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开学考试
晚上和米霏一起坐在书桌前学习,好不容易督促这丫头把作业写完了,都9点了。
又用了半时,带她快速温习了一下明她上课要学的知识。
9:30准时让米霏睡觉,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保证睡眠充足。
米霏也有点累了,果然学习有助于睡眠,一阵她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大富估计11点多到家,我也先睡会吧。周四有7门课要进行开学考,我已经看完一些了,考前应该能复习两遍。
给大富发了消息,让他还有10站要下车的时候,给我发消息。我还得起来加热下菜,然后骑车去接大富呢。
大富我还,就让我骑自行车,骑电瓶车危险。我我不了,大富,你怎么学会顶嘴了呢。
这我就不好再争个什么了,只能认命的蹬着自行车,听着链条的“咔咔”声。
在公交站台等了两分钟,看见大富下车了。虽然现在是夏,但是半夜还是冷,得穿个厚点外套。
大富也披着件外套,手里还拿了杯奶茶。大富看见我,提着手里的奶茶对我晃了晃,“这是我改进的奶茶,你尝尝,有没有你调制的配方好喝。”
我跨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大富蹬着车带我回家。
我调侃大富,“你现在很具有创新精神嘛!”
“也不懂是学生还没开学,还是我们的奶茶不好喝,一利润都没块把钱。我都有点着急了,每一起来,就想着一房租120,人员工资也快120了,得把成本钱赚到。”
我把吸管放进去,吸了一口,甜而不腻,里面的布丁、椰果也不错,是比我之前的配方好点。
“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学生过几开学,等过几再下结论我们这个店生意到底怎么样吧。”
其实这话,我自己心里都没太多底气。也算的破釜沉舟了一把,不懂能不能成功。
大富听到安慰的话,心里宽了宽。“你和米霏今开学怎么样,米霏第一上学,班上孩子都比她大,不懂会不会欺负她?”
“米霏挺好的,就明老师让带钱,订校服,钱我已经给过她了。我们这周有个开学考试,这几我得准备考试。”
“米霏不被欺负就行,你考试也要加油啊。我看望京理工大学大学那些学生,看起来就很有才的样子。希望你能努努力,也能进入大学读书。”
三五分钟就回到了家,我把锅盖掀开,饭菜装给大富。
大富又倒了罐啤酒,“还是啤酒深得我心啊,奶茶对于我这种中老年人来,有点太甜了,你们年轻喜欢喝。”
看着啤酒冒出的泡泡,大富露出满足的微笑,赶紧抿了一口。又抬头看看我,“你快回屋吧,看会书,要不然就早点休息。”
我回到房间,去外面接了趟大富,寒风嗖嗖的,把我都吹得清醒了,看半个时的书再睡好了。
接下来几,老师还教着新课。把复习备考的事,留给我们自己了。
课间5分钟,我也是分秒必争。有时候,余光瞥过王旭,他课间也坐在位置上学习。
这次考试前的气氛有点紧张,因为贾美丽在班上已经流露出希望我们班能取得好成绩的样子,让大家不要扯班级的后腿。
班上最近都是低气压,至少像原来那样的化妆品、漫画书,上课不会明着摆在桌上了。但是,有的人免不了还是会暗自忙些自己的事情。
贾美丽也发现,一个班的风气要改变,太难了。内心有点急,却又不知道怎么能使上劲。
转眼周四了,考场的划分是按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
上学期我在班上是第三,年级里是50名,正好是第一考场的最后一个位置。
贾美丽看了看考场分布表,班上这些学生真是太不省心了,第一考场70个位置呢,她们班才占了3个。上学期她们班平均成绩是年级倒数第二。
这样看来,这次班级成绩想挤进前五,拿个班主任安慰奖都难。
感觉把知识点我都理的差不多了,脑海里对初一知识,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构架。
拿到试卷,尤其是文科试卷,很多都是原题,写起来特别顺手,看到题目直接勾答案。
语文和英语的阅读理解题被全换掉了,语文我就按照答题的框架,往回答里填充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英语阅读做的挺顺利的,单词都很简单。
数学题算是难的了,因为全部都改了数字。还得自己算一番,但解题思路我都知道,除了最后一题,有点太饶了,最后一问我没算出来。
周五下午3点就考完了。
我们学校的考试表安排的很紧,因为学习开始猛抓学习,连带着老师的工作效率都必须提高。
我们考试的时候,已经考完的科目,任课老师得边批改边监考。
3点考完,就变成在教室上自习了。老师批改试卷之余,还给我们布置了这周的作业。
班上大部分同学,看贾美丽忙着在办公室改试卷,排名,都干起了自己的事。
突然班上,传来了一阵稀稀朗朗的声音。我正忙着和物理题较劲呢,听见旁边橙子在慌忙把粉饼盒放进桌肚里的时候,粉饼盒不心滚落了。
我帮她捡起来放在桌肚里,又写起了我的左右。
过了几分钟,橙子拿胳膊肘,捣练我,递给我一张纸条。
我把纸条展开一看,“刚才班主任站在前门的窗户那里。”
这倒是挺吓饶。
4:30贾美丽才回来,各科课代表把试卷都抱回来了。
贾美丽手上还拿着成绩单呢,脸上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大家手上的是都停一停,这次开学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我倒是挺好奇自己考了多少分的。
贾美丽望着我,“这次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下面有人声的接着话,“好消息。”
贾美丽很明显的听到了,“那我就先坏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