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心上娇颜简介 > 心上娇颜最新目录

正文 第29节

    听完外孙女的话,他看了手中的名帖一会儿,缓缓颔首,“告诉他,我答应了。”

    虽是在意料之中,事到临头,沈清梧还是有诸多不解:“外祖父,我不明白。”

    “这是我与他之间的事,你不用管。”张阁老语调缓慢,“他要我办的,总归都是好事,对不对?”

    沈清梧凝望着他,“到底瞒了我什么事?”

    张阁老睨着她,一针见血:“不论何事,都与当初你们错过无关。”

    沈清梧面色苍白了几分。

    .

    同一天,蒋云初先后拜访了顺天府尹秦牧之、安阁老、张阁老,意图都是请他们到贺家说项。

    三人俱是爽快应下,秦牧之更是好人做到底,主动道:“也让刑部尚书凑凑热闹吧,这事情交给我,绝对成。”先卖个人情,日后来往也就顺理成章了。

    蒋云初当然接受了这份好意。

    翌日百官下衙后,秦牧之与两位阁老、刑部尚书联袂来到贺府,为的只是蒋云初提亲之事。

    贺师虞大喜过望:两位阁老、两位百姓官员的父母官来提亲,给的理由又是看重翎山书院而起——给足了他面子,相互又不用担干系。

    如此,亲事定下来之后,谁敢捣乱?便是皇帝心里不痛快,也得顾及重臣、士林,只得歇了那心思。

    虽然他与妻子已经认可了蒋云初这女婿,面上还是得端着,说要与妻子商量商量——抬头嫁女儿,又是颜颜那般的瑰宝,他打心底的理直气壮。

    四位说项的人都理解,也分明是早有准备,说那我们往后就要三两日登门叨扰一番了。

    贺师虞说欢迎之至。

    身在内宅的贺夫人闻讯,惊喜与意外并存,前后考量一番,便知道这是夫君把事情交给云初去办了,要不然,素无来往的四个人,怎么会齐刷刷前来为蒋家提亲?

    不论怎样,结果是她想要的就好。这般板上钉钉的亲事,凭谁也不敢横生枝节。

    怕只怕梁王得势,倒行逆施……

    念头一起,她又陷入了担忧之中,好在第二日,蒋云初邀她在外面相见。

    蒋云初对她说了海运的事,起先并没提及太子、何家。

    贺夫人闻言,想的就多了:前世蒋家遭逢变故,蒋云初离京远行之后,皇帝对太子的不满猜忌到了明面上,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时候都不少。——这样的话,会不会与海运有关?皇帝发落人奖赏人,很多时候根本就是由着性子来,偏又不给看客明确的说法。

    贺师虞虽然多年不与何岱走动,但那份袍泽之谊,她知道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云初的父亲与何岱,情分应该也不浅,大面上不走动而已。

    思及此,她连忙道:“以前的四大勋贵之家,现在剩了三家,蒋家隐患是海运,那么,何家与贺家也有隐患吧?我总是觉得,我们三家一直被人惦记着,走错一步,便是天翻地覆。”

    蒋云初深凝了她一眼,“何家、太子也有海运相关的隐患,已经化解,您不需担心。”

    贺夫人闭了闭眼,缓缓透出一口气。他是如何查明原委,是否险象环生,她并没问。

    要知道,在前世,这个人一二年之内便倾覆天下,挟天子令诸侯——能力、手段、城府,都容不得任何人否定,只看他选哪条路罢了。

    是因此,她才敢在手札上卖关子,要两个孩子等到四月再看前世一些饱含殇痛的记忆——眼下来看,蒋家隐患应该不存在了,相关的记述有些多余,但也不碍的,云初对自身处境会有精准的判断,多一些防范之心,总不是坏事。

    她目光清明地看着蒋云初,“我之前也是得了人提醒,便转告于你,你动作这样快,委实让我意外。”

    蒋云初却觉得,她在撒谎,对自己撒一个善意的谎言。面上,他徐徐一笑,“您是蒋家的恩人,我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贺夫人只是一笑。

    .

    这一阵,聂祥每晚盘桓在十二楼,与几个身份相等的人混熟了,常在一起推牌九。

    十二楼里没有女子助兴,美酒果馔管够。

    有两次,几个人边喝酒边推牌九,稀里糊涂的,他就醉了。清醒之后已经回到家中,感觉似是忘了一些事,至于银钱,两次都是一样,不但没少,还多了三五百两。他便也没当回事。

    四月初一,他等的蒋云初终于来了,且是与莫坤一起,唤他直接上三楼。聂祥没来由地觉得身价高了一等。

    蒋云初、莫坤一落座,便要了一壶陈年竹叶青,随后二话不说,要来骰子,赌的方式也简单,只比大小。

    赌注是莫坤定的,委实不小。

    聂祥心知自己送钱的时候到了——真正的赌徒,摇骰子基本上都能控制点数,他之前对蒋云初说好赌是投其所好,这一阵才摸出了些门道,幸好自己本意就是用这种方式贿赂二人,不然还真不敢赌。

    起初几把,都是蒋云初赢了,但他显得兴致缺缺,后来起身道:“我有事,得走。”说着看向聂祥,“你有什么事,跟莫大人说也是一样。”

    莫坤笑道:“那得先跟我混熟了。”

    聂祥忙赔笑道:“这是自然。”

    蒋云初将之前赢来的银票放到莫坤手边,“你们玩儿。”

    莫坤起身,亲自送他出雅间。

    只两日,聂祥就输给了莫坤三万多两。

    第三日一早,发生了让聂家上下惊掉下巴的事:赵子安带着提亲的礼品上门,随行之人吹吹打打,惊动了整条街的人。

    聂祥一头雾水地迎出去。

    赵子安摇着折扇,也不肯进花厅说话,就站在院门口,笑道:“有两次你在赌坊醉了,说到你女儿的婚事,你都说有眉目了,兴许要委屈些,给人做妾。听说她样貌还凑合,那就跟了我吧,下个月我要娶杨大小姐进门,得给她找个作伴的。”

    聂祥眼前一黑,差点儿昏过去。原来喝醉那两次,埋下了祸患,他懊悔得恨不得割掉自己的舌头。

    赶来围观的人们听了,或是面露惊讶,或是不言不语地看戏。

    赵子安像是天生站不住,不消片刻,身形就歪歪斜斜的,“实话跟你说,我在赌场里一个熟人也有这心思,但他家门第不如赵家,你要是不答应我,你女儿也得落他手里。这事儿就这么着吧,你说呢?”

    聂祥颇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站在那里发抖,一个字都说不出。

    “快些给个准话。”赵子安道,“我就不信了,杨家的女儿我都能弄到手,到你这儿还能碰钉子不成?再说了,谁家纳妾还提亲?我已经很抬举你们了。”

    聂祥费力地吞咽着,好半晌才艰难地道:“我、我怎么敢开罪世子,只是,能否容小人斟酌一日,明日到府上回话?”

    “也行吧。那我就放几个人在你这儿,你们要是跑了,那我不成笑话了?”赵子安安排下去,上马车离开。

    当夜,聂宛宛遮人耳目地离开宅邸,去了什刹海。

    她跪在神色冰冷的女子面前,哭着将事情说了一遍,“眼下可如何是好?”

    女子沉默了好一阵,叹息一声:“还能怎样?你聂家比起杨家如何?如此,你便去赵家。若能让赵家为王爷所用,也是大功一件,到时绝不会亏待你。”

    聂宛宛心头虽然百般不甘、不愿,却不敢违命,恭声称是。

    “事情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女子不解地道。

    “是家父贪杯误事了。”提及这件事,聂宛宛就气不打一处来,“蒋家那边的事,已经有了眉目,偏生他酒后失言,招致了这等意外。”

    “已然如此,多说无益。”

    聂宛宛称是,告退回了家中。

    聂祥从女儿口中得了准话,默默地哭了好一阵子:女儿要嫁给赵子安那种败类,好不容易张罗到的银钱也白白输给了莫坤——女儿已有去处,没事可求了,他总不能跟锦衣卫指挥使借钱、谈生意。

    第二日,他灰头土脸地去了赵府,给了回话。

    因着他们是新到京城,赵子安总担心他们卷包袱跑掉,催得很急,三日后,便用一顶小轿将聂宛宛迎进了门。

    人进门第二日,赵子安眉开眼笑地去了赌场。他可是与此间老板丁十二打赌了,赌注三千两,娶个妾的花销也就五百两——既得了人又赚了银子,这样的好运,几个能有?

    丁十二认赌服输,当下取出银票,交给赵子安,说了几句恭喜的话,便去了后面。

    洛十三听说之后,笑了一阵子,“你的主意?”

    “侯爷提点的。先前我一听说做局,只顾着算计聂家的钱了,其实根本就是空架子,能算计到的,聂祥都随身带着呢。”

    “那厮一耍坏,真能把人坑死。”

    丁十二笑道:“既然想做妾,跟谁不都一样?赵子安那种人,不用白不用。”

    “这倒是。”洛十三摸了摸下巴,“聂家要是成了梁王的弃子也罢了,要是没有,以后还有乐子可瞧。”

    同一时间,莫坤站在御书房,向皇帝禀道:“近日,张阁老、安阁老、刑部尚书、顺天府尹都在为贺家、蒋家的亲事说项。”

    皇帝皱了皱眉,“早就听说了,两位阁老出面,内阁每日都在议论。”

    莫坤赔笑道:“他们也是为皇上着想,临江侯不是在翎山书院就读么么?又与贺大小姐青梅竹马,这样的顺水人情,我都想送,只是分量不够。”

    “你是朕的心腹,怎么就分量不够了?”皇帝打鼻子里哼了一声,“杨阁老丁忧,张阁老这首辅有底气了,也罢,小事,随他去就是。”

    莫坤上前两步,恳切地道:“皇上的心病,微臣知道,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说。”

    “微臣与皇上说过,私底下有意接近临江侯,与他偶有来往。这人有才情不假,也有缺点——好赌,微臣起初不信,一再前去赌坊,亲眼见过不少次,才信以为真。”

    皇帝颔首,“朕记得。”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尽早将人放到身边,收为己用?”莫坤言辞愈发恳切,“依臣之见,将他放到锦衣卫最合适不过,微臣时时处处提点着,皇上再时不时给些不大不小的恩典,他焉能不感恩戴德,誓死效忠皇上?”

    皇帝想了想,“你是说,他没有别的心思?”

    “没有。”莫坤道,“这一点,微臣绝不会看错。他本就要到金吾卫当差,如此,便不如到锦衣卫。”

    皇帝目光微闪,沉吟一阵子,“倒也行。稍后拟一道旨意,让他下个月便到锦衣卫,任指挥佥事。翎山书院这个月考试,张阁老请旨了,朕让他看着办,临江侯总不会考不过。”

    莫坤谢恩,又趁势道:“张阁老等人送顺水人情,皇上何不索性降一道赐婚旨?”

    皇帝第一反应是:“主意是不错,只是,刚给他官职,不出三个月便成亲?他的日子是不是太顺心了些?”本朝惯例,一般赐婚,都是三个月之内完婚。

    莫坤忙笑道:“贺小姐尚未及笄,皇上在旨意中提一句,让两家自己斟酌吉日,不就什么都不耽误了?”

    皇帝着实犹豫了一阵子。

    莫坤心里一阵打鼓,心说我那些赌债能不能两清,全在今日了。

    到末了,皇帝道:“就像你说的,横竖是顺水人情,也能顺势敲打张阁老几个一下,别以为朕在宫里,不知道他们那点儿弯弯绕。”

    闹半天,是在琢磨这些,莫坤心里乐开了花,连忙派人去蒋府、贺府递了话,让蒋云初、贺颜告假回家,等着接旨。

    翌日上午,两道旨意一并到了蒋府,贺府那边,也接到了赐婚旨意。

    至此,贺师虞真的服了蒋云初。这下好了,谁变卦,就是抗旨,谁想从中作梗,便是藐视皇帝,也等同于抗旨的罪过——妻子想要的,都有了。

    贺颜的心里甜丝丝、暖融融的。

    下午返回书院,贺颜直接去了知味斋。

    这几天蒋云初太忙,不在书院的时候居多,她则一面准备考试,一面观望着提亲一事的进展。他不提手札的事,她稀里糊涂的,居然忘了,到这两日才想起来。

    蒋云初已经来了,她一进门就道:“阿初哥哥,我们快些看手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