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我成了仁宗之子简介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目录

第九五七章 三日

    谁也不想做这个冤大头。

    在河北道作战,最起码还有个人多势众的优势,单独向西去堵截宋国的生力军······那可是带着战车兵的生力军,是步骑兵、骑兵还有战车兵混合编制的大军。

    宋国历来以西军最强,自与大辽开战后,宋国一直压制着宋国的西军,很显然,这时候放出来的宋国西军绝对是战力最凶残的状态······谁这时候去堵截他们,这不是找死吗。

    再说了,在河北道作战,还存在冲破宋国中军防线的可能,一旦冲破,直接抵达的是宋国的皇帝营帐······这样的功劳不捞,去堵截宋国生力军?

    堵截生力军,死伤惨重是一方面,吃败战又是一方面,关键是,现在有可能改变辽宋战况态势的,唯有火马阵冲破宋国中军。

    打了两年战了,皇族和后族,除了派出五万精骑准备绕到宋国后方立大功以外,还没有出过什么力······这时候也该着皇族后族的精锐出动了。

    以少数精兵北上,堵截宋国西军和云州军,唯皇族后族精锐不可!

    宫帐里的臣工,各人打各人的算盘,就是没人接耶律洪基的茬······爱谁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朕也清楚,堵截宋国西军和云州军,不可能派出超过十万的骑兵,或者说抽调五万精骑都很难。”

    “毕竟,南京道是主战场,宋国的皇帝亲征与此,整个宋国的防线几近四十万大军,抽调兵力,就意味着可能在南京道战场出现薄弱环节······”

    “但是,如今火马阵之法初步建功,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必须得派精骑拦截宋国的生力军。唯有如此,大辽才有可能逆转局势,甚至反败为胜。”

    “诸位卿家,没人担此重任吗?”

    耶律洪基再一次发问,结果依然是无人接茬。

    “若不是朕的君王旗离开,可能导致士气不振,朕即便是亲自率兵前去堵截又如何?这是大辽生死存亡之际了,诸位卿家切不可退缩······”

    事到如今,大辽出现这样惧敌不前的情况,耶律洪基也算是理解,并没有真的强制那个势力领命······

    “陛下,其实我大辽也存在生力军!”

    “说来看看,那部为大辽生力军?”

    “宫卫!陛下,宫卫这两年尚未冲锋在最前线,不管是战马还是将士,都处于最佳状态,并非想大辽其他各部的战兵。”

    “若是我大辽宫卫出征,势必会有效拦截宋国生力军,从而为正面主战场赢得时间······”

    或许是陛下不像早些时候那样强势了,也或许是真的觉得皇族应该多少动动了······

    “陛下,确实如此!宫卫可担此重任!”

    “陛下,唯有宫卫可立此不世之功!”

    “陛下,宫卫抽调精骑五万,并不影响正面战场的冲锋,甚至不会影响大辽冲破防线后的作战······”

    吵吵嚷嚷的,宫帐里的臣工一致认为宫卫可担此重任······几乎是整个除皇族后族以外的臣工都赞同这样的提议。

    罢了!

    “诸位卿家是以为朕亲自率军出征为好?朕并非不可以率军出征,只是君王旗后撤,导致士气颓废如何解决?”

    “陛下,此事很好解决。君王旗那就是旗子,就是一个标识。陛下亲军出征,君王旗留在此地又如何?”

    真不如何!谁说君王旗必须与君王在一起?再说了,君王出征没有携带君王旗,还能避免遭遇战失败后的意外······

    所以,耶律洪基就真的留下君王旗,率兵向西北而去了······

    同时,北辽的前线指挥部,也继续按照既定的方略,用点燃尾巴的战马为先锋,各部骑兵尾随,继续向宋国的中军冲锋······

    连续四天的疯马冲击,虽然防线还牢固,也没有被北辽的疯马冲破,但是,这时候大宋的战车已经不再像战车了。

    战车确实是坚固,然而,即便是再坚固,也扛不住那些点燃了尾巴的战马,无所顾忌的碰撞······

    不说处于战车上的战车兵扛不住,就是战车也接近散架了。

    战车和战车之间的衔接,几乎已经全部断裂了,这时候衔接在一起的不是部件,而是战车被撞了以后的扭曲形态。已经不是衔接,而是车辕不正常的缠绕。

    还好,始终没有被冲破。

    北辽的疯马很多,可真正冲到战车阵前的并不是太多,从远程开始就有火药弹覆盖,一直冲到阵前的火枪射击,能冲到阵前的,十之不存二三。

    也就是这点比例的疯马,都让大宋有点无措了。

    想想,或者说不敢想象,如果北辽一开始就用这样的方法,说不定大宋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纵深的推进,也不可能斩杀近十万北辽骑兵。

    尽管官家想到了应对的办法,就是并排放置战车,但是,战车已经无法发挥原本的作用了。

    用官家的话:现在的战车就是障碍物,是构筑防线的物资。

    确实,战车上现在没哟物资,全是石块泥土······官家说这样可以增加战车的分量,加固战车对疯马的防御······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自从军卒们从战车上下来,用石块泥土填充了战车,发现疯马撞击战车后,晃动的幅度小多了。

    甚至有些火枪兵,爬上了装满泥土石块的战车顶,就站在车顶射击。就连手雷手,也有样学样,登高投掷······

    原本大宋是进攻方,现在倒成立防守一方。这时候,战车的轱辘已经都卸下来了。

    战车车厢车体废了,但是轱辘还没废。朝廷将战车轱辘都运送会汴梁了,只要防住北辽疯马的战术,等不了多久,新的战车就会抵达战场,重新整装,继续北上······

    没人觉得这一战会败······没看见官家还在巡营吗?

    从大宋由攻转守,北辽没能推进一步,防线还死死的守在疯马撞击之前的那条线上。

    整个大宋的士气依然高涨!

    其实,这时候压力最大的是折可行和周侗。种建中和王舜臣还好点,毕竟都属于中军,承受的北辽攻击烈度跟官家的营帐防线一样。

    或者说,本来就已经混合在一起了,全部属于中军。

    当然,这是种建中和王舜臣故意这样做的······官家的安危比这次战事的胜负更重要。

    折可行和周侗不行。本来还想抽调兵力支援中军,被官家严令拒绝了。

    能理解,官家说了,两翼的作战任务比中军防守更重要,需要全力向中军靠拢······这个靠拢不是从我方防线以内靠拢,而是需要打击北辽的两翼,对北辽置于中间的大军形成围三缺一的形势。

    不容易呀!哪能那么容易?

    北辽既然下定决心要突破中军,自然会部署重兵防备两翼的围剿。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烈度,两翼的折可行和周侗,却要在疯马撞击的情况下,完成进攻的作战任务······这比防御难多了。

    幸好,北辽针对两翼的疯马,相对于中军要少的多。北辽对两翼,作用是牵制堵截,避免两翼的折可行周侗部向大宋的中军围拢。

    即便如此,四五天的时间,两翼依然推进艰难,五天时间居然只推进了五十里不到。

    又一日战事结束了······

    “折可行和周侗是怎么回事?中军如此危机,两翼推进还这样缓慢?这是置官家安危于不顾呀!”

    文彦博老也老了,没想到还得在前线担惊受怕的。别说其他,就是每天披甲,对于老头来说就是折磨。

    所以还是有些怨气的。

    本以为这一次随官家亲征,就是一次战场秀,没想到战会打成这样。

    完全没有了战争开始时的那种悠闲,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文阁老,并非两翼推进不力,而是战略需要。况且,北辽既然集中兵力冲击中军,岂会不考虑被两翼包围的可能?”

    “事实上,两翼的战斗烈度不比中军差,甚是还要强。中军虽然面对的冲击力度大,但是,中军只需要防守。而折可行和周侗部,不仅仅是防守,还要尽可能的往中军推进。”

    “官家的战略,两翼向中军推进,并不是要解中军之危,而是要实现,在最终发起总攻时,尽可能的减少各路大军之间的漏洞,尽最大可能的歼灭北辽作战力量。”

    章惇也知道曾经的内阁文臣是什么意识,这时候见文彦博发牢骚,倒是多了几句嘴跟他解释。

    怎么说呢,文彦博的废话,他可以忽略,甚至说官家也不会介意。关键是,文彦博所说的话,挺诛心的。

    不顾及官家安危,这对于一个臣工,还是武将而言,这样的罪名可不小。

    没见狄青脸色都铁青了······

    虽然方略是官家拟定的,可真的要是中军被攻破了,文彦博的这句话那就是责任追究的依据。

    都是讲武堂出来的,章惇跟折可行等人情义还是有的。

    “文相,此类言论莫要再提!两翼的压力本来就大,几次请求要增援中军。朕之所以几次拒绝,是为下一步做准备。”

    “若因为这样的言论,影响了两翼的行动,导致最终包围存在大的缺口,朕必将追责!”

    “中军防线破不了。冲击五日,战损不足一成。而北辽的战马能有多少?连续五日来,正如狄帅所言,北辽的疯马一日比一日少,烈度一日也比一日弱。”

    “文相,若是披甲觉得累,朕建议你无须披甲了······真要北辽冲破防线了,文老即便披甲也无用。”

    赵曦很讨厌这种临阵相互找茬的行为,一直以来也在改变这样的风气。现在内阁是改变了,可这文彦博老头······真是懒得跟他计较。

    说实话,这两天宫帐内确实挺压抑。多少年了,大宋还很少出现这样被北辽压着打的情形。

    现在的战况,确实让人憋屈。

    所谓这战损不多,其实就是没有参战。

    北辽的疯马冲过来,火药弹火枪齐射······然而,对于尾巴点燃后战马的速度,大宋火枪兵和战车兵的准头真的不尽人意。

    杀伤疯马,纯粹是靠运气······

    等疯马过后,北辽骑兵就一拥而至。这时候,疯马在战车阵前,战车都乱七八糟的,防线没破也也是混乱的。

    这样的情景,大宋就失去了远程打击,将敌方消灭在前进路上的优势。

    而且,番骑队的出阵,跟北辽骑兵搅合在一起,整个大宋军备上的优势就完全失去了。

    也曾尝试过番骑队不阵的做法,然而,那样的结果是,北辽骑兵会通过疯马撞开的战车衔接空档,快速的插入大宋的防线内······骑兵入阵,对于大宋火器军种而言,就是单方面的砍杀······

    也幸亏那只是尝试,杀入防线内的骑兵不多,否则,就那一次,就会导致整个战役的败局·····这可是官家的宫帐。

    所以,大宋只能是对症的应战······很憋屈。

    又两天,明天就是赵曦决定发起反冲锋的日子······

    这时候传讯的延迟,对于西北、云州、蔚州军能否抵达主战场,只是一种预估。

    “官家,明日若西北、云州、蔚州军不能抵达主战场,中军和两翼主动,风险很大~!是否需要延后总攻?”

    “毕竟,中军现在并没有出现多大的危局,还能确保防线不失。”

    至今没有接到西北、云州和蔚州军队的反馈,王安石担心中军和两翼发起总攻,那就是放开防线出击,风险太大了。

    “王相,先不说军中逾期不到的有军法处置,就是说军令这一点,又岂能随意变更?”

    “朕相信朕的将帅们,也相信大宋的将士们!军令已经下达,就绝不可能更改。”

    “王相,不论西北、云州和蔚州军是否抵达主战场,中军和两翼出击,本来就可是一次出其不意。”

    “看今日北辽疯马的数量,不足五千匹了,没有一匹能冲到防线前二十步内,也就是说,北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我方出击,必须是在这个时机,在北辽转换战术之际。方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