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二十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十)
赵匡胤还没有完全放弃控制柴宗训的打算。
虽然在知道柴宗训确实准备禅位之后,他连称呼都改变了,自称为“朕”,而把柴宗训称为“贤侄”。
但越是如此,他反而越担心柴宗训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尽管他并不明白柴宗训去西域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是出于一个帝皇的谨慎,赵匡胤还是想着尽可能把柴宗训留下来,这样他才可以高枕无忧。
但柴宗训却在此时做出了激烈的反应。
“看来赵世叔还是不放心?”他冷着脸说到:“既然如此,赵世叔何不将朕母子一起鸩杀,如此一来,则赵世叔此生必不会再有忧虑矣!”
他的态度决绝而冷冽,反倒是把赵匡胤给吓了一跳。
赵匡胤大概也没想到他会如此刚烈,闻言连忙尴尬地解释到:
“贤侄何出此言?朕也只是担心你们母子俩,不想让你们到西域那样的苦寒之地去受苦啊!毕竟朕和贤侄的父亲乃是八拜之交,眼睁睁看着你们母子俩浪迹天涯,朕又于心何忍……”
也不知道是说到了动情处,还是入戏太深、情难自禁,赵匡胤说到这里,自己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虎目微红,定定的看着柴宗训。
柴宗训只觉得心头一阵恶寒,连他也分不清楚赵匡胤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慈悲了。
不过不管赵匡胤如何表现,他去西域的决定是不可动摇的。
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留下来,哪怕赵匡胤真的是按照约定给他荣华富贵,但那也是以自由为代价的荣华富贵,这决不是他真心想要的!
“赵世叔不必多说了!”柴宗训拒绝了赵匡胤的好意,坚定不移地说到:“朕宁愿做一只只能在低空飞行的麻雀,也不想做一只被豢养在鸟笼里的雄鹰,朕要的,只有自由!”
赵匡胤微微一愣,见他如此坚决,当下嚅嚅嘀咕了两句也就不再多劝了。
没想到这时候一直站在马头前沉默不语的寇相,竟被柴宗训的话说的热血沸腾,忍不住大声夸赞到:
“说得好!宁肯做一只自自由自的麻雀,也不做一只失去自由的雄鹰,陛下心中的大志,岂是凡俗人等能够了解?今日能听到陛下这番言论,草民实在是感到此生无憾已!”
赵匡胤本来就因为被柴宗训驳了面子,心中有些许不悦,如今又听到一个马夫竟然也敢露出嘲笑自己的意思,还暗讽自己是“凡俗人等”,他岂能不生气?
当即他就瞪圆了眼睛,不满地盯着寇相问到:“你是何人,朕与柴贤侄说话,何时轮到你一个下人来插嘴?”
柴宗训见他似乎有把气撒在寇相头上的意思,连忙替他辩解到:“此人并非下人,他乃是魏王府的记事参军,他也是出于一时义愤,才会为朕牵马,还请赵世叔勿要责怪他。”
“义愤?哼!”赵匡胤冷冷的哼了一声,他很不喜欢柴宗训说的这两个字,因为这好像是在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的行为,已经触怒了天下人,所有才有仁人志士站出来为柴氏鸣不平!
赵匡胤自认为自己虽然篡夺了义兄的皇权,但他并不是纯粹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北伐大业,为了天下苍生,为何大家都不能理解他,反而将他视作乱臣贼子?
他沉吟不语,用脸上的怒气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对面的柴宗训也被寇相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搞得哭笑不得。
他本来都已经说服赵匡胤,眼看对方就要松口了,可谁知就因为寇相这么随口的一句,却令赵匡胤点燃了怒火,结果这下可好,他又得看人家的脸色了。
心里默默叹了口气,柴宗训对赵匡胤拱拱手道:
“赵世叔,朕的要求已经提出来了,能否同意,全凭赵世叔的心意。朕会给赵世叔一点儿时间去考虑,若是赵世叔想通了,可随时从朕这儿拿走禅位诏书!”
说完他故意从衣袖中掏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摆在赵匡胤面前。
赵匡胤双眼死死地盯着那个用檀香木制作的精美盒子,鼻孔中的呼吸不知不觉就粗重起来。
这就是禅位诏书啊!
他辛辛苦苦做了那么久的布置,又心痒难耐的在柳园口等了那么些日子,所图的,不就是眼前的这一纸诏书吗?
只要有这张诏书,就能证明他登基的合理性,天下人也不会再拿乱臣贼子的目光来看他,而赵氏的皇位,从此便可以千秋万代,绵延不绝!
此等天大的诱惑就摆在眼前,赵匡胤如何还能控制自己的思绪?
他的眼神一动不动地停留在那个长方形盒子上,嘴里却念念有词地问到:
“贤侄除了这个要求之外,就没有别的条件了吗?”
“当然还有!”
柴宗训的话却把他从如梦似幻的境况中拉了出来,他淡定自若地说到:
“此去西域,路途遥远,沿路又有各大割据势力横亘在其中,为保安全,真还想向赵世叔讨要两支军队,以护送我们母子平安到达西域。”
“嗯……”
一听到军队两个敏感的词汇,赵匡胤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自由可以给,但军队能给吗?
他本来就担心柴宗训不死心,还想着召集各路兵马起兵勤王,所以一早就吩咐石守信等人控制禁军,将柴宗训困死在汴梁城。
没想到柴宗训此时竟敢光明正大的向他要求军队。
他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万一柴宗训得到军队之后,立刻翻脸,一边拥兵和他对峙,一边号召各路节度使的兵马勤王,那他赵匡胤岂不成了全天下的笑话,令人嘲笑他被一个六岁的孩童给耍了?
所以赵匡胤此时的表情显得非常严肃,认真地盯着柴宗训,似乎想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他的真正想法。
而赵匡胤的心思,柴宗训又怎么可能猜不到呢?
事实上,他在昨晚独自一人仔细思索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自己提出这个要求后,赵匡胤可能做出的反应。
就跟赵匡胤此时的表现一模一样!
军队乃国之重器,他正是因为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所以才会失去皇位,赵匡胤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答应把军队交给他?
所以他刚才说那句话,其实早就已经留下了后手!
见赵匡胤面色冷峻,一言不发,柴宗训继续笑到:“赵世叔不必惊慌,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所以朕绝不会让你为难。”
顿了一下,他又正色说到:“其实朕之所以敢提出这个要求,对赵世叔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我想要的两支军队,相信赵世叔一定会很乐意成全!”
“哦?”赵匡胤眼神闪烁了一下,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还真把朕当傻子了,这种时候,我怎么可能把军队交给你,还很乐意?
除非朕是脑子被驴给踢了!
不过见柴宗训信心十足,而且脸上的表情也不像是在开玩笑,他还是打起精神试探着问到:“贤侄且说说看……”
柴宗训闻言心头一喜,知道赵匡胤已经隐隐松动,于是连忙解释到:“朕想要的,是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手中的两支兵马……”
“什么?”他话还没说完,赵匡胤已经脸色大变,惊叫着发出了声音。
赵匡义为何会如此惊讶?
因为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两个都不是普通人。
李筠原名李荣,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是从后唐时期就服役军中的老将。他在燕王赵延寿手下时,就曾屡次与契丹人作战,因功累升至控鹤指挥使。
后来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李筠便率兵投靠,官拜博州刺史,与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荣等人关系极好,曾多次并肩作战,驱逐契丹人。
等到周太祖郭威反汉,建立后周,李筠又投入到郭威的麾下,因屡立战功,升迁至昭义节度使,拜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此后数年,后周屡次与北汉兴兵,李筠驻守潞州,多次击破支援北汉的辽军,先后攻克辽州、长青寨等地,又被加封为兼侍中。
兼侍中的意思,就是他和王溥,在品级上都属于二品大员,地位尊崇。
而那个李重进,就更加难以言说了。
李重进乃是周太祖郭威四姐福庆长公主的儿子,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他算得上是柴宗训的表舅。
此人虽然战功不显,但却做事沉稳,以姻亲之故,累拜殿前都指挥使,后参加高平之战,颇有战功,于是拜成德节度使、同平章事,取得“使相”之位。
后来周恭帝柴荣继位,他又被升迁至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和李筠是属于同一个登基的大员!
这两人都是镇守一方,手下有数万军队,如果他们合在一起,再加上柴宗训的号召力跟正统的名义,赵匡胤除非是活的不耐烦了,才会答应柴宗训的要求!
因此他在听到柴宗训说出的那番话之后,立刻惊讶地叫出声,打断了柴宗训接下来的叙述。
“贤侄莫非……是在戏耍朕?”
赵匡胤听到柴宗训的话,脸上已经隐隐浮现出怒气,他不知道柴宗训哪儿来的勇气,竟敢当面向他提出这样的要求。
难道他以为自己还是个孩子,所以自己就真的下不去手?
赵匡胤以为柴宗训是在仗着年幼胡说八道,却没曾想柴宗训早已想到这一点,他当下嗤笑一声,安抚赵匡胤到:
“赵世叔先莫慌,听朕把话说完。”
说着他侃侃而谈到:“朕知道,李筠与李重进手里都有大量兵马,所以世叔比不会放心让他两人与朕汇合,但假如朕能劝说他们,放弃手下的兵马,只带着不超过一千人的军队随朕离开大周呢?而且朕可以向世叔保证,这加起来不超过两千人的兵马,可以全程在世叔的军队监视下,直到离开周境,绝不会做出任何违反我们协定的事!”
他这句话才一说完,赵匡胤立刻又是浑身一颤,忍不住露出了惊容。
柴氏小儿竟敢做出这样的保证?
如此一来,他倒是颇为心动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李筠和李重进,都是周世宗柴荣的心腹,两人对柴氏的忠诚,世人皆知,更何况李重进还是柴宗训的表舅。
他可以肯定,即使自己登上帝位,掌控了整个后周的朝廷,但这两人,也比不会向自己臣服。
到时候难免又是一场征伐,需要打败这两人的军队,避免他们闹出内乱。
但如此一来,自己统一南方、北伐契丹的计划,就不得不再次推迟,因为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
可如果柴宗训能够帮忙把这两个麻烦提前解决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