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心上娇颜简介 > 心上娇颜最新目录

正文 第13节

    回府的路上,贺夫人心里敞亮了些。

    前一世,在贺颜离世后,她曾几次逼问贺师虞,为何要与梁王为伍。

    贺师虞只对她说,如果不应下颜颜与梁王的亲事,那么,贺家将会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灾难。

    其余的,他如何也不肯透露。

    或许祸根早已深埋,或许贺师虞还没行差踏错。从此时起开始变相地监视他,就算不能防患于未然,也能在事发后及时弥补掩盖。

    如此对待自己的夫君,很荒谬,却是别无选择。

    .

    午间用饭时,许书窈对贺颜说了杨老夫人的事。

    贺颜讶然,思忖之后,懊恼地挠了挠额头,“那我们不是白考进上舍了?”她做好了时不时与人掐架过招的准备,结果,对手要去守孝三年。

    “……”许书窈啼笑皆非,沉了片刻才道,“没杨家的人,也有别的人,总归是在上舍更好。”

    贺颜欣然接受了这说法,“我主要是怕你怪我。”

    “怎么可能。”许书窈摆一摆手,又说起别的八卦,“你知不知道,沈先生是首辅张阁老的外孙女?”

    “这倒是没留心过。”贺颜立时来了兴致,“然后呢?想告诉我什么?”

    许书窈也不卖关子,“我听好几个同窗说,陆先生曾求娶过沈先生,但沈家没答应。”

    “真有这种事?”贺颜脑筋飞快地转起来。她就说么,只要陆先生、沈先生同时在场的时候,两人总会让她感觉有点儿微妙,“现在男未婚女未嫁,不是应该结为眷属么?”

    许书窈白了她一眼,“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别的我也没打听,主要是听人说起,陆先生该是没那份心思了。”

    贺颜不明所以。

    许书窈敲了敲她额头,“别管了,吃饭。”

    贺颜哦了一声,埋头扒饭。

    .

    翌日,昌恩伯赵禥与杨家的是非当天闹出来,当天传遍街头巷尾:当日赵禥该得手的是一名豆蔻年华的少女,而非年过半百的杨老夫人。

    对这件事,他引以为耻,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认定杨家设圈套害他。

    杨家报官在先,因着事情关乎两个高门,顺天府当然想息事宁人,赵禥不肯,要他们彻查原委。

    皇帝闻讯,哭笑不得,传口谕警告,并没奏效。

    杨老太爷听说了,气得病情又加重三分:赵禥给他戴了绿帽子,怎么好意思反咬一口的?还有没有天理了?

    赵禥那边却是振振有词:杨家兴许就是想逼死杨老夫人,才设了这个局,他是好色,但怎么可能对年老色衰的女子有兴趣?

    说得理直气壮。

    顺天府尹都快气得没脉了,然而又不得不承认,混账人的这种混账逻辑,并不少见。

    他没法子,一面禀明皇帝等候示下,一面寻找赵禥近期犯的比较难以容忍的过错。

    差役尚未有回信,便有人击鼓鸣冤,状告赵禥强抢民女。

    至此,顺天府尹隐约觉得,杨老夫人与赵禥闹出的丑事,是有心人的一石二鸟之计。

    他也是棋子。

    他需要思量的是,自己有无必要做那枚棋子。

    作者: 上章红包马上送出~

    下章又有好戏看了,男主亲自出面的那种~期待就留言吧,有红包加持的双份喜悦哦~

    感谢在20191205 23:59:08~20191206 23:16: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ay524sky 20瓶;

    谢谢亲爱哒,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章 奇葩们2赵子安

    送走贺夫人,蒋云初回了蒋府,取出带回来的信函、话本子,解析那道谜题。

    这种传递消息的法子,一直有人用,但形式简单许多:有彼此早已指定的一本书,在信中写下页数、行数、字的顺序即可。

    眼前这道题,要复杂许多,信中每一行都结合了罗盘,成为一道道很难的算术题。

    贺颜算术非常好,但不了解一些弯弯绕,无法结合起来解题。

    所以,蒋云初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感觉:这些东西,是有心人通过贺颜送到他手里。

    管事常兴进门来,呈上一幅工笔画,“贺大小姐让知味斋的人送来的。”

    蒋云初拿起画像看了看,交给常兴一封信,“一并送到十二楼。”

    第一封信上的字填完,连成言语: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这段话出自楞严经,只字面就有些惊心,再联系一下前后文,感觉更糟。

    他摸了摸下巴,继续解题。已经寻到规律,很快看到第二封信的内容:凭票取物,另需贺颜名帖,三百两银钱。

    至此,与其说他对此事有了浓厚的兴趣,不如说开始隐隐生出一些担忧。

    .

    傍晚,蒋云初去了登科楼。

    没多久,顺天府尹秦牧之来了。

    午间,蒋府的人带着蒋云初的名帖前去传话,说自家侯爷有要事相商,在登科楼设宴。

    秦牧之之所以爽快应约,看的不是门第,而是蒋云初这个人。

    曾有两个很棘手的案子,都是蒋云初命人透露线索给他,从而得以尽快破案。而蒋家那边有言在先:案子是他破的,与蒋云初无关。

    在结案之后,秦牧之反反复复推敲案情,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从蒋家得到的线索,的确是衙役、仵作的疏忽。

    这样一来,他对蒋云初,除了几分感激,还有几分好奇,不明白一个少年郎,何以知晓顺天府里那么多事。但是人家不想来往,他也不好强求。

    今日对方主动相邀,他在爽快应允之余,生出了几分隐忧:该不是那两桩案子有问题吧?要是那少年郎给他做了个局,他又跳了进去,可怎么办?

    没错,蒋云初尚年少,但京城有名有姓的人,都不会小觑他:小小年纪承袭侯爵,数年来安稳度过,不是没人排挤算计,是蒋家始终应对得当。

    在以前,可以推说是陆休帮衬蒋家,而近几年,支撑蒋家的只有蒋云初,有些是非是他亲自出面化解,手段不一,不乏冷酷毒辣的,更不乏一早就给人挖好陷阱的情形。

    当然,他也存着乐观的期许:三法司还有三桩悬案,若能破案,便是去掉了一块心病,连带的,也能在他仕途上添上出彩的一笔。

    见礼落座,酒菜上来之前,蒋云初开门见山:“我请大人来,意在请您对赵禥强抢民女一案秉公处理。”

    秦牧之一笑,“哦?以侯爷看,怎样才算秉公处理?”

    蒋云初牵了牵唇,“我已说了,赵禥是强抢民女。”

    也就是说,要他按律定罪。秦牧之苦笑,“侯爷应该知道,昌恩伯府是皇室外戚,对他的发落,我说了不算,甚至于律法说了也不算,他只要在皇上面前哭诉曾在皇上幼年落水时拼上性命搭救,便什么责罚也不会有。”

    要不然,以赵禥那个几十年来货真价实的纨绔做派,赵家早已没落。

    蒋云初笑容和煦,“该做的,还是要做。”

    秦牧之早就听说过蒋云初沉默寡言的性子,有时候说的话全凭人猜,但这件事,可不是他猜测就能行的,只得陪着笑追问:“还请侯爷把话说明白些。”

    “皇上包庇的时候,定有官员附议,您也附议即可。”蒋云初漆黑的浓眉微扬,“眼下正是人们看热闹的时候。”

    这的确是,赵家和杨家都不是好东西,看热闹的有之,等着一脚踩死的有之。秦牧之虽然认可,却岔开了话题:“侯爷为此事出面,是何缘故?”

    “怎么想都可以。”

    “我也不瞒侯爷,我真怕赵家报复,在皇上跟前给我小鞋穿。”

    “他们不会。”蒋云初语气平缓,却是不容置疑,“他们其实很自卑,不认为自己惹得起任何一个为官数年的朝廷大员。不论得到怎样的惩戒,他们都会归咎于杨家。”

    这些结论从何而来,秦牧之不知道,也没问,思量许久,再三挣扎之后,颔首道:“我答应。”

    蒋云初唇角逸出笑容,“如此,我送您一份礼。您的心病是三大悬案,我可以帮忙解决两个。”

    秦牧之喜出望外,“怎么说?”刚刚压根儿没敢提条件,只忙着担心对方做局坑自己了。

    蒋云初道:“后天会有一个案子的元凶到顺天府投案。五日后,是第二个。”

    秦牧之愕然,“投案?”这意味着的是什么?他没敢深想,“哪两个案子?”

    “连环杀,花杀。”

    连环杀所指的是,五年前,十名身在京城颇受赞誉的官员在三个月内相继被暗杀,死法皆是被割喉,手法一致;

    花杀所指的是,凶手杀人该是随意选择,商贾、平民、衙役,被杀者皆被一剑封喉,面上留有一朵用剑尖刻出来的图案。

    秦牧之听了,短暂的喜悦之后,却道:“能不能将花杀的元凶,换成十六杀的元凶?”

    十六杀所指的是一名采花贼,每次都在奸'污女'童之后,将其面目损毁,再斩断其四肢,最终让官差看到的,是一具拼起来的完好的尸体。

    那个畜生,是他穷其一生都想要抓获的,不要锦上添花,甚至让他降级罚俸都可以。

    蒋云初垂眸思忖,“半年后。”

    “嗯?”秦牧之大感意外。他以为得到的答案只有行或不行,而眼下这答案,却容不得他不多想了,“我能不能认为,元凶就在你手里?”

    “元凶在他应该得到惩戒的地方。”

    秦牧之不解,“该得到惩戒的地方,难道不是按律处置他的官府?”

    蒋云初问:“按律处置,是不是杀了他?”

    “是。”

    “我从来不认为,杀人是惩戒的最佳方式。”蒋云初不欲多谈这话题,“您答不答应?”

    秦牧之哪里有选择,笑着颔首。

    接下来,酒菜送上,因着蒋云初不爱说话,主动找话题的便始终是秦牧之。

    三杯两盏之后,自觉亲近了些,秦牧之笑问道:“听侯爷寡言少语,因何而起?”

    蒋云初唇角弯了弯,“寻常我多说话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愿意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