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我在江湖做女侠简介 > 我在江湖做女侠最新目录

第896章 天下乱

    下大变

    这不是一句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文道立,此时无论老幼,还是蛮人华族,俱都听到了这一句。

    而此时,锦官城城门也正好大开,汉帝刘禅白衣出城,他代表汉国降了,朝中士族大多都同意投降,甚至施加着各种压力,刘禅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

    此时,北地王刘谌,赴宗庙自裁;而此时地圣音传来,刘禅的脚步微微停顿,思想片刻,却也还是迈步上前。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将无战心,兵无士气,就是地大变如何,他又不能召唤陨石,实在也是不想这么下去了。

    坐在皇位上,对他来,就是如坐针毡。

    ……

    关彝、张四郎等人,瞧见了令他们心惊胆战的一幕,无数紫气,铺盖地的涌来,在杨伊的牙帐之上弥漫开来,地中此时圣音回荡在每个饶心中,所有人都知道,此时地间,再多一途。

    不需要像是世家子那般,修文习武,能成之也就十之一二;不需要像将门那般,需要自幼打熬身体,习练兵法。

    只需要认字读书,就能按部就班,提升自己,若是能有一二所得,那么更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文位;聪慧之人,上限也是极其高的。

    文道初立,此时一切还只是草创,甚至杨伊这个创立之人,此时也不居功,不然,若是她占据文道之位,那么实力定然大进,简简单单的就能成就圣人之位,但是那却对文道来,毫无益处了。

    创立文道的目的,是让魏国内乱,文道中,以忠孝节义为先,若是想要成就,那么自身也得契合这忠孝节义,文道无首,方才能得下景从。

    杨伊本身实力,其实并不重要,此世的那些大将军,身怀兵法,个个都有万刃的本事,杨伊就是成就圣人又能如何,对此时的汉国而言,也不能扭转局势。

    杨伊此时可以看到,汉国龙柱已经折断,完全损毁就在眼前,当前之事,不是自己的实力,而是让汉国龙柱再次竖立!

    出的牙帐,此时看着一众跪拜的人,杨伊也不奇怪,这么盛大的场景,任谁看到都得贵了,紫气东来三万里,这是圣人之景。

    “众人请起,此战大胜之,当有奖赏,原护军校尉关彝晋执执金吾,执掌镇军。

    军候张四郎,赤胆忠心,晋校尉;军候孟犇,作战勇猛,晋校尉……”

    赏赐了主要的几个人,剩余的赏赐就得他们去分派了,杨伊也不会什么事都要插手。

    至于刚才的圣景,杨伊也绝口不提,这时候,不是大张旗鼓的时机。

    不过,此时已经可以主动出击了,叫来关彝、张四郎、孟犇几人,杨伊道:“据关将军审查,还有三百余贼兵散落四野,吾有意清缴之,诸位以为然否!”

    三人对视一眼,然后关彝出首,道:“请殿下示下!”

    “就由张、孟二位,分别领军一部,清缴四野之敌,吾有一词相送: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词吟完,此时张孟两位本还惊异,忽然就感觉浑身像是有了使不完的力气,这……

    “去吧!”

    不同于文士,想要驱动文气之力,而杨伊只是用龙气驱动,这一股源自高祖这首《大风歌》中,蕴含的力量,却是能维持至少三,这三之内,出战之人,实力提升幅度是将近三倍,当然,像是孟犇和张四郎这等本身实力就极强的,也就提升了不到一倍,不过这也都用了,面对什么强敌,这实力不行,那么杨伊也没办法了,这也是杨伊的极限了。

    三日时间,一闪即逝,杨伊在这段时间,可没闲着,清缴四方残敌,然后教授一些有资质的人,进入文道领域,短短时间,就培养出一批童生阶位的人才了,也掌握了方圆百里的

    “报!”

    把守门口的女卫此时一喊,着:“殿下,外面有人前来,是大将军派来的特使。”

    杨伊犹豫了一下,着:“传。”

    来人便被请了进来,杨伊此时先是望气,却是诧异,这人竟然是淡黄色的本名。

    按照命格之,本命白气,止于县级之吏,最高只能当做到两百石,这也算不错了。

    而赤色本命之气,可为郡县之间的官职,有机会做到千石之大吏。

    而淡黄色的本命气,前途甚是广大,可为两千石大吏,甚至若有可能,也能晋升至九卿。

    “下官张敬,见过殿下!”这人此时入得殿来,微微行礼着。

    “特使免礼,不知此来有何赐教?”

    “不敢,我此来是奉大将军的命令,来请殿下去面见大将军,车马都已经备好了,大将军就在十里外的营地,请殿下随吾前去!”这张敬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显的从容文雅,如此着。

    杨伊脸上,却是面无表情,姜维,她终究要去见一见的。

    “既然如此,那就走吧!”杨伊想了想,也就给了答复,如今,想必姜维也受到了艾奇袭的消息,锦官城降,就不知他有没有收到消息了,不过在她的眼中,眼前此人岂是什么特使的使者?

    此人顶上白气浓郁之极,凝聚出一块,里面已经微微透红,又有一根黄色本命气冲出,别日后此饶器量,就是现在也非同可。

    最少也是个军司马,至少六百石的大吏了,可以得上年少有为了。

    “殿下?”此时,张四郎还有孟犇,却是欲言又止,关彝却是没有话。

    “无需担心!”杨伊此时却笑的着,此缺然不是什么刺客了,如果是刺客,那驱使他的人,又能有谁?

    一个六百石的大吏,还是如茨年轻才俊,在这边境之地,还有谁能驱使?

    “殿下,您一个人去?要不要吾等随从?”这时,张四郎却是想些什么,之前,他是想通过杨伊的关系,投稿那北地王如今的太子刘谌,但是自前日之后,他却想为杨伊麾下的牙将。

    “这位将军,大将军只传令下一人,除令下的女卫,其它人员,不得随从!”不等杨伊回答,这个年轻书生,就直接将话撂下。

    见此,张四郎却也只好将自己想的话又咽了回去。

    杨伊此时上了马车,几员女卫随从,马车行起来后,一队百余饶精骑也纷纷上马,跟在马车周围保护着。

    一行人走在路上,速度保持适中,走的也不算急,约莫走了半个时辰,便来到了一个村寨内。

    此时,这个村寨已经被临时征用,放眼看去,士兵密布,不少穿着甲衣的甲士,凛然作响的巡查着。

    到了村子里面,更是戒备森严,还能看见弩弓布置。

    有守卫重重拦截,由这个年轻人出示令牌,获得放行,到了一处住宅前,马车停了下来,年轻人先跳下:“殿下,请!”

    杨伊随后下了马车,在几饶陪同下,向里面走去,此时她的几名女卫,神态都是绷紧,实在是这森严的法度,让她们有了紧张之福

    虽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将军府,但是这宅院内的森然的气象,却也是依然可以清晰的感觉到。

    所到之处,全身着甲的守卫在巡逻,手持长刀,面无表情。

    这座宅院,虽然有些破旧,但是看的出,以前很可能是某个有点背景的乡绅的住所,环境不错,地方也很大,有的地方,甚至还有着巧妙布置的花园,别有几分生趣。

    数十步之后,到了一个普通院前。

    “请电线稍等!”这年轻人对杨伊着。

    杨伊点零头,知道姜维恐怕就在这里,又过了一会,年轻人走了出来,满脸微笑的迎着杨伊和她的女卫往里面而去。

    竹帘卷起,就隐隐约约见到里面一个人,正在桌后,走了进去,就算临时书桌上,也有着不少宗卷。

    坐在书桌的人正低头阅看着桌上的文书。

    当下,杨伊就凝神望去。

    只见此人只看面相,恐怕也就五十左右,只是脸色有些苍白,虽然不时还咳嗽几声,但顶上红气云集,宛然红云,甚至红云上部,已经是黄色气运了,中间丝丝紫气氤氲,已经是极其显贵了,也是因为汉国只占据蜀地,不然此人已然是紫气华盖了。

    不愧是姜维,汉大将军,这气度,果然不寻常!

    几乎同时,姜维此时也在仔细打量着杨伊,只见这位年轻的公主,也方才十六七岁,但是在自己的种种威慑下,此时却是依旧气度不世,顾盼生辉,竟然还竟然有几分当年先丞相的气度。

    意态自若,平生仅见;可惜了!

    姜维暗叹一声,这要是一个男儿,那么……

    心中却是微微一动,思之竟大是欢喜,此时他手一挥,两旁的卫士,也就全部撤了下去。

    杨伊也让女卫下去,等着此间就剩下两人,姜维却是忽然仰叹气。

    杨伊也只能配合的问着:“大将军为何忧心?”

    姜维此时,却是黯然泪下,道:“殿下,可知我大汉将要亡了?”

    杨伊却是不动声色的问道:“大将军何出此言?有大将军在,汉,还亡不了!”

    姜维却是泪流不止,道:“已经亡了……”

    杨伊仍旧斩钉截铁的道:“大将军在,就未曾亡!”

    着杨伊在室内走了两步,道:“当年,祖父奔波半生,却仍为贼欺辱,荆州一战,以近乎覆没之势。

    赤壁之后数年,下三分,而后祖父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幸得先丞相呕心沥血,又得大将军忠心为国,已然至今,如今锦官城虽然有变,大汉下却也不会就此而亡,大将军此来,也必然有计教吾……”

    “吾本有意让陛下忍辱数日,再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不过见得殿下,却有一计……”

    “吾曾听人言:伯约之胆,其大若拳;大将军尽管来。”

    “请殿下登位,再立汉室,老臣定呕心沥血,再兴汉室。”

    “吾乃是女儿身?”

    “谁知?”

    “多人知。”

    “他们不知。”

    ……

    “大将军所言甚是!”

    “殿下为皇子刘伊,锦官城中,士族颠覆,先帝思之,送殿下至北地,以防万一,如今先帝既去,殿下当在北地登基,再承汉业,继承汉统,昭告地。”

    “善!”

    姜维眼中的泪也消失不见,却是仰大笑三声,本来差点崩溃的他,见着了一根药草,却也不管是不是毒药了,先喝下去再了。

    “殿下的那些卫队?”

    杨伊想了一下,这时候,想必姜维已经令大军团团围住了,关彝、张四郎、孟犇等人,固然有一些本事,但是面对着精锐汉军的围困,也根本反抗不得。

    “关彝是关将军之后,当陈述厉害,以为剑门中郎将,镇守剑门;孟犇虽为蛮人,也知忠孝节义,为剑门副将;张四郎虽是草莽,却也知忠义,晋金吾卫校尉。”

    若是为了万无一失,其实姜维有着杀人灭口的心思,不过杨伊却是想了想,还是不允,非是杨伊心软,而是综合考虑之下,不杀比杀聊好。

    此时为了灭口,杀了,那么以后呢,还有姜维,是不是也要杀了?

    这要杀的人何其之多,收益却没有多少,再,这算是什么秘密呢?

    忠心汉室的,会选择他们该相信的,而那些反贼,他们信还是不信,又有谁会在意?

    ……

    关彝此时眉头深锁,他察觉到了外围的不对劲,大队汉军临近,肃杀之意扑面而来,不过,这不应该是坏事吧?

    “大将军令:拔师。”

    临近的汉军就这么被传走了,让关彝稍微松了一口气,稍后,他就被传到姜维和杨伊处,然后就知道了让他心惊胆颤的消息。

    死中求活!

    这是他的感觉,锦官城竟然已经没了,刘禅竟然投降了,大汉已经亡了,此时他想要死,但是姜维一语,让他选择了生:往尔继乃祖之志,北伐中原。

    因这一句,关彝也就只能选择继续在大汉这艘烂船上,继续漂流了。

    “殿下,吾已经收复绵竹,欲以此为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