此,这件事便很有趣了。不妨看看,朕那个儿子的城府有多深,心腹有多忠心。着意安排一番。”

    莫坤道:“请皇上吩咐。”听完之后,暗暗笑了,皇帝交代下来的,与蒋云初料想的完全一样。

    他告退之前,提了带蒋云初去试探锦瑟的事:“微臣是想着,这种差事给他办也无妨,毕竟,用他试探锦瑟,比旁人更见效。”

    “他是何态度?”皇帝立刻问道,很有兴趣的样子。

    “虽然有些不情愿,还是依照微臣的意思行事。”莫坤道,“毕竟年纪还小,有些脾气,但到底还是知道,为皇上效力最要紧。”

    皇帝笑得很是愉悦,“这事情,你办得最好。”

    莫坤暗暗抹一把汗。要不是提前跟蒋云初打好招呼,他还真不敢这么说。

    .

    北镇抚司。

    牢头与看守锦瑟的侍卫闲聊时说,梁王回来了。

    锦瑟眼中有了光彩,更加确定,蒋云初已经为梁王所用。其实很好奇,梁王是怎么办到的。

    近两年,她经手的事,不乏打探蒋家情形的。蒋家兄弟两个,虽然年纪不大,行事却算得上滴水不漏,不为此,梁王也不用尝试安排细作到蒋家,想徐徐图之。

    如今陷入困境,梁王定是亮出了杀手锏,或是与蒋家谈妥了什么条件。

    只能是这样。

    她的底细,锦衣卫就算全力追查,起码也要半月二十天才有结果。蒋云初随随便便说出来,只能是梁王派别的心腹告诉他,用这种方式提醒她,那是自己人,而且时机已到。

    况且就算没有蒋云初这一节,她也会按照计划行事。

    她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梁王就此陷入皇帝的猜忌。这种事开了头,看看太子就知道,会有多煎熬。

    她出身卑微到了尘埃里,梁王却不嫌弃,一直待她不薄,已许了她侧妃的名分,因着不合常理,只能等待适当的机会,再求皇帝成全。

    最缺什么,便最渴望什么。她近乎发狂的想出人头地,梁王又是她唯一的靠山、男人,到这上下,岂能不把握住良机,帮他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她这样的人,只能用命赌前程,或许会因伤势太重死在牢里,可同样的,只要她能支撑住,梁王就会救她出去,亦一定会趁机为她争取到名分。

    .

    两日后,夜间。

    莫坤、吴宽提审锦瑟,这一次,阵仗十足。

    锦瑟一被带进来,便看到了各类刑具,有一些,让她脊背生寒。谁不是血肉之躯,谁当真不怕疼、不怕死?她别无选择罢了。

    莫坤冷着脸,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开门见山:“你始终不招供,我们对上头的交代便总是差强人意。我没耐心再与你磨烦,今日不论如何,你都要给我开口说点儿什么。”

    锦瑟不语。

    莫坤冷笑,“用刑!”

    不消片刻,回旋着嗖嗖凉风的大堂之内,便响起锦瑟凄厉的惨叫声。

    这种场面,在场所有人都是司空见惯,眉梢都没动一下。

    第一轮刑罚,手段比以前重,但也有限。

    锦瑟捱过去了,昏迷过去之前,什么也没说。

    莫坤示意手下,“给她点儿颜色瞧瞧。”

    几名锦衣卫布置了一番。

    锦瑟被冷水浇醒时,发现堂中多了一块偌大的烧得通红的铁板,足有一丈来长,三尺来宽。

    有人二话不说,把她拎过去,扯掉她的鞋袜,语气冷森森地命令:“上去!”

    她颤抖起来。虽然早有准备,还是没料到,他们的手段残酷到了这种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