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魔尊他超凶简介 > 魔尊他超凶最新目录

正文 第519节

    镜鸾的目光落在瓶子上,敖洵倏忽一僵。

    她屈下身,将其拾起,看了他一眼。

    “这是我的药。”敖洵匆忙解释。

    正欲将其拿回,却见镜鸾已揭开了木塞,低头嗅了嗅,端详片刻后,面色沉了下来,转而看了敖孪和敖广一眼。

    “既是小殿下的药,龙王能否让我看一眼处方?”

    “这”敖广为难地踟蹰片刻,面露尴尬,“小神自是愿意为上君效劳,只是这药并非出自龙宫,乃是洵儿服药是须用的药引,据说是位云游四方的修士赠与洵儿治病的。”

    “修士?”

    “没错,不过这修士行踪不定,也从不踏入龙宫,每隔十日,让洵儿去海岸边取一次药,给了药便走,这药的确对洵儿的身子有益,但方子却无人见过了”

    敖孪无奈地叹了口气。

    若不是实在没有法子,又心疼独子,他是绝不会用外来人的方子的。

    “上君,难道这药有问题?”敖广瞧着她脸色不大好,关乎孙儿的病情,他心中着实忐忑。

    镜鸾眉头紧锁,看着掌心的赤色药丸,沉声道:“这药对小殿下的病情可有效用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这药引里有人血。”

    “人血?”敖洵面色大变,“这怎么可能!人血做药是大忌,更有违天道,唯有妖魔邪流才会啖血食肉增进修为,因果轮回,终是要遭报应的,这药我吃了好些时日,怎会”

    说这药引用的是人血,他是绝不愿信的。

    且不说何处去弄来能对他的病当真有用的人血,执明为他四处奔波,好不容易寻来的方子,属实不易。

    从来都温声细语地同他说话的一个人,连海滩上一只海鸟摔断了腿都会抱在怀里悉心包扎的人,又怎会怎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可看着镜鸾笃定不移的眼神,解释倒像是在狡辩。

    一位上君,有什么理由骗他呢?

    “是不是是不是上君误会了?”他攥紧了拳,“若用人血为引,何以这么久都无人察觉?”

    即便他修为不足,偌大龙宫,难道就没一人嗅到血腥味?

    镜鸾静静听他问完,沉默须臾,郑重道:“炼丹制药自上古起便是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我虽不擅,却也听闻过,精于此术,便可随心而为,起死回生尚不无可能,掩盖一点血腥味儿亦不在话下。敢问小殿下,将此药赠与你的那位修士姓甚名谁,是何来历?”

    闻言,敖洵蓦然一僵,陷入犹豫:“此事同上君今日莅临可有干系?”

    “洵儿!”敖孪呵斥,“上君面前怎敢如此没规没矩,上君问什么便答什么,不得隐瞒!”

    若不是镜鸾提醒,他倒是疏忽了这位对敖洵的病情颇为上心的修士。

    诚然之前也数次打听,但都被敖洵含糊其辞地糊弄了过去,以致如今他都不晓得此人是何来头,又有何图谋。

    唯一知晓的只有这些费心斟酌后送来的药。

    这些年改了不少方子,药虽来路不明,但的确对洵儿的病症颇有裨益。

    他平日诸事缠身,洵儿的病也是其母操劳,洵儿深居简出,最严重时一病便是大半年卧床不起,少有友人,也不知到底从何处结识了这么个凡人。

    但此人并无暗害之心,他也就顺了孩子的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如今上君问起,他也不免心生猜忌。

    能治病是件好事,但这药里若真掺了人血,就万万再用不得。

    镜鸾目光平静,示意敖孪不必相逼,也用不着斥责敖洵。

    看了他半响后,意味深长道:“听闻小殿下醉心古籍,上古四灵,各有所司,想必小殿下亦有耳闻,这丹药看似寻常,但无论火候还是掺入的血的量,都不差分毫。”

    “上回见小殿下服用此药,我便有所疑虑,但近看之前,终究不好定论,只是这炼丹的手法,我瞧着着实眼熟,世间应是少有能出其右者。”

    她顿了顿,冲他微微一笑。

    “小殿下可有听说过,太阴斗?”

    此话一出,四下均陷茫然,唯有敖广浑身僵直,双瞳瞪大,双拳因震惊微微发颤。

    “上君说的是那个太阴?”

    镜鸾目不斜视地反问:“这世上难道还有两座太阴?”

    闻言,敖广的脸色顿时煞白。

    “四海早已陷入泥淖,人间恍如鬼城,即便东海幸免于难,诸位想必对始作俑者也略有耳闻,毕竟神灵堕魔,是足以撼动八荒的大事。”

    看着敖广一反常态的神色,敖孪与敖洵也不由得心慌起来。

    “洵儿。”敖广头一回用如此严厉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儿,一字一顿地质问,“给你送药的那人,到底叫什么?”

    敖洵心头一震:“他不愿让我透露名讳和行踪,也不愿我之外的龙族有所往来,我若食言,是对不住他”

    “小殿下当真觉得他不想让你提及自己的事,是因无意结交东海龙族?”

    尽管他未曾透露只字片语,镜鸾的目光却愈发笃定。

    掌中的药被碾成了齑粉,落在龙宫门前的白玉石阶上,眨眼便消失了。

    只留下一点血色,渐渐洇开。

    “小殿下既然不愿出卖友人,我可以换个问法昆仑四灵,各有所掌,世人大多只知其名号,却不知其本名为何。”

    “南之朱雀,名唤陵光,东之青龙,名唤东华,西之白虎,名唤庚辛。”

    “而北之玄武,应唤执明,这名字,小殿下可有印象?”

    第七百二十一章 :被剥开的真相

    她道出玄武之名后,眼前的少年脸色顿然白了几分。

    此为何意,不言而喻。

    “看来小殿下是知道的。”

    她看着陷入震惊的敖洵,似是终于想通了什么,忽地笑了一声。

    “千年难遇的青龙,怪不得”

    如从一来,很多事便顺理成章了。

    敖广和敖孪自是听闻过四灵名讳的,却不曾想到多年以来只在暗中替敖洵的病奔波之人,会是本应早已在不周山散灵的一位神尊。

    “洵儿,这可是真的?”敖广神色凝重地询问。

    他素来疼爱这个体弱多病的孙儿,平日里也舍不得说句重话。

    可看看如今的人间,被糟践成了什么样子,若镜鸾所言是真,此事非同小可。

    敖洵额上渗出了冷汗,几度欲言又止,终还是开了口:“他是叫执明,但!但会不会只是凑巧?也不是人人都知道上神的名讳!执明他,他同我结交多年,一直为我的病劳心费神,学识更是博通古今,他”

    他急切地吸气,似是有一肚子的辩解堵在了喉间,最终化为嘶哑而无力的声音。

    “他待孙儿很好。”

    所以就算他来历不明,就算也对他的去向起过疑心,可每回相见,便觉得都不重要了。

    这世上,还有这么一个明明非亲非故,却愿为他掏心掏肺的人,光是想想都觉得三生有幸。

    “小殿下可有离开东海,到别处看看?”

    镜鸾平静地凝视着他,并无责备之意,只是单纯而残忍地陈述着所见的事实。

    “如今的人间,较之地狱不遑多让,天虞山已毁,各仙山仙府倾全力,能救下的人,也仅仅十之有一,活下来的人,也大多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小殿下口中待你很好的那个人,可有对别人也真心以待?退一步说,小殿下真的了解此人吗?”

    敖洵一僵。

    细想来,结交多年,的确只知其名。

    他因体弱长居东海境内,去得最远的地方便是东海边缘的一处滩涂。

    也是在那,他遇到了执明。

    那时的执明还不太爱说话,一人坐在礁石上望着西斜的太阳,从霞辉满天到银河高悬。

    不知怎么的,他竟也这么跟着他看了许久。

    “眼下时辰还早,东海之滨亦有受难之处,龙王和五太子殿下想必都晓得,也带小殿下去看看罢。”镜鸾忽然道。

    “这”敖广看了孙儿一眼,陷入踟蹰,“上君,洵儿体弱,这种事倒也无需”

    “我去。”敖洵攥紧了拳,“身为东海龙族,却如坐井之蛙,所见只汪洋,所闻只道听,与苟延残喘何异?如此不明不白地活着,我宁可死了。”

    “洵儿”敖孪犹豫再三,转而看向敖广,“父王,既然洵儿的病已有所好转,便由儿臣带他出去见见世面吧,龙族子嗣,确不应活得如此逼仄。”

    闻言,敖广叹了口气,终是松了口:“罢了,带出去看看也好,外头什么样子,他也该去看看了。你同上君前去,莫要走得太远,东海附近的几座城转一圈,该看的不该看的,便也都清楚了”

    他摆了摆手,转身朝镜鸾一揖:“有劳上君照看一下洵儿,小神感激不尽。”

    “龙王客气。”镜鸾微微一笑。

    二人带着敖洵离开龙宫,前往东海滨岸。

    除去之前那回,这是敖洵头一次厉害东海海域,望着愈发遥远的海面,倒有些恍惚之感。

    东海自古繁盛,海边渔村连着山寨,民居如蚁,翻过一座山,便可见巍巍城池,屋舍相接。

    这个时辰,本该是热闹至极的早市,但目之所及,却无人迹。

    唯有晨雾缥缈,随风缓缓。

    飞絮迎面,不掺一丝人间烟火,静得,像一座巨大的冰窟。

    到了此处,敖孪仍有些犹豫。

    他显然是来过这座城的,正因如此,才不愿让身孱体弱的敖洵涉足。

    镜鸾带着敖洵落在城楼之上,城中浓雾靡靡,如河流涓涓,漫过屋檐,渗出一股子血腥味儿,下头的景象,尚看不清。

    但如此诡谲的死寂,已令人背脊发凉,心生毛意。

    敖洵喉结滚动,抑住阵阵卷涌而起的恐惧,雾下藏着什么,他已隐隐有所觉察,只是未曾亲眼看到之前,仍不愿深究。

    心头仿佛悬着一块巨石,石面上布满尖锐的刺。

    一旦揭开了温柔的表象,里头就只剩下血肉模糊的真相。

    那个坐在海岸边,静静望着月亮的人,就再回不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