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魔尊他超凶简介 > 魔尊他超凶最新目录

正文 第269节

    第三百七十章 :白辛城的少年

    “有一回被欺负得狠了,事儿闹到了先生面前,我那日也在墙头上,几个孩子站成一排,将他挤到了角落里,他同那先生说了实话,也将被欺负的经过一并讲了,可我却听到那先生问他为何他们不去欺负别人,偏要来欺负你一个?

    他答不上来,与那几个孩童一并受了责骂。先生走后,他被按进了水缸里,幸好水不深,但他爬出来时,浑身都湿透了。

    此后先生再问,他也只道是自己不小心跌了跤。

    我同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便是问他为何不继续说下去。

    他一边拧着自己湿透的衣衫,一边对我笑,却是什么都没说。

    再后来,那年的腊月里,快要年节的时候,我再没有在私塾中见过他,没过几日,乡邻间传出了白事”

    她深吸了一口气,似是不知该如何道出这故事的结局。

    “他是淹死的”

    “就在那座私塾旁的河里,三九寒冬,水面儿上结着厚厚一层冰,只有一处冰窟窿,边缘裂得很齐整,说失足跌落未免太可笑了”

    “您有见过深冬里跌入冰面下的人的下场吗?”她望着他,目光中带着不可言说的难受,“湖面是平静的,冰下却是湍急的暗流,一旦掉下去,便是擅于凫水的渔民,也断然不可能从同一个洞里游出来。

    我曾在那儿凿出好几具尸体,拿去衙门换热馒头,所以我也能想象得出,他淹死之前,在那冰层之下,是如何地挣扎,如何地绝望”

    谁都没有相信他,谁都没有拉他一把。

    站在冰面上的人,或许还为此幸灾乐祸。

    重黎静静地听她说完,眼中分明有困惑,却硬生生地憋住了。

    “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她点点头:“他死后第三日,我偶然在墙头上听到几个少年在谈论如何隐瞒那晚的行踪。”

    却没有一人为之忏悔。

    “然后呢?”他总觉得她话未尽。

    她笑了笑:“后面的故事可不大好听了。”

    他眉头一拧:“你做了什么?”

    她淡淡地叹了口气:“没什么了不得的,只是将他们再度引到了那条河上,敲晕了之后捆起来,让他们围在当日那个冰窟窿边上,吹了一夜的风罢了,比起他们做的那些,连讨个公道都算不上”

    不过腊月里北海的夜风,比刀刃好不了多少,那几个少年被发现时已受了不少寒气,烧得稀里糊涂,半梦半醒间倒是将事儿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将他们救回来的官差,又把人带回了衙门重新审理此案。

    一桩“意外”,成了命案,倒是后话了。

    至少她做这些的时候,不曾想过什么报仇。

    脑子里盘旋不去的,仅仅只是那个腼腆的少年坐在墙下,苦恼于背不出诗书的模样罢了。

    “听闻人心经不起磋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便会彻底冷透,晓得没有人在意,自己渐渐也无所谓了,世间诸多的道理其实都是蛮不讲理的,约定俗成的就是理,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无论对错都要受罚,便是受了污蔑,也要怪到自身不知检点,才招惹诸多是非,解释反倒成了狡辩所以我很高兴。”

    她从来不晓得,有一个人愿意在诸多质疑声中站在她身边,说一句信她,是件这样令人高兴的事。

    总是踽踽独行,便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便是跌入冰窟下的湍流中,也不想挣扎。

    合上眼,沉下去,便什么都不用想了。

    是生是死,她一人便好。

    可今日,他当着诸位仙君说出那番话时,她忽然觉得,有这个人挡在自己身前,便当真什么都不用怕了。

    伤口疼也好,浊气也许会废了她这条胳膊也罢,都不重要了。

    她眼中猝不及防地涌起一抹温软的笑,他不由得心头一震。

    “我很高兴,您来救我了,没有让我跌入湍流的深渊。”

    沉默半响,重黎着实接不上话来,干咳一声:“与其说这些,不如先看看你这胳膊,伤药都在映华宫吧,现在回去吗?”

    云渺渺想了想,毅然摇头。

    且不说被师父瞧见会如何想,霓旌估摸着一眼就能看出她在伤口动了手脚,以她的性子,只怕比师父还要生气

    她尴尬地清了清嗓:“您的净水咒不是使得挺好么,这浊气入骨不深,拔出来便好,您若是不介意便帮我个忙吧。”

    说着,她将揣在怀里的药瓶给他递了过去。

    重黎正欲施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盯着她手里的药:“那小子给的?”

    她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言寒轻,递出去的药瓶忽然有些沉。

    “恰好派上用场,便不必回映华宫了。”

    僵持良久,重黎终于接过了药瓶,揭开盖儿低头一嗅,的确加了不少好东西,对她的伤口也极有好处。

    他捏着药瓶,总觉得心头堵得慌:“他倒是有心啊。”

    这会儿听他一笑,云渺渺便一阵头皮发紧。

    “方才听说你二人交情匪浅?”他抬眼看向她。

    她顿时一僵:“从前不懂事,就一起偷过十五回鸡腿,十二回桂花糕”

    “还在花前月下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又是怎么回事?”

    她干咳一声:“有过一些争执,我把他倒吊在树林里让他背了一宿的门规。”

    他面色稍霁,指尖水流缓缓淌过她的胳膊,净去了血污,也将那缕浊气一并洗去了,思忖片刻,撩起衣摆开始扯。

    “哎”她还没来得及阻止,便听到刺啦一声响,他已然将衣摆撕了一条下来,看着那截荼白的布条,她噎了噎,“这是我师父的衣裳吧”

    撕得这般不客气。

    “这身衣裳,他有一柜子一模一样的。”重黎不以为意,将药膏倒出一些,抹在她胳膊上,“袖子拉高些。”

    “哦”她迷迷瞪瞪地点点头,捉着自个儿的袖子,看着他将药膏抹匀,用布条一圈一圈地包上,“您包扎伤口好像愈发熟练了。”

    她脱口而出,惹来一声嗤笑,低头却见一朵玲珑花悄无声息地从落在他发上,恰好挂在发冠旁。

    他依旧埋头包着伤口,似是浑然未觉。

    她恍惚地伸出手,轻轻地拿起那朵花,像是被惊动了,他恰在此时抬起了头。

    花在指尖,人在眼前。

    似乎很久以前,也曾有这般光景。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踪之人

    十一名弟子失踪,无论对哪个门派来说,找人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趁着众人忙于找寻线索之时,长琴则命孟逢君和言寒轻彻查了天虞山门下所有在册弟子,无论外门内门,一概清算。

    然而对下来,却并未发现任何弟子突然行踪不明。

    “这倒是怪了。”孟逢君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是六个人,引路的是天虞山弟子,天虞山如此醒目的弟子服应当不会瞧错才是。

    可如此一来,压根对不上啊。

    “难道有人冒充天虞山弟子暗中捣鬼?”言寒轻猜测。

    孟逢君摇了摇头:“你傻了吗?若真如云渺渺那丫头所言,有妖邪暗中作乱,化身天虞山弟子,且不说自身的浊气能否顺利隐藏,突然冒出来的人,要带你前往后山,你会信吗?”

    言寒轻一怔:“这么说,当真是与之熟识的天虞山弟子?既然如此,为何会对不上名册?这都对了三回了,总不会是咱们遗漏,又不是凭空出现的人,还能是瞧见了鬼魂不成?”

    就是这一点,孟逢君也说不清,看着手中的名册,陷入沉思。

    在一旁听了许久的长琴忽然看了过来:“你方才说什么?”

    孟逢君愣了愣:“对不上名册?”

    “后一句。”

    “还能是瞧见了鬼魂不成?”

    长琴面色一沉,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册子上,问道:“今晨说曾瞧见那六人一同走进林子的弟子是如何说的?”

    言寒轻想了想,答道:“说是瞧见了中皇山,苏门山和蓬莱的弟子,跟着咱们天虞山的一个弟子朝后山去了。”

    “可有提及那个弟子的模样?”长琴追问。

    他仔细回想:“隔得很远,只瞧见那人穿着天虞山的弟子袍,身量还算高挑,好像哦,好像右腿受了伤,走路时有些跛脚。”

    咣!

    门口突然传来清脆的碎裂声,三人回头望去,却见阿宁正一脸错愕地望着言寒轻,刚斟来的三杯茶,都摔在了地上。

    “言师兄”她不敢置信地吞咽了一下,“你方才说什么?”

    言寒轻被她吓了一跳,磕磕巴巴地答:“今晨有人瞧见那六名弟子失踪前,那个引路的天虞山弟子”

    “伤了右腿是不是!?”阿宁忽然冲到他面前,神色激动,几乎要将他逼到墙角去。

    言寒轻梗着脖子,错愕地望着她:“好像是的怎么了?”

    阿宁眼中涌起一阵痛心:“那日方卓师弟失踪的那日,他为了救我被刺伤,伤的就是右腿!”

    “什么!”孟逢君一惊,下意识地看向长琴,却见她只是皱着眉,并无诧异之色,“师父,您已经料到了?”

    “方才只是觉得有这种可能,眼下倒是有了六七分的把握。”长琴道,“以妖邪之身混入天虞山,唯有处处谨慎,若非必要,应是不会轻易现身。想要掳走仙门弟子,强取豪夺乃是下下策,如何才能不动声色地让人自投罗网,才能更为长久地隐瞒下去。”

    “比起再幻化出一番模样来引诱其他人,不如用熟悉的面孔,找个借口,骗过去”孟逢君继续猜测下去。

    听到这,言寒轻心头一咯噔:“诸如之前失踪的弟子突然回来,告诉其他人,找到了真凶和失踪的其他人的线索之类的?”

    此话一出,四下皆默。

    听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撇去那些弯弯绕绕,最是直接的谎言,往往最有效。

    在数日都没有找到线索的当下,无论是天虞山还是其他门派的人,都难免有些心浮气躁,只差一点火星便能点燃心压抑已久的怒火。

    他们为审讯云渺渺而群情激奋,自然也会为自己亲眼所见的“方卓”所言而急不可待地赴往后山捉拿真兄,可在后山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

    阿宁难以置信地望着长琴:“师父,师弟他有没有可能还活着?”

    长琴面色凝重地叹了口气:“眼下还不好说。”

    当日失踪的方卓,是一时迷了心智,还是已成傀儡,着实难说,但若真的是他将那五人带入后山,无论是身不由己还是误入歧途,这状况只怕都要比云渺渺那丫头说得更为糟糕

    还有余音阁那边,虽说端华已经赶了回去,但她总觉得心中惴惴不安,莫名一阵心慌气短,像是遗漏了尤为关键的线索,卡在一个坎儿上怎么都迈不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