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扶明简介 > 扶明最新目录

第十九章 华夷之争

    赵铭的话,让准备离开的众人,又停下了脚步。

    阎应元微微皱起眉头,不快道:“进了江阴城,博安以为还能活,不闻头可断,发不可剃吗?”

    赵铭愣住了,他看向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曾化龙、书生许用等人,见他们的神情,立时明白这群人就没想着能活着。

    头可断,发不可剃,这就是他们的态度,是他们的宣言,江阴是准备全城殉道了。

    一般而言,生存的欲望是饶本能,可是这群人却是在对局势绝望的情况下主动寻死。

    清军渡江,占据南京,皇帝被俘,文武大半投降,整个江南都落入了清军之手,以江阴一城,几万乡民,怎么可能与清军对抗,最后必然是个死字。

    这点陈明遇清楚,阎应元决定出山,接下江阴城防时,他心里也清楚,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要站出来,因为头发不能剃,这不仅是明清两个政权的斗争,还是华夷之争,关系崇祖的信仰。

    他们早就知道了后果,可是依然选择了抗争,没人打算活着走出江阴。

    阎应元看着赵铭,态度冷淡了许多:“如果赵守备想活命,现在可以走,阎某不会拦你。”

    虽陈明遇一再给阎应元,赵博安是个人才,是个豪杰,但是阎应元依然不太喜欢赵铭。

    这个人行事太标新立异,而且大敌当前,他还有心情去杏春堂调戏良家,让阎应元对赵铭没有什么好福

    赵铭听出阎应元话里的讥讽之意,心里很不舒服,他这么问,也是为了江阴城的百姓好。

    抗清而死,为衣冠发服的信仰而战死,自然是值得钦佩,但在赵铭看来,活着无疑能为华夷之争,做更多的事情,况且郑森还在城里了。

    “阎总制,我赵铭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赵铭眉头一竖,眼睛瞪大,“我提出请援、突围,也是为了江阴,为了下考虑。”

    阎应元冷声道:“如今局势,哪里还有援兵,清兵围城,又往何处突围?江南以入敌手,坚守江阴,尚能杀虏明志,突围无疑让建奴屠杀尔。我不知道赵博安你,是如何为江阴和下考虑?”

    陈明遇见此忙道:“总制,博安他不了解情况,你不要怪他。我相信他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才出这样的话!”

    陈明遇一片好心,可话入了赵铭耳朵里,却让他更加不舒服,他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于是一抱拳,“阎总制,陈先生,我问你们一句。我们在江阴不惜以死抗争,为的是什么?”

    阎应元看向赵铭,“为一口气,为祖宗不受辱没,为了身上的衣冠发服和脚下土地不被玷污。”

    “既然如此,总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建奴赶出中国。”赵铭道:“而不是战死在江阴!”

    阎应元一愣,陈明遇也有些惊讶的看着赵铭,一旁郑森忽然一振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博安的好。赶走建奴,头发不用剃,祖宗不会受辱,脚下的土地也不会尽披腥秽!”

    阎应元沉着脸,不得不承认,赵铭的有道理,他的目的不是求死,而是为了保护一些东西,为此可以去死。

    阎应元沉着脸,“你的没错!”

    阎应元作为总制,即便是自封的,也是江阴城内名义上的统帅,而赵铭只能算他的下属。

    现在赵铭顶撞他,让阎应元心里不快,不过他却认可了赵铭的话语,叹道:“然而哪里还有什么援兵,清军大军围困,乡勇无力突围,最后的选择依然只有死战。”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叹息,他们对明朝,对下已是失望至极。

    赵铭有些明白了,正色道:“阎总制、陈先生,戚公曾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才勇。这下间,想要抗清的义士,又岂止我们这一伙呢?剃发令一出,下必然鼎沸,我想外面反清之势,或已燎原。再者,弘光皇帝虽被俘虏,大明藩王还有不少,或许已经有藩王监国,重新竖起大旗了。”

    郑森抱拳道:“总制,大家的志向,都是驱除鞑虏,保一方平安。若是无路可走,森愿与江阴共存亡,以死明志,但若是有一线生机,森认为我们应当争取,全都战死于城中,江阴之地,今后还是会落在建奴之手,这里的百姓还是会被逼迫剃发,而只有活着,我们才有机会恢复中华。因此卑职建言,请总制不要放弃机会!”

    郑森不是死脑筋,因此他才从南京跑了出来。

    众人眼睛一亮,阎应元沉默不言。

    赵铭继续道:“派人出去求援,联络各处义军,对江阴来,并没有什么损失。大木是福建郑总兵的公子,我们还可以向福建求援。突围的事情,也可进行准备,大家都活着,才能为华夷之争,为驱除鞑虏,做更多的事情,才有机会,赶走建奴,保护家园。”

    陈明遇已经被赵铭服,派人去求援,了解江阴之外的情况,对江阴并无损失,反而会带来一线希望。

    不过,阎应元才是总制,陈明遇没有话,而是将目光投向阎应元,等他来决定。

    阎应元目光注视赵铭,这件事让他感到不快,他依然不喜赵铭,但是得承认,按着赵铭的建议去做,并不会有什么损失。

    阎应元沉着脸,微微颔首,“但愿下真如博安之言,如此江阴尚有生机,大事尚有可为。那就派一人出城联络吧。”

    南京朝廷的迅速崩溃,五十余万明军,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一个多月的时间,多铎就从河南打到南京,彻底摧垮了江南有志之士的信心,他们对局势都感到悲观和绝望,对明朝更是失望透顶。

    剃发令一出,江阴、嘉定、昆山等地绅民,都是在绝望中,不计后果的自发反清。

    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相互间消息也不通,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孤军,就没想过挽回大局,只是你守江阴,我聚集于嘉定,他坚守昆山,各自守着自己的家乡,以死抗争。

    听了阎应元的话,陈明遇这才道:“既然总制决定,当选一熟悉地形,了解江南之人,出城求援。”

    赵铭抱拳建议,“不如让大木去请援,他是福建郑总兵的公子,必能请来援兵。”

    阎应元承认赵铭的话有道理,做事便不拖泥带水,不过他却摇了摇头,不想放郑森走,“大木已经被委以重任,我觉得有一人,熟悉江南地理,更加适合出城请援。”

    阎应元很清楚江阴的情况,他此前认为江阴就是个死地,现在听了赵铭的话,同意他的看法,不过他认为,江阴即便能得到援助,也不会是陆地上的援助,没有哪支军队,有能力穿越清军控制的江南,来江阴解救他们,只有从长江水路,赶到江阴北面长江,才有一线可能。

    因此阎应元不想放郑森走,江阴与郑芝龙素无交情,只有郑森在江阴,郑家水军才有可能来援。

    阎应元继续道:“此人叫程璧,虽是一介商贾,但知大义,且对江南地形熟悉,有他出城救援,应无问题。”

    陈明遇显然认识程璧,“要是由他出城,此事能成。”

    正着话,一员将领闯了进来,抱拳道:“总制,有满兵进抵城下了!”

    堂上众人闻语,心里立时一凛。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