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化宋简介 > 化宋最新目录

正文 化宋 第273节

    事情在这里开始变得不可收拾。

    首先是室卫蒙兀,他们非常有眼色,派使者主动上前,表示愿意归服大宋,帮助征讨金国。

    铁骊部紧随其后,愿意臣服,帮助大宋教训不听话的女真人——草原就是如此,一个大族衰落时,其它部族不等它咽气,就会上前撕咬分尸。

    这不是什么背信弃义,只是这严苛土地上残酷的生存法则罢了。

    一个倒下部族会被其它部族吸收,在他的尸体上,生长培育出新的王者。

    至于说臣服,对于他们来说从不是问题。

    他们臣服过大唐、臣服过辽国、臣服过金国,再臣服大宋,又有什么问题呢?

    只要大宋强大,他们便继续臣服,只要中原衰落,那他们便趁机南下,不需要教导,这就是他们本能。

    ……

    看完辽东传来的消息,赵士程都怔了数息。

    所以,在这一个月里,岳飞不但守住了通州城,还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打到了黄龙府?

    这是不是……太那个了一点?

    但转念一想,这可是岳飞啊!

    在有大量拖后腿的投降派的情况下,还能一神带四坑,收复河山,能在封建社会下调教出一只不烧杀抢掠,军纪严明前无古人的岳飞啊。

    打个金国而已,如今有枪有炮有人有粮,打到黄龙府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赵士程忍不住微笑起来。

    他继续看着军情,这次金国攻占通州的失败,引起了巨大连锁反应。

    周围的部族看出了女真部的虚弱,频繁向大宋示好,听说高丽已经得到消息,庆贺大宋胜利的使臣已经冒着风险在有浮冰的天气下出海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金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翻身的希望了。

    如今的大宋正有大量的新生人口,人地矛盾初步显现,如今的工业化进程还远达不到全部吸收这些人口的地步,如果不将多余的人口拖去开垦土地,那么极廉价的人力就会充斥在各大工坊,让他们失去改进机器提高效率的进取心,转而把目光放到压榨人力上。

    这种事情他不会允许发生,所以最近他已经在各地报纸上预热,提起了开垦东北的巨大潜力和准备支持开荒的决定。

    听说在这里开荒的土地可以归自己所有后,最先动心的不是平民,而是各地的大户人家们。

    无论改换多少朝代,汉人对田地的渴望永远存于心底,难以满足。

    相比于各地普通人的犹豫和纠结,他们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他们准备粮食、在各地召集民夫,给安家费给介绍费,准备去东边大干一场。

    一些本就犹豫的人家会直接动心,愿意去这种无风险的工作。

    还有一些不那么富裕,但渴望有自家土地的雇农在乡里结社,寻着四五十人、或者上百人的团体,准备抱团前去开荒。

    本来,这些人都是他准备用在通州城附近的荒地,也就是后世辽省边界的土地上,可黄龙府在后世吉林的位置。

    如果岳将军能守住黄龙府,那他预备的这些人,怕是不太够用啊!

    第372章 很合理

    四月, 金国都城,会宁府。

    修缮过的皇宫换上玻璃窗后,窗明几净, 让整个朝堂都十分亮堂, 照亮了在场所有人那阴沉肃重的模样。

    金国诸王皆在,但对于如今家国越加颓废的局面, 大家几番商议,却毫无办法。

    他们心知肚明, 位于黄龙府的宋军并不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关。

    最大的难关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号召女真各族的威望,周围的部族们已经不相信他们能胜利, 开始纷纷去找下家。

    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关键在于胜利。

    只有用一场场货真价实的大胜,才能扭转诸族心中的不信任,重新凝聚起一呼百应的威望。

    可问题就在这里, 在一次次战争中, 他们豁然发现,自己已经打不赢大宋了。

    或许一点小规模的掠劫的村庄据点还能赢, 可大规模的攻城拔寨,他们已经做不到了。

    “求和吧!”完颜宗宪是诸王中最年轻,也最敢说话的人,虽然本身没有什么功绩,但凭借他父亲与兄长留下的功业,就算说了什么过分的话,其它诸王也不会放在心上。

    所以, 他没什么包袱地道:“当年辽国强盛时, 部族也称臣过, 北方崛起又失败的部族不少我等一个。”

    理是这么个理, 但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内朝国相完颜希尹怒道:“我族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十年灭辽而成,太祖不过才去七载,我等就将他打下的江山尽数失去,将来如何有面目去见太祖陛下?”

    完颜宗宪无奈地道:“所以呢?要用咱们本部的儿郎去再拼一次么?且不说失败,便是成功了又如何,大宋不是辽国,我们能打到通州,能打得过大定府,打得过山海关,还是能打过辽阳?”

    这话很难听,但诸人都知道,这是现实,如今的女真部族没有本钱这样无休无止地拼下去。

    宋人的数量太多了,比草原上所有部族都多。

    更可恨的是,他们如今有了火器!

    原本射手对骑兵的克制有限,因为弓箭制作昂贵,床子弩等物准头不行,且上弦极慢,伤害有限。

    火器不同,一个刚刚拿上火器的兵丁只要摸索几下,便能知道怎么用,再好的弓箭手,也不能连射太久,如此手臂会废掉。

    可火器不影响,只要枪和弹药数量足够,他们的攻击次数几乎是无穷无尽。

    金国最骄傲的重骑兵在这样的火器面前,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勇猛无畏。

    他们或许能胜一两次,但次数多了,却是无法承担这样巨大的损失,和宋国拼消耗,他们不可能拼得过。

    “但也不能就这样求和,”大将完颜宗望冷冷道,“必须要有的一场大胜,让大宋看到我金国决心,否则,这求和就与投降无甚区别!”

    宗宪本想讽刺两句,说最近的大败局面不都是因为你么,但也明白宗望已经尽力了,其它人去,未必还能把部队带回来。

    这次商讨和以前一样,都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

    走出宫廷时,完颜宗宪看了一眼主位上那位金国的摄政王完颜宗干,发现他已经生出许多白发。

    一时间,他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路上,已经垂垂老矣的完颜希尹与他同行。

    这位女真内朝国相和宗宪都是女真部中少有的文臣,很能说到一起,私交甚笃。

    “建州三部最近异动不少,”宗宪对他抱怨,“他们与室韦私下交易,还想和合苏衮部一样,迁到靠近辽东的地方。明年的盟约,听说各部还要求重新分配各猛安之位,也不想想,当初是谁让他们发达。”

    女真部原本是部族制,各部出兵后由各部头领掌管,后来被阿骨打统一收编,由他任命的猛安统一指挥。

    “如今这局面,竟如泥泽一般,万般力气,也使不出来,”希尹将手揣在袖中,“那位大宋天子,心思狠毒缜密,出刀同时,也将咱们后路也斩去了。”

    “纵观那位天子所行,最擅长洞察人心,以利迫人,往往要一年甚至数年之后,才能察觉他早已布置的手段,”宗宪道,“遇到这样的人物,我等输的也不冤枉。”

    “你这话,像是在盼着我等早些输一般。”

    “倒也没错,”宗宪哂道,“若是早些认输,还能多留些筹码,那位天子素来大方,不会如此苛待我等,若是晚了,你看那西夏、南越,如今是何等局面?”

    金国与大宋如今并没什么大的仇怨,双方的交集只是攻打大同府、太原时多一点,其它的冲突都是为了争夺辽国土地,国战之中,成王败寇,本就是常事。

    完颜希尹知道对方说得有道理,但却更堵心了:“说得轻巧,可这般决定,又是谁能做得下来?”

    不战而降,这种责任,谁能承担得起?

    “对了,那火器仿制可有进展?”

    “其形易得,但能配出来的,还是药粉,添药复杂,且威力不大,”完颜希尹摇头,“再者,如今的国库,也拿不出那么多铁来铸枪,最后都溶了,重铸成刀剑。”

    四目相对,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无尽的失望。

    真的,想不出他们还有何种机会。

    -

    大宋,东京城

    赵士程打了喷嚏,被宗泽抱怨说他贪凉,身为一国一君,你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关系到国家运转,不注意身体就是不负责任云云。

    “行了,这事情那么多,昨天便多做了一会,”赵士程翻看着从南越国传来的消息,“看看,这才一点时间,便又多了个烧钱大户。”

    胡铨这次采用联络中小土族,驱逐李朝旧族的法子,迅速而快捷地拿下南越国,都没有花上多少时间。

    南越国主让他的舅舅杜英武带了两万大军,被胡铨再一次击败后,整个南越国的风向就迅速倒向了另外一边。

    李朝的权柄本就不多,加上南海王又有开发南海路时带他们一起的承诺,那小皇帝在这样的利益交换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胡铨在信中表示,会尽所能地辅佐南海王,在南海路做出一番事业,不辜负陛下看重,同时提供了一份开发南海的计划。

    非常详细,因为字数太多,甚至不能让鸽子送,只能安心地走陆路让快马送来。

    首先是让南海路本地的土族参与贸易,南海路的诸多岛屿、山岭之中有无数部族,愿意支持我们的,就将他们变成我们的人,不愿意的,就去找他的敌人谈,这些山中部族,大多都有世仇。

    不愿意帮助我们的,也不能让他们给我等添麻烦。

    然后便是官制,南海路的一些大小城镇可以提拔安置流官,但偏远的山中部落便只能用土司了,让他们与大宋保持交流贸易,并且提拔其中的开明之辈。

    再然后是希望在南海路建设一座神霄院的分院,给南海路的本地人一个求知的机会,让他们加入我们的思想,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人。

    还有南海路的科举名额,也应该酌情给上那么几个……

    洋洋洒洒一大篇,看起来少说有两万字。

    赵士程很认真地看完了这些提议,提笔在原文上修改了一些内容,比如要求将南越国的优秀匠人充入军中、恢复当年中原人在南越国的着装之类。

    南越国将来会是影响东南之地重要的筹码,温带的服装和发型本来就不适合那里。

    赵士程也不觉得剪头发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等到工业时代来临,人们会主动抛弃难以打理的长发,改成最节约时间的衣着头发。

    这种事情当然是他这个皇帝带头最有效果,不过现在剪头发是不孝的事情,赵士程觉得这事可以在老赵龙殡归天后再试试——啊,打住,现在想这事不太合适。

    赵士程修改完上边的一些提议后,提笔又给小胡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只要不是伤天害理,那一些民俗观念对平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是他们微小尊严的表现,只是潜移默化,不要强行去动。

    他南海路的治理,会得到大力支持,缺钱缺人不用再让我弟转答,直接告诉我就好……

    写好之后,他看着把胡铨的提议改得乱七八糟的信纸,发现上边有些字已经被他无意中覆盖了,有些被粘连在一起,已经看不清原来的字。

    这……

    赵士程有些犯难了,内容太多,他已经忘了原本的地方写得是什么。

    但,问题不大,他提笔在信里加了一句“重写一份递上来”,然后把改了稿子放在给对方的信纸之后,让人一起寄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