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覆宋简介 > 覆宋最新目录

正文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三十一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

    古人的寿命本来就不长,宋朝以前,人均能到四十岁,已经算是高寿。

    更何况白重赞今年已经五十有一?

    作为一个军人,能在乱世中,苟活到五十一岁,确实已经是难能可贵,而白重赞更是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还能活到下一个整数。

    所以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告诉柴宗训:我等不了了!

    这句话确实让柴宗训一时间哑口无言,甚至有一种鼻头猛然一酸的感觉。

    但还还是觉得不服气。

    “莫非白老将军以为,赵匡胤就是一位明主,能帮你完成平定天下的梦想?”他有些气急败坏地问到。

    白重赞顿了一顿,默然垂首道:

    “末将与赵匡胤虽然相交不深,但是对他,也曾作过一番了解。”

    “此人出生将门,家学渊源,而且与末将一样,年少就领兵出征,对领兵打仗非常在行,若非如此,先皇也不会对他信任有加,授予他殿前督检点的高位……”

    “而且末将尝闻,赵匡胤在滁州期间,严明法度,治理有方,致使滁州军民万人赞颂,纷纷称赞他为文武双全、宰辅之才!以此可见,此人不仅在武功上,在文治方面亦是一把好手。”

    “所以对末将而言,赵匡胤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白重赞选择了掏心挖肺,柴宗训也对他的话无言以对。

    赵匡胤在滁州的事,他其实也听说过。

    据说当时后周刚刚打下了属于后唐的滁州,因为临时派遣的官员还未到位,所以周世宗柴荣暂时把滁州交给赵匡胤军管。

    赵匡胤在滁州做的非常好,他严明法度,安稳民心,短短几天的功夫,就让整个滁州的军民都对他非常信服,甚至于在他离开的时候,滁州万民相送,众口一致称他为“宰辅之才”!

    说的是他在滁州有一天,突然见到军队抓了一百多个老百姓,说是逃兵和在城中捣乱的流氓,正准备拉到刑场去砍头。

    这种事在战争期间非常常见,有时候某些浑水摸鱼的地痞流氓,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军队更加重大。

    但赵匡胤却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为他看见这些老百姓当中,有些人面黄肌瘦,软弱无力,根本就不像是能捣乱的样子。

    于是他把那一百多人带回了自己府中,细细审查,结果果然发现,这一百多人当中,只有二三十人是逃兵和流氓,其余的人,都是被军队抓来的普通老百姓,用来冒领功劳的。

    赵匡胤给了这些人公平的审判,将该杀的杀,该放的放,于是一时之间,滁州百姓颇为赞颂,本来因为战争而产生骚乱的民心,也很快就稳定下来。

    正因为这件事,世宗柴荣对赵匡胤高看一眼,朝中的文官也将他视为一名可以治国的“儒将”。

    所以白重赞在柴荣去世、主少国疑的时候,毅然选择了站在赵匡胤这边,哪怕他是一个背负着逆贼骂名的叛将!

    而白重赞的话,也让柴宗训彻底失去了希望。

    他本以为白重赞既然以家国大义为重,那说不定还能劝说一下,万一连他的保大军都投诚了,那说不定,自己还真有可能召集各路节度使军马,立刻夺回属于自己的帝位!

    但现在,白重赞立场坚定地选择了站在赵匡胤那边,这也就意味着他彻底没有翻身的希望了。

    毕竟这是在白重赞的地盘上,只要他一声令下,别说是柴宗训,就连李筠、李重进二人,也一个都活不了!

    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柴宗训也就选择了顺其自然。

    毕竟自己原本就没有劝降白重赞的计划,现在的形势,也只不过全都在自己的预估当中而已。

    他默默地叹了口气,对白重赞拱拱手,道:

    “白老将军心系天下,一心为黎明苍生考虑,令本王十分佩服……是本王误会白老将军了!”

    白重赞苦笑一声,脸上并没有释冤之后的快感,反而继续对柴宗训重重的叩拜了一下,道:

    “末将有负先皇厚望,未能辅佐陛下,平定乱世,如今还导致陛下丢失皇位,不得不远赴西域以保性命,末将……惭愧!”

    柴宗训无言地垂下了头,低叹一声。

    他现在还能说什么呢?

    白重赞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只不过因为愧疚,所以他才会对自己表现得如此恭敬,可如果自己要拿这件事,再去折辱他或是劝说他,相信他一定会坚持自己心中的想法,反而会对自己产生怨恨。

    无缘无故树立这样一个老练的敌人,实在不是一件划算的事!

    所以柴宗训只能选择沉默,在和白重赞互相安慰了几句之后,借口旅途劳累,现行让白重赞安排房间休息了。

    但就在他刚刚走出大堂,还没来得及找到自己的房间,李筠、李重进二人就追了出来。

    柴宗训知道这二人为何而来,所以选择了将二人带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陛下莫非真的相信那只老狐狸?”李重进显得很激动,他对白重赞的话非常不赞同,在大是大非面前,这家伙居然说为了黎明苍生,所以不得不背主……

    这种话有谁肯信?

    但柴宗训却并没有对此做任何评价。

    “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他反问李重进:“若是不信,我就能说服白重赞,跟我一起打回京城去吗?”

    “这……”李重进迟疑了一下,知道自己白激动了,心情顿时显得有些郁郁。

    但李筠却在这时候抢过话题道:

    “陛下,您真的决定要去西域了吗?”

    之前就已经说过,李筠和李重进不一样,他效忠于周世宗柴荣,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也同样认可周恭帝柴宗训。

    或许在他看来,柴宗训年幼无知,导致大权旁落,权臣造反,这才是柴氏被夺走皇位的主要原因。

    因此他还在考察柴宗训,若是这个“幼帝”不能符合自己的心意,那他宁愿自己揭竿而起,也不想跟柴宗训去什么西域,就此默默无闻的客死在遥远的异乡。

    柴宗训虽然还没有猜透他的想法,但却对李筠话语中流露出来的质疑有所察觉。

    他看了一眼李筠,意味深长地问到:“李太傅莫非并不赞同此议?”

    李筠耷拉下眼皮,面无表情地说到:“臣不敢。不过臣以为,如今赵匡胤虽然掌控了禁军,登基称帝,但此人根基不稳,边军的诸多节度使当中,对他不服气者,十之八九,若是陛下能在此时振臂一呼,号召各路节度使起兵勤王,说不定我们尚有一战之力!为何陛下却宁愿放弃这最后的希望,远赴西域,而不是选择跟赵匡胤殊死一搏,夺回本就属于您的皇位呢?”

    李筠的疑问也很现实,他认为,现在赵匡胤虽然掌控了京城和二十万禁军,但毕竟在后周的诸多节度使当中,还是有很多人对他不服气,如果这时候柴宗训能站出来,传檄天下,起兵勤王,那说不定会有很大的希望,打败赵匡胤,夺回属于柴氏的皇位!

    这可比什么远赴西域,躲到一个荒凉苦寒的地方,默默地终老此生靠谱多了!

    难道是因为柴宗训年少不堪,已经被赵匡胤吓破了胆,所以宁愿躲到荒凉贫瘠的西域去,也不敢再跟赵匡胤对峙?

    若是如此,那他对于这位年幼的皇帝,可就要失望透顶了!

    但柴宗训既然早已做出迁移到西域去的决定,又岂会对李筠说的这些话没有考虑?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直视着李筠的眼睛问到:“李太傅是想让朕号召各路节度使,起兵勤王,共同讨伐逆贼赵匡胤?”

    “对!”李筠抬起头来,勇敢地和他对视着斩钉截铁地说到。

    柴宗训微微一笑,继续问到:“那李太傅可曾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后果?”李筠微微一愣,随即昂首到:“后果无非两种,兵败身死、或夺回皇位、诛杀逆贼,臣以为,与其懦弱的逃避,不如勇敢地面对,陛下如今还握有大把的胜算,若是就此不战而逃,只怕从此以后,人心不稳,威严尽失,则此生再也不复入住中原的希望了!”

    他劝柴宗训说,此时如果号召诸边节度使勤王,哪怕战败了,也算是轰轰烈烈,但如果不战而逃,则从此以后,世人都会把柴宗训当成笑话,他也就在也没有了君王的威严,这一生,恐怕都别想再打回中原了!

    这句话本身也并没有什么错,毕竟古人对“骨气”二字看得相当重,尤其是柴宗训身为帝王,却被一个逆贼吓得落荒而逃,连讨逆檄文都不敢发就灰溜溜的跑到了西域去,从此以后大周的百姓,还有谁会为这样的君王而卖命?

    听到这句话,别说是柴宗训,就连李重进也感觉到有些受不了。

    “哇呀呀,气死我了!”李重进鼻孔里喷着烟,怒火冲天地大叫到:“陛下,别犹豫了,臣这就去干掉白重赞那个老贼,然后收拢保大军,传檄天下,共讨国贼。陛下,此乃我等唯一的机会,不可再犹豫啊!”

    哪知柴宗训却并没有被他慷慨激昂的话语而打动,轻轻叹了口气之后,他柔声对李筠说到:

    “错了,李太傅,你说的有两种可能,但朕却以为,可能只有一种,而且是唯一的一种……”

    “哦?”李筠疑惑地皱起了眉头:“陛下莫非以为,我们打不过赵匡胤?”

    “不,不是赵匡胤的问题。”柴宗训摇摇头,落寞地说到:

    “你只考虑到了赵匡胤与我们,但你却忘了,就在我们大周周围,还有很多恶人在虎视眈眈,在摩拳擦掌……,我问你,若是我们与赵匡胤交手,无论胜败,会损失多少人手?”

    李筠默默地开始计算,但须臾之间,他突然惊愕的抬起了头!

    根本就无关胜败,无论结局如何,两者之间,活下来的那个,实力都会大损!

    毕竟赵匡胤掌握的,是全国最精锐的禁军,这是柴荣特地从各地边军中抽调的精锐,曾跟随他南征北战,经验丰富。

    就算最后能勉强战胜这样一支强军,而各地节度使的联军,也肯定会损失掉很多人马。

    届时,若是南唐、后蜀、北汉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进攻,那大周还能拿什么去抵挡?

    这些年来,伴随着后周的不断成长与扩张,他们与南唐、北汉等国家纷纷交恶,这些国家本来就是因为畏惧后周的强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若是后周的军队在内讧中消耗殆尽,那这些国家岂会眼睁睁的错过这个最好的机会,任由后周安然度过?

    只怕内战一起,大周就会遭受各国的联合围剿,到时候无论是赵匡胤还是柴宗训获胜,后周都逃不了亡国灭种的厄运!

    原来,这才是小皇帝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