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启帝简介 > 大明天启帝最新目录

第十章 菜市场般的朝会

    直到言官们满意之后,朝会才渐渐平息下来,之前想要凑事的一名官员才满脸无奈地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按照我大明祖律凡藩王成年后需前往封地,不得在京城逗留,今信王已成年,望陛下责令其回属地”。

    朱由校高坐在龙椅上眯着眼睛看着这名大臣,根据启皇帝脑海中的记忆。此人名叫顾其生,乃是万历22年的进士,现任部员外郎。当然他还有另外一种身份,那就是东林党成员。这就令朱由校感到有些诧异,生怕其中有什么阴谋诡计。

    “臣等复议”。

    这边朱由校还在思索其中有什么问题,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尽皆表示赞同,甚至与东林党对立的殉成员也是赞同。

    对于以魏忠贤为首的殉成员,为什么要让朱由检离京,也是因为当初朱由校曾下旨让其继位,如果哪皇帝再咯噔一下,令其忌讳的话,可就没啥好果子吃了,毕竟一朝子一朝臣。

    对于东林党来,朱由检离京乃是祖宗之法,难不成还要违背祖宗之法。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意思,就不是顾其生所能接触到的,反正他也是听从上面饶安排。

    “信王乃先皇之子,朕之皇弟,情深意重。希望能与信王一同过个春节。所以关于信王就藩一事,当年后再议。”

    虽然朱由校不想让朱由检到外地就藩,生怕有人借当初启皇帝驾崩时留下的诏书事。只是大臣全部同意此提议,身为皇帝的朱由校也无法反对,只得拖延一时是一时。

    同时也告诉群臣,朕希望能让信王在京城过个节,至于节后如果你们再提的话,朕便会同意,我给你们的面子你们也要给我面子。

    朝中的大臣全部是老油条,自然能够听得明白朱由校的意思,便不再提起此事。

    毕竟皇帝都要拿亲情出来事了,如果再不给面子的话,这样真的把皇帝给惹恼了,怎么办?尤其是身旁的殉的成员更加会借此落井下石,虽然他们现在与我们站在一起。

    “臣有本奏”。

    当此事忆完之后,再次出来一个名大臣对朱由校失礼后侃侃而谈。

    “张爱卿有何事起奏”。

    “微臣要参福建布政司夏大言提刑按察使司朱思全,都指挥使司赵国华有谋反之意”。

    此话一出瞬间让朝堂上一片寂静,连朱由校也是有些无奈。实在无法想象,一名普普通通的言官竟然会掺合一省最高长官。

    何为布政司?

    明朝时对省级行政区对齐设立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相当于高官级别。

    提刑按察使司,有按察使、副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这个更加是牛逼的,如果按照后世的法的话,这个算是省公安厅厅长。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这个相当于军区司令。

    “张爱卿你要知道你是在什么,这里不是你家的后花园。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朕可要治你欺君之罪,以及妖言惑众之罪”。

    “启奏陛下,臣有证据”。

    被朱由校称为张爱卿的官员,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一旁的太监急忙向前将其接过,睇到魏忠贤手中,然后由魏忠贤转交给朱由校。

    朱由校结果奏章后,仔细打量一眼后,瞬间被其内容所惊到,只见上面写着。

    “感盘古开地,三皇治世,五帝定论。尧舜禹禅位与有德之人,夏桀无道,商汤伐之,开创六百年殷商大业…………”。

    足足四五千字的文章,令朱由校大开眼界,心中止不住的叹息,如果当初自己也有这般水文的实力何至于落魄成当初那般。

    当朱由校看完之后,终于明白了奏章中所提到的谋反之事。

    原来是福建布政司夏大言与提刑按察使司朱思全在中秋之时与都指挥使司赵国华一同饮酒作乐。

    “张爱卿你这奏章中好像没有证据证明福建布政司夏大言有谋反之意不”。朱由校脸色有些阴沉下来,语气也不是那般平和,带着一丝不满。

    “陛下,夏大言朱思全赵国华三人中秋之夜,本是合家欢聚之时应当在家中与一家老共度佳节,一切团圆之乐,如今却聚众在一起饮酒作乐,如果没有什么阴谋,臣不相信。臣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陛下啊,更何况太祖皇帝当初就下旨让我们闻风起奏,臣无罪,只是例行本职罢了”。

    吧竟然直接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嘴中嘟囔着要为大明尽忠。

    “太祖皇帝是让你们闻风起皱,但也不是这般胡乱猜疑”。朱由校有些咬牙切齿的道。

    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视对于中央与地方百官的监察,历朝历代皆不乏相关机构与制度的建设。明朝建立了历史上最为完善的监察制度与组织机构,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言官群体。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为历代之最。

    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特地下旨,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言官,让言官们可以闻风启奏。

    啥叫闻风启奏呢?意思是只要听到一些不好的风声便可以告诉皇帝,至于证据不证据,等调查之后再。

    朱元璋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以下几条是最基本的:一是“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二是必须正派刚直,介直敢言;三是学识突出,既通晓朝廷各方政务,又能博涉古今。除此之外,还须具备一定的仕途经历,历练稳重;甚至对年龄、出身以及文章、词辩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具体的要求。

    也就是言官们不但能会道,而且还都不怕死,这就让人有些无语了,又不过,杀了吧,人家又不怕死。

    不过,言官在政治舞台上也确实声名赫赫,在诸多重大问题上都做出过震撼人心的举动,尤以对皇帝的规谏最为突出。如嘉靖皇帝沉溺斋醮青词,不理政事,御史杨爵痛心疾首,上书极谏,被下诏狱,备受酷刑,数次昏死,仍泰然处之。其他言官得知后即冒死声援,也付出了血的代价。由于言官对于皇帝的德行非常关注,那些游戏国事、昏庸不振、生活奢靡、长期怠政的皇帝就经常遭到言官的批鳞谏诤,以致于皇帝也怕起言官来。

    如万历皇帝一日在宫里演戏嬉乐,忽闻巡城御史呵呼声,亟命止歌。为什么呢?他:“我畏御史。”监督、制约朝廷重臣则是明代言官的主要职责,而从明代的历史看,几乎无一内阁首辅没有受到言官的弹劾和抨击,其中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

    明代政坛上为祸甚烈的宦官,同样是言官监视、打击的主要对象。那些依靠皇帝或皇后逐渐权势熏、炙手可热的宦官,经常受到来自言官的舆论制约和冲击。以至于连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都不敢与之抗衡。被言官们攻击,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