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魔尊他超凶简介 > 魔尊他超凶最新目录

正文 第327节

    他方才只顾着擒住余念归,倒是不曾留意到她的命兽可有跟在她身边。

    但是眼下,确实不见那只山兽。

    她心头一紧,立即开始回想近来发生的种种。

    天虞山的内奸应当就是余念归无疑,但平安符中的纸却是她刚刚回到天虞山时塞进去的,字迹潦草仓促,多半是寻到一丝破绽才留下的。

    如此看来,为何要点明要她小心朏朏,就成了尤为关键的线索。

    她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向端华:“您可有给念归拔除过体内邪气?”

    端华迟疑片刻,点点头:“但她体内,并无任何邪气,为防万一,还是彻底拔除了一次。”

    “若是弄错了呢?”她神色凝重地看着他,“念归是在令丘山时不慎中招的,此后只在三危山发作过一回,我们便认定了她身中邪气。”

    霓旌回过头看向她:“你的意思是,当时中邪气的,可能并非余念归,她只是受其牵连的那个?”

    云渺渺点点头:“能与她同享灵泽,同根共修的只有一个,命兽,当时的邪气,一直在朏朏身上。”

    如此一来,怪不得她体内找不到任何邪气。

    更为可怕的是,自那之后,已过数月,无论那邪气究竟是什么,只怕早已占据了朏朏的身躯。

    端华想起了在竹林中找到的那片沾血的竹叶,刻意画下的血痕,只怕是她觉察到自己已然身不由己,急迫之中留下的线索。

    “朏朏呢?”云渺渺四下找寻,却始终没有看到那只雪白的小兽。

    霓旌此时暂且护住了余念归的心脉,保住她的性命,虽不知几时能醒,但这已是她眼下能做的极致了。

    无论余念归是否真的被邪气所控,她所牵连的那些性命却是无法抹消的,待她醒来,自会有师长处置。

    眼下最要紧的,是那只朏朏。

    安置好余念归,三人冲出门去,院中一片死寂,并无朏朏踪影。

    天虞山偌大,要去何处找寻?

    就在这时,云渺渺忽然拉住了他们:“等等。”

    霓旌不解地看着她:“你还想到什么?”

    云渺渺捏着手中的平安符,回想方才发生的一切,突然目光一沉:“师姐,你方才给念归诊治时,她身上可有别的伤口?”

    霓旌想了想:“并无,怎么了?”

    闻言,她眼中倏忽闪过一抹慌乱。

    “我遇袭那晚,是在闻到血腥味后失去了意识,若是念归下的手,她身上应当带着新伤才对。”

    许是之前被埋在死人堆里太久才血尽而亡,她转世之后,素来对血腥味很是敏感,绝不会闻错。

    只是对念归的怀疑,已经到了只差临门一脚的地步,将人擒住后也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如今想来,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师父师兄设下的护持,清楚她住在何处,且事发之后没有一人怀疑,内奸是天虞山女弟子,和她身量相似,所有的线索,都在跟着念归走

    她突然一把抓住霓旌的胳膊,劈头盖脸地问:“方卓何在!”

    霓旌一怔,旋即从她眼中看出了暗藏的蹊跷:“就在之前那个屋,我一直用九思守着,以防他再度遭害你的意思该不会!”

    “弄错了,是我想错了,内奸不止一个!”她终于将所有线索和古怪都连了起来,“端华长老,劳你立即去找梼杌的尸身,师父过去之前,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让任何人动那具尸身!”

    来不及同他细说,她便与霓旌奔出院子。

    方卓养伤的屋子,在映华宫北面,二人一路狂奔,云渺渺一边同她解释。

    “我们都想错了,我还是漏了一种可能,内奸不止一个,真凶不止一个,目的也不止一个!”

    霓旌觉察到她心中所想,却还是有些不明白:“即便有人想对你和其它仙门弟子下手,这与梼杌何干?”

    云渺渺紧握着拳,似是怒极:“玄武上神是为长生之血而盯上了我,同时费尽心思在天虞山安插内奸,伺机而动,我本以为这就是最大的野心了,今日下在桂花糕里的毒,并非要置我于死地,念归是想封你的口,多半本来是打算将我带走的,若是还有个内奸,并非与他齐心呢?”

    霓旌心头一紧:“你是说真的要杀你的那个?”

    她点点头:“我们一直忽略了这种可能,当初梼杌冲破封印,令丘山火海被浇灭,此事所有人如今都觉得是玄武上神所为,或许他的确掺了一脚,但最后又杀了自己费尽心思才救出的妖兽,此举甚是古怪,我始终没能想通。

    若还有一人,熟知这一切,若那人本来就想让梼杌被带回天虞山,也料准了师父会不管死活也要将梼杌收归天虞山谨慎存放,一切才会如此顺利呢?”

    梼杌的尸身,一直是所有人留意的东西,却因这连日的变故,又将众人的目光引了开,若是各怀鬼胎,此事便说得通了。

    这盘棋,只怕从很久以前便开始布局,细想下来简直教人背脊发凉。

    她倒是希望自己想错了,想多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从令丘山回到天虞山,她所察觉到的蛛丝马迹,已经可以连成一道可怖的线了。

    方卓身负重伤被她救回,千钧一发保住性命,也就此灵根损毁,他给的“证词”,也是经由魔尊之手试探出来的,如此“顺利成章”,他身上没有邪气,所以任谁都不会轻易怀疑。

    但从始至终,他的命兽又去了哪里?

    死在了剑冢,似乎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若不是呢?

    她想到了朏朏,更觉心头发寒,加快了脚步。

    突然,霓旌痛呼一声,扶着柱子跪了下去。

    她回头一看,却见她唇边血迹,顿时变了脸色,赶忙去扶:“怎么了?”

    霓旌牙关紧咬,捂着心口,似是极为难受:“九思反噬,护持被破了,快去!”

    她忍着反噬之痛,与云渺渺一路飞奔。

    她方才听到的,已是她能想到最坏的结果,然而可怕的是,接连发生的事,却都在朝着这一“最坏的结果”而去。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世上没有这么多好运气

    她们赶到时,北面已是一片狼藉。

    九思本是仙灵法器,不似妖魔所用的戾气迫人,但同时,也绝非看起来那般好对付,可这一回,却是连霓旌都未曾反应过来,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收回九思,只需一个念头,但回到她手中时,九思六十四根伞骨折断近半,灵泽涣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骇人的浊气,稍一触之,便感到锥心的剧痛。

    “你别碰。”霓旌咬着牙拦住了云渺渺的手,权衡之下,暂且借了她的乾坤兜,将九思收了起来。

    不远处的屋舍房门大开,诡谲的气息弥漫其中,而后,便见方卓一步一趔趄地走了出来,肩上,蹲着一只雪白的小兽。

    一双血红的圆眼,一眨不眨地望着她们,仿佛两枚通透的红玉,倒映着已经召出不染的那道身影。

    嘶嘶的寒光如炽烈的火,云渺渺从未像此刻这般,将不染握得如此之紧。

    方卓抬起了头,双目如枯,已然看不到任何神采。

    他身上依旧没有任何邪气,从檐上落下一只窃脂,停在他胳膊上,绯红的羽毛下,不断地溢出浓重的浊气,雪白的脑袋上沾着点点血斑。

    不出所料,这便是方卓的命兽了。

    “那只鸟身上的邪气,已经称得上妖兽了。”霓旌低声提醒,手中剑气悄然凝聚,随时准备出手。

    借命兽来控制其主,这手段确实出人意料。

    云渺渺自始至终都紧盯着方卓肩上的朏朏,传闻中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瑞兽,此时此刻却散发着骇人的恶意。

    纯粹得没有任何缘由,仿佛它生来便是如此。

    “这气息,好像与之前的不一样。”霓旌曾与堕魔的玄武上神交过手,诚然只有数招,但天地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眼前这两只命兽身上的邪气,与之并不一样,只是有些相似,细看,并不尽然。

    云渺渺也觉察到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这气息,她确确实实是熟悉的。

    “同尊上和师父身上的一样。”这个答案,在她脑子里逐渐成形,“是无尽的邪气。”

    若是可能,她也不愿往这一点上想,但与朏朏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笃定了这个念头。

    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四海苍生,白辛城的冬天还要冷。

    像是一根锐利的针,扎得她浑身都疼。

    脑海中闪过一片火海,无数陨落的星辰从眼前划过,她就像渺小无力的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山峦倾颓,河水断流,天地被染作血一般的红。

    一片混沌中,有人在喊她。

    陵光

    没有谁能逃过这一劫,所有人,都要死!

    “渺渺!”耳边突然响起霓旌的声音,将她从恍惚中硬拽了回来。

    “我方才出神了?”她困惑道。

    霓旌点点头:“别看一直它的眼睛,有古怪。”

    二人重整态势,一步步朝着方卓走去。

    他不知何时,已经取回了佩剑,随着她们的靠近,那把剑当即出鞘。

    二人顿住,停在了数步开外。

    诚然已经知晓那双血红的眼睛会令人神识恍惚,云渺渺还是决定死死将它盯住,手中的不染蓄势待发,她很清楚,动手,在所难免。

    要紧的是,能不能拦住。

    方卓形容枯槁,比刚刚将他救回来时看起来还要憔悴,仿佛这几日的好转,不过是回光返照,他说的那些话,见到师长的欣喜,得知自己还活着的庆幸他眼里的光,全都不见了。

    她下意识地朝霓旌看了一眼。

    霓旌也明白她的意思,无奈地摇了摇头:“精元耗竭,没救了”

    这句话,像是剪断了最后一根蛛丝,把所有的心存侥幸,都抹去了。

    这时候,云渺渺居然想到了自己头一回被当做杀人凶手,在上清阁与阿宁对峙的那一日。

    言寒轻信誓旦旦地同她说,方卓绝不可能是那些流言的元凶的那一日。

    还有不久之前,这个还有数月便要行弱冠之礼的少年坐在榻上,同她道歉的样子

    若是能早些想到,哪怕早一天,或许都还有法子救他。

    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吐出来,仿佛有块石头,压住了她的肺腑,怒火也随之而起。

    “咱们想想法子,看看能不能留他一具全尸,至少入土为安。”

    十一人,她早该想到,世上没有这么多的好运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