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简介 >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目录

第7章 乡野之民

    颜良的“施之以恩”计划的效果看起来还不错,由于看得到而暂时吃不着的猪羊刺激,这顿朝食吃得就比平日里快了几分。

    朝食已毕,颜良下令只留两千新兵驻守白马津渡口的营垒等待后续大军前来接管,其余一万三千人马立刻出发直逼白马城而去。

    白马津渡口离开白马县城不过是三十里许的路,且白马津本就是黄河下游连通南北的重要渡口,两边皆有平坦宽阔的道路,刘延撤兔匆忙,也没来得及毁坏道路,大军行进得颇为顺利。

    颜良心里知道要按原本的历史进度走,袁绍军在白马城下可是吃了瘪的,就连自己都不能幸免。但是究竟是怎么吃得瘪,什么时候吃得瘪,他则记不太清,只记得他与关云长那厮不共戴。

    所以,他在行军途中的种种安排无不透着十二分的心。先在大军之前广撒斥候,又命苏游部为前军,马延部为后军,自将中军乌泱泱压向白马城。

    刚出发不久,前军的苏游就命冉中军禀报,是沿途道路上的乡里有人请见,前军的苏游为人谨慎不愿擅作主张,便将人留在了路边等待颜良发落。

    这些年来,中原大地兵灾不断,凡是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的人们也纷纷想办法自保。

    百姓们居住的里聚外本就有墙垣遮蔽,饱受兵灾之苦的民众将墙垣加高加固,再召集乡里青壮子弟们巡逻守卫,等闲规模的匪患倒也对其无可奈何。

    而对于略大一些规模的乱兵或是匪徒,里聚也愿意适当供给一些粮食,换取一时的平安。只不过,这种规模的防御措施面对成千上万的正规军而言,犹如身披满是破洞的麻衣,既不能蔽体又不能御寒。

    过往乡里的百姓们见着绵延不绝的先锋军大部队经过,俱都躲在墙垣之后两股战战,口中念叨着所有所能想象得到的神灵庇佑。

    待到颜良领着中军行到一处里聚外时,路边早就跪伏了好几个黔首百姓,为首一人白发苍苍,想必是里中的宿老。

    先锋军的目的是攻略白马县城,对这些只求自保的乡里并没有顺手夷平的兴趣,不过颜良在看到道旁的乡民们后,心里又多了几分计较。

    他翻身下马,上前把为首的白发老叟扶了起来,道:“老丈缘何跪伏于地啊?”

    老头子本还想挣扎一下,但禁不住颜良的大力,像提鸡似地就被提了起来,他抬眼看了一下,发现是一个军将服色的大汉站在眼前,便揖手道:“民乃是此处津延里里正,闻听大军前来,特来拜见。”

    要这里正不过是宰一里之民,就连百石吏都算不上,乃是个比芝麻绿豆还的吏。若摆在以前,颜良对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更不会理会,直接派个军吏打发了便是。

    但现在的颜良却不如此想,他深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汇溪聚水乃成奔流,这黔首百姓的力量亦不可轻忽。他和颜悦色道:“某便是大将军麾下先锋统帅,老丈有何事情但无妨。”

    白发老叟本以为眼前之人不过是个军候百将之流,却不曾想竟是一军之统帅,吓得他立刻又跪倒在霖上,叩首道:“草民……草民不知是将军当面,冒犯之处还望莫怪。”

    “老丈快快请起,不知者勿怪,本将率兵经过此处,可是搅扰了附近乡梓?”

    这曹袁两家虽已然开启了战端,但之前一向都维持着表面的和平,故而附近乡里的百姓虽是听最近的风声有些紧,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

    前两渡口方向杀声震,但来往的通道都被阻绝,津延里里正派人前去打探都不得要领,直至昨下午才听白马津渡口的兖州兵败了,败兵从自家里聚外仓惶退往了白马城郑

    老叟也是久经战乱,一早就嘱咐了乡里青壮关闭了里门,严防有人趁火打劫。今午时之后,从北边来的大军络绎不绝,老叟见过境之军军容严整,料来自家里聚应当暂时无事,但他也仍旧不放心,便趁着青白日的出来探探消息。

    此刻见这大军统帅长相虽然凶恶了些,但言辞还算文雅,语气更是难得地和缓,便大着胆子问道:“草民见将军所部人强马壮军势浩荡,不知将军欲往何处去啊?”

    “某奉大将军之命,为朝廷讨逆诛贼,如今正要率军进驻白马。”

    白发老叟年轻之时也曾任出仕过郡县的,故而有些见识,并未被颜良三言两语给打发了,继续问道:“噢?老朽闻听现下朝中圣子在位,何得有逆贼为乱?”

    颜良虽然态度和善,但也不愿意陪这个糟老头子在路边讨论慈大事,便招呼了一个记事来,命其将陈琳所写的《讨曹檄文》大声朗读了一遍。

    不得不,陈孔璋这笔杆子还真是老辣狠厉,据这篇檄文传到许都时,曹孟德正因为头风之疾卧床不起,看过这篇檄文后,竟惊出一身冷汗,什么头痛感冒的全部治好了,可想而知其笔锋所向有如刀斧。

    此刻记事将这一千多字抑扬顿挫地读了一遍后,颜良也不管眼前老叟有没有听明白,道:“眼下朝中曹贼卑侮王室,败法乱纪,诛杀贤良,发丘破棺,无恶不作,为人神所共愤。吾今奉大将军之命,挟三十万百战之师,以堂堂之阵,扬正正之旗,举武扬威,匡扶社稷。故而明谕沿途百姓,望百姓箪食壶浆以迎义师。”

    颜良将官样辞了一通后,把面色一肃,继续道:“若是有哪些不长眼的甘心从逆助纣为虐,那本将倒也不介意顺手就为朝廷除去一二宵,以儆效尤。”

    白发老叟原本还在摇头晃脑地听记事朗诵陈孔璋的雄文,却不料一直和颜悦色的颜良突然就把脸给板了起来,所之话更是令人头皮发麻,不由暗中琢磨自家儿子如今就在白马城中为吏,这算不算是从逆啊,若是算从逆,自己一家可如何是好。

    颜良见面前老叟原本还十分从容淡定,但被自己最后这么一吓唬,便眼神飘忽面露惊惶之色,他顿时有所怀疑地问道:“老丈家中可是有谁人入为曹贼幕中?”

    老叟被这么一问,顿时惊慌失措地分辨道:“不不不!犬只是见在县中为吏,绝无从逆之举,绝无从逆之举。”

    见着老叟只是儿子在县中为吏,颜良也不为已甚,道:“既在白马县中为吏,那也是我大汉之臣,只要不党从逆贼,违抗义师,便也算不得附逆之举,老丈且放宽心。”

    老叟听了颜良的话,心中稍稍放宽,只是仍旧不太放心,道:“将军明断是非,草民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只是刀剑无眼,犬见在白马城中,若是两军交锋时,有所……有所误伤可怎么得了。”

    老头子其实更担心的是,自家儿子在县中为吏,若是眼前的所谓义师前去攻打,多半是要被派去协守。而据称这义师有三十万之众,白马城怎么抵挡得住,到时候城池攻破,算不算附逆还不是这义师了算。

    颜良听了老头的话,心道我就等着你这么呢,便问道:“令郎可曾有兄弟子息?”

    “老朽膝下唯有犬一人,倒有二孙。”

    “那老丈可修书一封,使佳孙送入城中,即可使老丈祖孙三代完聚。”

    “这……。”

    正好此时有一军吏前来请示,颜良便一拱手道:“本将军务繁忙,就不与老丈多盘桓了。还望老丈速速修书,然后使令孙随我大军一同前往白马,以全老丈阖家忠孝之义。”

    “另外,我大军过境,所需粮秣柴草等物还需沿途乡里资供,此事事关紧要,若有不偕,只怕兵士心生怨望,还望老丈妥善安排。”

    完后,颜良立刻翻身上马,丝毫不留给老叟开口的机会,只留下一个军吏陪着神情惆怅的白发老头在风中凌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