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第23节
严老三有点怀疑,但他哥严明汉,昨儿确实是说过几句,陆广全因为立功,得了副矿长青眼,要把他调到勘测队去,搞不好还要恢复他以前的工资待遇,让他没事别轻易招惹他。
他虽然接触不着矿上的管理层,但隐约听严明汉喝醉酒的时候说过,矿书记马上就要退休了,到时候矿务局不会委派书记,得从下头的矿长和三位副矿长中间选一个,而李矿和张副就是最热门人选。
要张劲松真成了书记,那他们整书记要保的人,就有点不好看,所以得先按兵不动,至少等到下半年书记人选确定下来之后再说。
卫孟喜不知道这些,但她根据那天张副对陆广全的态度推测,他应该算是暂时性的红人,撤销下放井下的决定已经在拟了,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名正言顺调回井上,那当年的下放决定就不该影响她盖窝棚。
卫孟喜等不起,现在每天只进不出,孩子还抱怨饭不好吃,她真的很想尽快改善生活。
金水村是地方村民小组,金水矿是归矿务局管的国有单位,两个完全没有任何辖属关系的单位,即使张副能出面协调,效果可能也不理想。
但要是写举报信的人亲自撤销举报信,这就是简单的私人恩怨,好办多了。
“可以,我答应,那第二个条件呢?”
“从今往后不准再去偷菜,要是让我发现,我直接实名举报。”
想想吧,农民们顶着烈日,冻着手脚,辛辛苦苦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菜,自己都舍不得吃得留着卖钱呢,他说偷就偷,不是一般可耻。这种人,要是没点约束,搞不好以后还会心痒痒。
当然,如果这一次的教训还不够,以后他还是继续偷鸡摸狗的话,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她卫孟喜绝对说到做到。
严老三犹豫片刻,“那要是我都做到了,你又反悔去告我咋办?”如果是他,说不定就会这么干。
反正证据在谁手里,谁就是爹呗。
卫孟喜笑了,笑得十分灿烂,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你没有选择,只能相信我。”
是丢工作坐牢,还是断腿?或者是平安躲过一劫?严老三气得,一口黄牙差点咬碎,这个疯狗!
走之前,卫孟喜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明天晚上之前,你要是没去撤销举报,那明天晚上,我就带上人证物证,在金水村大队部等你。”
“你!”从来只有自己气人的严老三,生平第一次被人气到肚子疼,关键这还是个娘们。
卫孟喜不管他是怎么腆着脸去撤销举报信的,反正她只看结果。知道他们偷菜好几天了,她一直在尾随他们,想要找证据,最好是抓个现行,直接一口气打趴下以绝后患不好吗?
都说捉贼捉赃,可一连跟踪了好几天,她也没找到证据,在不确定严老三的后台会不会帮他出头的前提下,不能轻举妄动。
证人倒是有一个,可根花太小了,说出来的话别人不一定信,她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置身险地。
对于严家一家,没有资本直接对峙的时候,还是得避其锋芒。她现在最要紧的是盖窝棚,他们太需要一个家了。
四个大的每天要问十次,什么时候盖房子,什么时候回他们的家。桂花嫂子是很客气,收的房费也不贵,但寄人篱下终究是没安全感,孩子们每天争着洗碗扫地叠被子,其实就是在讨好桂花姨姨,生怕姨姨哪天不高兴,像菜花沟的爷爷奶奶一样赶走他们。
卫孟喜心里酸得不像话,她的孩子,再也不要寄人篱下了!
第二天下午,卫孟喜正在空地上盘点材料,看有没有丢失的,门口忽然来了两个人。
“同志你好,请问卫孟喜同志在吗?”说话的是一个包着白头巾的中年男人,一把山羊胡配上汗津津的衣裳,卫孟喜有种莫名的熟悉。
“我就是卫孟喜,你们是?”
“卫孟喜同志你好,我是金水村书记高三羊,这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刘红军。”
这名字可真有特色啊,书记是三羊开泰,妇女主任跟以前朝阳公社的妇女主任名字还一模一样,当初自己能拿到钱还多亏她呢,这要说不是缘分卫孟喜都不信。
她赶紧擦擦手,双手跟他们握上,这俩人上辈子她也打过几次交道,他们为人很公道,办事也很有人情味儿,有几次治安队抓到两家投机倒把的窝棚户,连矿上都不愿多管闲事,还是他俩去求情给放回来的。
高三羊和刘红军也很意外,他们想象中的煤嫂应该是跟隔壁刘桂花或者刘红菊一样的,苍老,憔悴,愁苦,说不上三句话就哭天抹地“日子艰难”“孩子养不活”的,而不是眼前这个漂亮爽利的年轻人。
年轻人穿着十分朴素,但难掩苗条的身段,一张鹅蛋脸上大眼睛水汪汪的,两根乌亮的大辫子垂在肩头,就跟去年来矿区文艺汇演的文工团女兵一样,漂亮!
“小女同志你今年几岁了,这是你娃?”刘红军指着小呦呦,有点拿不准,这不像已婚农村妇女啊,跟申请书上的人好像对不上。
小呦呦慢慢接触的人多了,胆子也大起来,不怕生了,看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她还调皮的做个鬼脸,躲妈妈怀里,看了会儿见奶奶没生气,她又捏起小爪子,吐出舌头,嘴里“呜呜”的叫。
这是卫东教她的扮鬼脸,每次一这么扮,妈妈和哥哥姐姐们都一副“哎呀我被吓到了”“好怕怕”的模样,她就变成一只心满意足的小松鼠,得意的翘起小jio jio。
这不,刘红军倒是没怕,但被她奶凶奶凶的模样逗笑了,爱怜的摸了摸小卤蛋,“这娃底子不好,营养得跟上。”
卫孟喜赶紧顺着话头,说自己之所以千里迢迢投奔丈夫,就是为了带娃看病,前头还有四个,还没上学,也不知道以后上学的问题咋整,这个是去年生的,自己刚二十二岁,别的本事没有,倒是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做饭食,大家都说手艺还行。
“所以你就想开个小饭馆?”高三羊的神情严肃起来,就连山羊胡也翘起来了。
卫孟喜赶紧摇头,“违反政策的事咱不干,咱还有五个娃要养呢,就是因为饭食做得还行,要是有亲戚朋友来了,可以招待一下。”
这话聪明人都能听出来,做啥她说了,但名声她不背。
金水村每批准一个窝棚户,身上就要多一重风险,要是遇到那榆木脑袋的,还不得把他们卖得一干二净,卫孟喜的回答很是让他们满意。
双方又东拉西扯聊了几句,主要是了解卫孟喜的家庭情况。窝棚户的身份很尴尬,矿上只管工人的户口,这个年代孩子户口偏又只能随妈,很多煤嫂和孩子的户口都还在老家,想落矿上不可能,落金水村吧,也很难。
金水村靠山吃山,听说以前还能自己采煤的,金水矿在他们地盘上,每年都给大队部一部分分红,再加上搞点副业,只要不懒的村民,日子都好过。
甚至比城里户口还好过,所以这里的户口也非常值钱,至今还没有落下一户外来户呢。
这些情况卫孟喜上辈子都知道,也都经历过,所以对高三羊和刘红军有意无意露出的拒绝,她也表示理解并接受。
双方相谈还算和谐,最后高三羊掏出一张盖了大队公章的同意通知书,卫孟喜的事就算彻底尘埃落定了。
“高书记,刘主任,今儿就在我们家吃顿便饭吧?”
俩人笑道:“等你以后盖起房子,能单独做饭的时候咱们保准来。”
这就是聪明人说话,不用太明白了。卫孟喜恨不得把这好消息告诉陆广全,他搞不定的事她几下就搞定了,可专门跑了几趟,这家伙都神龙见首不见尾。
听说她要盖窝棚,刘利民和同宿舍的几个老大哥都主动说要来帮忙,第二天还真天不亮就来到了。卫孟喜本来请了两名工人,预计是一个礼拜完工就搬家,可人手一下子充裕起来,工人预计两天就能完工。
卫孟喜:“……”
速度完全超出了她的预计,高兴!
能早日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里,这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小呦呦的生日就在后天,本来她打算等盖完搬家以后再过的,心里终究有点不得劲,生日生日肯定得出生的日子才有意义啊,可现在,后天准能过上!
窝棚的高度不高,宽度也不如普通民房,就是顶梁的柱子也不用太粗,石灰划线,地基打好,栽下柱子,椽子一排排铺过去,房子的框架就留出来了。
普通窝棚没窗子,所以经常是门户大开才能通风散气,但卫孟喜买了最好的玻璃和木头,刘利民带来的人里还有木匠,大家一合计就留出两扇窗子。
这群男人身强体壮,干活卖力,还胆大心细,卫孟喜都不知道该咋感谢他们了,给钱不收,只能在吃食上尽量怎么好怎么来。
工人们干着活,她留几个孩子在跟前,端茶倒水递毛巾,嘴巴要甜,卫东那个社交牛杂症患者,直接就拜木匠叔叔为师,在那儿鞍前马后的。卫孟喜自己则去村民那儿买了几样最新鲜的小菜,外加一只肥圆圆的大公鸡。
这年头,公鸡比母鸡便宜,一只也才五块多钱,再早早赶去菜店割三斤五花肉,伙食就齐活儿了。
“哇哦!大公鸡!”几个小孩看见肥肥的大公鸡,脚都不会走路了。窝棚区虽然也有人偷偷养鸡,但顶多每家三两只,很少能养到这么大这么肥,那鸡冠红通通的跟快滴血似的,脚蹬子又长又铁,一看就是养了很久的。
当然,公鸡不是今儿吃的,卫孟喜买菜回来的时候,房子已经盖好大半了,只剩窗玻璃还没安,屋顶防水层还没铺。她在公鸡脚上拴一根绳子,养在枇杷树下,开始借刘桂花家的锅灶做晌午。
面条是买的面条机擀好的,过一下水,烫点儿豆芽韭菜,调点儿辣子蒜泥糖醋汁子,每人一碗,又酸又甜,吃得人打嗝。
“嫂子你甭客气,咱们来帮忙是应该的。”刘利民其实还想再来一碗,但没好意思。
卫孟喜围着围裙,端着大搪瓷盆,见谁的碗空了就给大大的加上一勺,“大家在外头讨生活都不容易,哪有应该不应该的啊。”
小伙子红着脸,“这是真的,广全哥对咱们可好,最近他被借调到勘测队工作,咱们来帮一把是应该的。”
其他工友也跟着说是应该的,还七嘴八舌说起陆广全的好来。
“那年我出了安全事故,工资都快被扣光了,是广全大兄弟帮我找领导说情,我娘看病钱还是他主动借我的。”
“还有那次我脚让煤块砸了,在井下动不了,是他把我背上来的,那一身的汗啊能从头淋到脚,我以为我再也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了……”
“对对,你们还记得上次他为了咱们采煤队的头灯,跟灯房女同志讨说法的事吧?外头都传他不够男人,跟女同志斤斤计较,可要不是他据理力争把头灯换掉,当天咱们所有兄弟可能就上不来了。”
别看头灯就只是个灯,可它的亮度、光照范围、松紧稳固度和蓄电量,事关煤矿工人的性命,灯房女工弄错了班次,所以配发错了头灯,陆广全发现后让工友们都不要下井,自己去跟女工交涉,所以才有了他“不是男人”“跟女人婆婆妈妈”的名声。
卫孟喜就说呢,难怪她每次去灯房请带话,女工们都爱答不理的,原来是吵过架啊。
但别的不说,这一次卫孟喜要站陆广全。无论干啥工作,安全是第一位,要是连工人安全都保障不了,那就是挖出金子钻石又有什么用?上辈子的几年后,金水矿就发生过一场事故,就是因为头灯佩戴错误引发的。
虽然最后人是救出来了,但腿却断了。
在窝棚区这段时间,卫孟喜已经听说了很多很多关于陆广全“抠瓢”的传闻,对别人斤斤计较的抠,对自己更抠,她也深有体会。
但那些都是出自不相干人的嘴,是传闻,可信度是打了折扣的,她只听,不一定信。
他的工友不一样,这是真正跟他朝夕相处的,甚至比妻子还了解他的人,他们说的不会有错,也不会添油加醋。
“嫂子你甭听外头那些人说的,广全哥的人品是这个。”刘利民竖起大拇指。
卫孟喜笑笑,人品应该是没问题,可抠门应该也是事实,不然怎么每顿只吃一个杂合面窝头呢?
很快,窗玻璃安上,屋顶一铺,一压,钉子一钉,门一装,小房子就落成了。用的是最好的材料,造出来的房子除了高度,跟其它窝棚完全不一样。
“妈妈那我睡哪儿?咱的炕呢?”
卫东一直念着他要一个人占一个炕,可卫孟喜一看现在的架势,盘炕得好几天,只能先睡几天地铺了。
“炕暖是暖,但窝棚透气性不好,我觉着最好还是打张木床。”盘炕的话一般是边盖房子边盘,因为火烟出口得先规划好,后期再盘的话会破坏房子整体性,窝棚的稳定性本来就不如普通民房。
卫孟喜一想也是,但问题又来了,打床也得一两个月,还得请木工,到时候不还得额外的多花钱?
“妈妈我也想要一张自己的床。”
“妈妈,我们也想要。”
就是小呦呦,也用乌溜溜的大眼睛,渴望地看着她。
哪个孩子不想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呢?条件好的有房间,条件不行那也得有张小床吧?卫孟喜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继父家,十岁之前一直都是跟着母亲和继父睡,他们睡床头,自己睡床尾,闻着继父的脚臭屁臭和汗臭味儿,不知做了多少噩梦。
那几年,她做梦都是能拥有一张自己的小床。
继妹谢依然只比她小几个月,却有一张松木床,还有一床小碎花的被子,她有一次趁家里没人,悄悄儿的躺上去,沾了下屁股,连被窝都不敢弄皱,结果还是被继妹发现了。
结局自然是以她的认错和亲妈的责打告终,可她的童年好像也随着那张小床没了。
自己吃过的苦,娃娃们不能再吃。卫孟喜当即牙一咬,“行,那我去问问有没有木工会打上下床,一人一张就一人一张。”
四岁小孩的床嘛,如果只考虑睡这几年的话,也用不了多大,不占空间。
“是咱们工人宿舍那样的上下床吗?”刘利民问着,就笑起来,“嫂子你忘了咱龚大哥是做啥的,他就是木匠啊,这样的架子床他给娃娃们打过的。”
有个花白头发的老大哥嘿嘿笑着点头,原来这就是卫东同学叫的“师父”,窗户和门都是他安的。
“弟媳妇放心,这架子床简单,只要木头准备好,一个礼拜我就能做出来。”还详细的询问了她的要求,长宽高各要多少,又比照着窝棚空间量了很久,最终把需要什么样的木材告诉她。
卫孟喜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了,晚饭是满满一盆蒜苗回锅肉,还有几个素炒时令蔬菜,反正量大管饱。
新盖的房子嘛,还潮湿,石灰味儿也重,卫孟喜继续又在刘桂花家住了一晚,开着门窗吹了一天一夜,第二晚才彻底搬进去。
不过,睡之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洗脚的时候卫孟喜找不着根宝了。她担心这孩子是不是又上山捡煤块了,他很懂事,总觉着妈妈做饭要烧煤,能多捡到一块,妈妈就能少花点钱。
准备借手电筒的时候,隔壁枇杷树下传来鸡飞狗跳的声音。
这是房子刚盖起来,屁股都还没坐热呢,就进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