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二十三章 此去西土无知己(三)
“确有此事。”
赵匡胤思索了一下,认真地说到:“刚才我与他交谈时,发现他处处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和……和义兄柴荣与我说话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说到柴荣,赵匡胤眼神中不由自主的又划过一丝黯然。
事实上,如果不是柴荣早逝,他恐怕不会想到造反这条路。
因为当初在柴荣的率领下,周军连战连捷,大有收复河山、重蹈盛唐之势。那时候的赵匡胤是满足的,他能够得到君主的信任,能够领兵征战四方,还能完成心中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至于是不是皇帝,他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自从柴荣死后,他感到朝中的文臣开始不停排挤自己,尤其自己身为禁军殿前督检点,竟然没有领兵之权,如果不是有外敌入侵,他恐怕会被逐渐剥夺兵权,然后在宫中困守一生。
这种生活绝不是赵匡胤所追求的,正因为感受到了文臣深深的恶意,感觉到自己正在被一张无形的大网逐渐收紧,甚至有可能无法再实现匡复中原的大志,赵匡胤才会铤而走险,策划了陈桥兵变。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自己眼看着即将成功的前一刻,却突然发现心中那个阴影,曾经最令他感到忌惮的那个“义兄”,突然间好像又复生回到了自己面前一样!
“柴宗训……”
他在心底默念着这个名字。
也不知道这次答应放柴宗训走,到底是对还是错……
而就在赵匡胤深深地为柴宗训的表现而感到困扰时,赵普和赵匡义等人也在帮着他分析。
“这不可能吧?”赵匡义首先说到:“他不过是个六岁不到七岁的小孩儿,就算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表现得跟个大人一样啊?”
“对。”赵普也附和到:“我们以前都和小皇帝接触过,要说聪明,他确实是天资聪颖,但要说能和……世宗皇帝一样,那就有些太过了。”
“可是我并没有说谎!”赵匡胤紧锁着眉头,辩解到:“我与他说话时,确实感觉他一直在压着我,而且他说的每句话,似乎都能提前猜到我的心思,如果不是以前和他特别熟,我甚至都怀疑这个小皇帝不是本人,而是被人掉了个包!”
“唔……”赵普捻着胡须,静静地沉思起来。
片刻之后,他狐疑地问到:“会不会……这些话,其实是别人教他说的,而且早就已经背熟,只是照本宣章而已?”
“嗯?”赵匡胤听他这么一说,楞了一下,倒是突然有所领悟。
他确实不相信才仅仅几天未见,小皇帝就能变得如此成熟老练,不过赵普的话,却给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如果赵普说的是真的,那这倒解释的通,为何柴宗训的口才突然变得这么好……
“可是,是谁教他这么说的呢?”旁边的赵匡义似乎也同意赵普这个观点,好奇地问到。
赵普想了想,淡然地笑到:“朝中如今绝大多数的文武百官,都已经倒向我们,唯一还在坚持着不肯臣服的,不过就那么区区两三个人,这两三个人到底是谁,其实并不难猜……”
“范质、王溥?”赵匡义眼中凶光一闪,咬牙切齿的小声念到。
赵匡胤也点了点头,称赞赵普到:“赵掌书说的确实有道理,小皇帝年幼无知,能说出那番令我都感到惊讶的话,背后一定有人指点,我估计这个人,肯定就是范质、王溥等其中一个,甚至有可能是他们几人一起在背后使力,而且我刚才与小皇帝见面的时候,他还带着一个牵马的儒生,明面上这个人是为他牵马,说不定就是为他查漏补缺,担心他若是有什么疏忽,可以帮他及时补上漏洞……”
说到这里,他冷笑了一声,目光中同样有了一丝杀气,遥遥望向城门的方向。
柴宗训却不知道,因为自己年龄的缘故,令他又躲过一劫,赵匡胤等人始终不相信他性情大变,把逃离后周这件事,安到了范质、王溥等人的身上。
可怜这两位朝中老臣,莫名其妙就为他背了一口大锅!
“既然是范质、王溥二人的意见,那陛下以为,这件事还可以答应吗?”这时候赵普也严肃地像赵匡胤问到。
虽说范质、王溥二人在赵匡胤等人眼中,并无多大能力,否则他们也不能将这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轻易就夺得兵权,但无论如何,这二人毕竟是当年柴荣曾倚仗的托孤重臣,在朝中资历深重,赵普等人也要提防他们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不过在意识到这件事有可能是范质、王溥二人的意思后,赵匡胤反倒是不怕了。
范、王二人高居宰辅时,都能被他们肆意玩弄,如今这二人失了势,身后只剩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皇帝,他们又能玩出什么花样呢?
赵匡胤觉得,如果这主意真是范、王二人出的,那说不定他二人也没安好心,打得可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想把小皇帝带到西域去,然后借着小皇帝的名义,在蛮夷之地搞风搞雨。
这样也好,无论他们想怎么样,只要不在大周的境内乱搞,他深信,等到自己登基称帝之后,很快就能收服后周文武百官的心,到时候无论范质、王溥他们想干什么,恐怕都无计可施了。
对付这两个人,赵匡胤有着充足的信心!
想到这里,赵匡胤边觉得一阵好笑,于是轻轻嗤了一声,对赵普等人说到:
“无妨!范质、王溥二人,不过是冢中枯骨尔,我从未放在心上,任由他们去折腾。只要不影响我们统一南方、北伐辽人的计划,就不必去管他们。而且我已经答应小皇帝了,我……朕马上就要登基了,正所谓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我不想做出有违承诺的事!”
赵普等人一听就懂了,赵匡胤并没有将范质、王溥等人放在心上,就连小皇帝,只要出了大周的国境,他也不会再惦记着这个人。
他是个有大志向的人,目标全都放在了匡复河山、创建太平盛世之上,途中些许的小阻碍,并不能让他停下前进的步伐。
或许,只有跟着这样的皇帝,才能建立不世功勋,才是一个臣子最大的幸福!
想到此处,赵普、赵匡义等人也不由激动的浑身发抖,俨然已经忘记了刚才小皇帝、范质、王溥等人带给他们的困扰。
有此明君,虽万死而不辞!
与此同时,汴梁城内。
王溥也正拿鄙夷的目光扫视着那群畏畏缩缩站在远处的大臣,不屑地对柴宗训说到:
“也不知那群家伙听到赵匡胤愿意放我们离开,心里会不会后悔。哼,一群蝇营狗苟之辈,只知见风使舵,毫无廉耻,实在是丢尽了我辈读书人的脸面!”
柴宗训努了努嘴唇,失笑到:
“见风使舵也好,贪生怕死也好,其实人各有志,朕并不怪他们。只是赵匡胤只给了我们三天的时间,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二位爱卿,我们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不如赶快回家,尽快做好离开的准备吧!”
他这么说,是因为最近范质、王溥二人的家中最近也有些不太平。
其实范质、王溥二人身为宰辅,他们当然不是孤家寡人,在他们身后,都各有一个庞大的家族。
范质的父亲范守遇,曾在后晋年间担任郑州防御判官,他本人也深得后晋天福年间的宰相桑维翰器重,被封为监察御史,派往相州镇守一方。
范质家中总共有七兄弟,再加上叔伯堂侄,整个范家,算下来至少有一两百口人,按照当时的生活习俗,他们全都合族同居在一起,范质因为官职的原因,算是这个大家族的当家人。
而王溥也和范质相似,他们王家同样是世家大族。因为王溥出身并州,也就是山西太原,而山西太原的王氏,历来都是最顶级的门阀,所以王家的人,甚至比范家人还有多少,初步估算一下的话,王家聚居在一起的族人,至少超过五百口。
这两个庞大的家族想要搬迁,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哪怕他们的家主同意,下面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
毕竟这两家都在中原生活多年,早已经扎根在此,家中的田产、财货、房屋、店铺等等,全都分布在后周的境内,突然之间要他们舍弃这么大笔财富,奔往西域那样的苦寒之地,这些人怎么可能舍得?
所以范、王两家,最近一直都因为搬迁的事而闹个不停,甚至到了差点儿要分家的地步。
柴宗训提醒范质、王溥二人,就是希望他们能尽快解决家中的问题,早日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甚至闹出什么大问题。
至于他自己,同样也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那就是写信给李筠、李重进二人,让他们立刻带领军马,到边境去与他汇合。
至于为何他写信叫二人直接进京呢?
实在是赵匡胤对这二人防备甚重,如果二人带兵进京的话,赵匡胤只怕会成为惊弓之鸟,立马和这二人干起来。
而加入让这二人只带少量兵马进京,这二人肯定也不干,毕竟他们也知道赵匡胤一直对他们不怀好意,如果让他们只身进京,只怕这二人还以为小皇帝是受到了赵匡胤的胁迫,发了伪诏。
所以为了避免双方互相猜疑,还不如直接让他们带兵前往边境的好。
至于在边境会不会担心,这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因为此时赵匡胤还没有正式登基,镇守边境的各路节度使都持着观望态度,他们不一定会听从赵匡胤的差遣,也不会轻易去得罪李筠、李重进二人。
除此之外,柴宗训还要派人,立刻赶往边境去和几个重要的势力进行照会。
从后周到归义军的地盘,其实一共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灵州出发,经过党项人控制的银州、盐州,再穿过凉州,也就是三国时期所说的西凉,到达回鹘人控制的肃州,只要穿过肃州,就能到达归义军的瓜州地界。
而另一条则是直接走陇右,经过吐蕃人控制的陇西地界,再穿过由吐谷浑人的后裔建立的阿柴吐蕃,就能到达瓜州。
这两条路都不太平,虽然各有优势,但也同时都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其中走灵州一路,基本上就是重复古时候的丝绸之路,沿途道路通顺,倒是不难行走。
但问题是沿途的党项人、回鹘人,包括投靠了辽人的河西节度使,都不是好惹的,这些人能眼睁睁看着柴宗训穿过他们的地盘,而不进行阻拦?
至于走吐蕃一路,倒是风险小些,毕竟现在的吐蕃,因为论恐热和尚婢婢当年的边界混战,已经四分五裂,无论是拢右吐蕃,还是阿柴吐蕃,都已经无法对中原构成任何威胁。
甚至拢右吐蕃这些年来一直在与中原进行贸易,相互交好,倒是有可能放他们通行。
可是由吐谷浑后裔建立的阿柴吐蕃,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吐谷浑人不仅天性尚武,喜欢以劫掠为生,而且他们最近还投靠了辽人,对周边的拢右吐蕃、归义军等势力,都是虎视眈眈。
如果他们知道柴宗训带人准备前往归义军,绝不会轻易地放行,甚至会直接出兵扑灭他们,以减少未来可能面对的麻烦。
这两条路,柴宗训会选哪一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