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心上娇颜简介 > 心上娇颜最新目录

正文 第17节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bhsjznsj 1瓶;

    么么哒!

    第16章 杨素衣(一更)

    过了好一阵子,贺师虞困惑地道:“你到底是怎么了?凭良心说,我的担心不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而你,是不是过于咄咄逼人了?”

    贺夫人知道,如今他听了自己的话,只会感觉莫名其妙或危言耸听,“我只是太清楚云初的为人,容不得你诟病。不论如何,他都不会伤到颜颜。”

    语声有些僵硬,但面色已有些许缓和。贺师虞抓住机会,和声询问:“你该不会是因为,我没着急张罗颜颜的婚事,才跟我置气吧?”

    贺夫人顺势道:“本来就是,你对颜颜的事,何曾上心过?平时只知道一味宠着她,却不知道为她做长远的打算。她已经十四了,十二三定亲的不也比比皆是。闲时你可曾抽空与云初说说话?若多了解他一些,便不会凡事往坏处想。”

    “你说的这些,有的是我不对,但你要说我对颜颜的事不上心,我如何都不能认。”贺师虞神色肃然,“真比较起来,你不见得比我更疼她。”

    “……”贺夫人语凝。这样的话,该让她怎么听?

    “好了。”贺师虞牵了牵唇,“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日后我得空就见一见云初。”

    “那不够。”贺夫人道,“阿朝的亲事,也是两情相悦的良缘,你要是不反对,秋日便让他们成亲。颜颜的事,尽早定下来吧。”

    思来想去,她目前所能做的,委实不多。重生之前,她只是一寻常高门贵妇,擅长八面玲珑地迎来送往,却不知晓府门外的云谲波诡。

    贺师虞凝着她,好一阵,“成。但你得先跟我说说,要怎么着,才能风风光光地定亲?”

    “……”贺夫人汗颜,只是气头上那么一说,并没考虑过如何施行,但是,对上他视线,缓缓笑开来,和声道,“那不是侯爷该安排的么?”

    贺师虞笑开来,“不讲理。我以为,你已经有了打算。”

    “哪有。”贺夫人道,“在我眼里,夫君大过天,自然什么事都能办妥。”

    虽然知道她言不由衷,贺师虞还是很受用,哈哈一笑,“容我想想。”

    倒让贺夫人有些意外。

    .

    杨夫人和杨素衣冷静下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遣人唤杨素雪,急着出一出心中那口恶气。

    传话的丫鬟没多久就回来了,战战兢兢地道:“二小姐这会儿在灵堂,说老爷吩咐过,私下里不要见夫人和大小姐。老爷还给二小姐加派了两个管事妈妈、十名婆子。”

    又晚了一步。母女两个恨得险些咬碎一口牙,却也只有认了,并不敢去找杨阁老理论。

    其实她们也该去灵堂,不论有多少人看笑话,规矩还是该守着。可在眼下,杨素衣就快掉进火坑了,找到出路之前,哪里顾得上旁的。

    杨夫人来来回回踱步,满脸焦虑。

    杨素衣则站到窗前,郑重地斟酌谁能成为救星。

    曾经考虑过的那些人,都是不堪用的。有王偁求娶杨素雪的事情摆着,足见那些人对她的情意没到不顾一切的地步。

    想来真是讽刺,美名才名在外的她,关键时候,竟连杨素雪都比不过。

    思及此,不免心浮气躁,用力掐了手臂一把,才又冷静下来。

    看眼前这局势,官场对杨家,有的只等落井下石,余下的人,顾忌着皇帝对昌恩伯赵禥的偏袒,不敢仗义执言。

    已不能指望官家子弟,那么……只剩下皇室子嗣了。

    可是,太难了。

    太子与太子妃伉俪情深,而且绝不会掺和这种是非。

    梁王倒是看中了她样貌,以前曾想娶她为侧妃,父亲婉言回绝了。在这种时候,他肯出头么?

    燕王?那就是个只喜美色的混帐,对一个女子的兴致,多说三两个月。嫁给那种人,与嫁给赵子安有得一比。

    其他的,并不了解。

    权衡之后,杨素衣死死地咬住唇,忍下泪意,将所思所想与母亲说了,“眼下只有这一条出路,我们去告诉父亲,让他尽早行事。”

    杨夫人并不比女儿心思活络,却实在舍不得女儿去给梁王做侧妃,就道:“跟你父亲、大哥、二哥商量商量吧,他们兴许有更好的主意。”

    杨素衣凄然一笑。真有主意,早就派人来传话了。

    母女两个匆匆去往外院,在路上才觉出不妥,转到垂花门东侧一个小花厅,命人去请父子三个。

    等了好一阵,父子三个才过来。他们看到杨素衣,俱是神色一黯。

    杨明轩歉然道:“赵家的人一直纠缠不休,我和浩轩好不容易才脱身。”

    “可有法子救我?”杨素衣殷切地望着他。

    杨明轩面上的歉意更浓,长叹一声。

    杨素衣又转头看杨阁老、杨浩轩,两个人的反应大同小异。他们被赵家气得晕头转向,根本不能完全静下心来想对策。

    杨夫人恨恨地瞪了杨阁老一眼,无声地哭起来。

    杨素衣知道拖不得,轻声提醒父亲:“爹爹,您没想过去找梁王斡旋么?”

    杨阁老闻言思忖片刻,眼中稍稍有了些神采,问:“你想好了?”

    杨素衣轻轻点头。不管怎样,她也不会嫁给赵子安那种不知廉耻的货色。

    有小厮急匆匆跑进门来,“梁王殿下与宫中大总管田盛来了,小的要请他们在外院等,他们嫌外面乱糟糟的,跟了过来,马上就到了。”

    杨阁老与杨素衣对视一眼,眼中又添了三分神采,不约而同地想着,是不是否极泰来了?

    片刻后,梁王与田盛施施然进门来。

    见礼落座之后,梁王敛目喝茶,田盛皮笑肉不笑地道:“梁王殿下与咱家得了皇上的吩咐,来规劝杨阁老几句。”

    “规劝?”杨阁老心知不妙,变了脸色。

    田盛正色道:“皇上说了,杨家、赵家闹得实在不像样子,为何不早些了结此事?杨老夫人的确是失了清白才自尽的,既然如此,何不应下赵家的亲事,早些还杨老夫人一份清静。如此一来,也算是你们对老夫人的一份孝心。”

    站在一旁的杨素衣闻言,惊诧地望着田盛,又望向梁王。

    梁王一副局外人的样子。

    杨家旁人反应与她一样。

    几息的工夫之后,杨素衣款步走到梁王面前,盈盈拜倒,落着泪,哀哀地望着他,“殿下,请您……”

    梨花带雨的美人,凭谁见了,也会生出恻隐之心。

    但梁王没有,俊朗的容颜上只有冷漠,瞥过面前的杨素衣,望向杨阁老,“次辅大人,你的仕途已到尽头,只令堂那件事,就够人笑话你一辈子。连生身母亲都护不住,朝廷还能指望你什么?

    “你该做的,是给子嗣留些退路。昌恩伯再不济,也是我父皇看重之人,杨家与赵家结亲,不吃亏。

    “方才,田总管说话太委婉了,我父皇有口谕,要你应下亲事,了结这场闹剧。”

    他说话的时候,杨素衣一直看着他,越看就越觉得陌生。

    以前也曾见过几次,那时候的他,笑容和煦,态度柔和,此刻竟是这样的不近人情。

    那张俊脸在杨素衣眼中,越来越狰狞。

    梁王站起身来,与田盛相形离开。

    杨阁老跌坐在地,嚎啕大哭。绝望之后,对梁王陡然生恨。他竟赶在官员之前,对杨家落井下石。

    .

    傍晚,知味斋的雅间里。

    蒋云初坐在书桌前,贺颜站在他身边。

    东西从当铺取回来了,是一个扁方樟木匣子,打开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本薄薄的手札。

    蒋云初问贺颜:“我能跟你一起看么?”

    “这是什么话?”贺颜不解,“要是没你解题,我也拿不到啊。”说话间,取出手札,拿在手里才发现,手札前面十多页可以翻看,余下的页数,在边缘打孔,用红丝带封了起来,丝带末端,打着十分繁复的结。

    她歪了歪头,放在案上,翻开来。

    第一页,用功底一般的字迹写着:三月记事其一,宫中林贵人诞下一女,封号安平,林贵人殁。

    第二页写着,三月记事其二,罗家五少奶奶诞下龙凤胎,母子平安。

    “这是……未卜先知?”贺颜看着蒋云初。生孩子的事,谁也说不准,手札上却是言之凿凿。

    蒋云初一笑,“看起来像是。”

    贺颜往下翻,发现写的全是京城官宦门第的事情,他们比较注意的只有一件事:蒋云桥下个月要纳妾,该女子姓聂,是蒋云桥发妻辛氏物色的。

    两个人很是不解:纳妾是那么随便的事么?轻易就能将人迎进门?——蒋云初并没听说,先前翻账的时候,也没看到相关的支出。

    能看的内容到了最后一页,上面的言语让两个人同时蹙了蹙眉:

    蒋、贺需得逆天改命,方能修成正果。

    所余诸事,四月方可过目,早一日窥探天机,于姻缘不利。

    “这人是什么毛病?这跟说半截话有什么区别?”贺颜不满地咕哝,“神神叨叨的。不让看?偏要看。”她不信邪,要解开丝带。

    蒋云初抬手阻止,“不用心急。”

    贺颜颈子一梗,“你不是跟先生一样,百无禁忌么?”

    蒋云初耐心地给她分析:“你刚才也说了,这人在咒我们,那么,余下记录在册的,不乏与我们两家相关的事,且是坏事居多。那我们不妨看看,三月这些事,会否应验,若多数不能,我们也不需再往下看,没必要给自己添堵。”

    贺颜很不甘愿地收回手,“好、吧。”

    蒋云初笑问:“东西能不能让我收着?”

    “担心我偷看啊?真有可能。”贺颜点头,“是该放你这儿。”

    用过饭,贺颜把手札的事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心情转为对未来的担忧。“我们晚一些回书院吧?”她说。

    蒋云初说好,指了指里间,“去看看书,或者歇会儿。”

    “好。”

    蒋云初开始查阅信函、回信。

    贺颜窝在里间的躺椅上,拥着小毯子,望着映着霞光的窗纱,道:“那个人根本已经断定我们是孽缘。”第一道谜题的答案,结合手札上的言语,只能得出这个结论。

    “什么是孽缘?”外间的蒋云初问。

    “反目成仇,生离死别之类。”贺颜仍是盯着窗纱,“你……”想问他很多话,一时却不知道怎样不失分寸地讲出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