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录:浮尘梦
自神农氏发现茶的妙处起,中原人已经将茶的美好发挥到极致。
茶在人们心中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品,它是诗意与禅意的象征,是士子们清高雅致生活的鲜明注脚,是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现的极致向往,更是一朝辛苦事十年浮尘梦的静默叹息。
中原的士子们既渴望入世享受荣华富贵,又极力想保持心境上高雅自持的光洁高华,恰似道家与儒家一同翻搅在血脉里的两股精血,时而厮杀,时而静处,这种矛盾的情绪都伴着千百年来的名士巨匠们,而钻研茶艺便是这样矛盾心情的凸显。
伯逸之凝神望着一丝不苟烤茶备水的士子们,心里莫名便有些感慨。
他是第一次真正见识中原士子们斗茶,这些文人雅士眼中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教人望之敬佩。事淬茶之道若如事国,倒会有一番作为。
可惜,可惜!
楼上,赵重幻的神情恬淡。
她很的时候便在虚门宗学习过关于茶的一切知识,甚至连种茶都不在话下。只是这样的茶艺之道,更像锦上添花的清流,在如今这般国势日下的情形中,于国于民并无多大助益。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人欲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她下意识去看了眼楼下角落了不显山不露水的伯逸之一行人,心里越发黯淡。
比赛的三生开始碾茶。
碾茶顾名思义便是将团饼茶槌碎,然后用茶碾、茶磨碾细。
茶的细腻程度会影响点茶的气泡情况,所以茶一定要碾细。碾好的茶末还要上茶罗细细筛上几遍,有粗末的便要再碾再罗。
而这罗筛,据要选东川溪画绢中特别细密的丝线罗织而成,还要将之放入开水中揉洗,使之更加细密柔滑,如此方可用来筛出最细最腻的茶末。
很快,经过三位士子一遍遍精心细研罗筛,翠绿的茶末似绿色烟尘般细腻轻盈,坠于瓷碟中,一时飞扬舞动,煞是好看。
碾好茶末后便是煎水。
听雨楼的水自然是不亮伙计就去西湖之南的大慈山虎跑寺的虎跑泉中打来的。
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
传唐代时有一高僧名为性空的曾居住在那里。后来因水源短缺准备迁走。却不想有一日,他于梦中得到仙饶指示,告诉他南岳衡山有一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日间果然看见两虎跑翠岩做穴,石壁涌出清澈泉水,“虎跑梦泉“以疵名。
虎跑泉的水清香甘冽、纯澈无比。据寺庙中以此水调符,极为灵验,作为点茶的用水更是极好。
煎水就是用“急须“。
所谓急须,就是水壶,一般是用瓷或石所烧制的细颈瓶。瓶子边缘会有留口,这样既方便倒水,也便于煎水时依靠水的沸声来辨别汤喉适度与否,水开后可直接用急须再往放了茶末的茶盏里注水。
这些步骤似瓦肆表演一般令在座的茶客着迷,大家如欣赏一出没有台词的唯美表演,个个都大气不出,唯恐破坏了台上三位士子的点茶。
斗茶自然是跟茶、水都有莫大关系,但是斗茶中最决胜负、想要创造出最佳效果的却是点茶。所以宋之茶艺的关键还在于饶操作。
点茶主要动作是“点“和“击拂“:点就是把急须里煎好的水注入茶盏调膏。执壶往茶盏中点水,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茶面。然后是用茶筅击拂,视情况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
士子们将点茶高手称为“点茶三昧手”。
其中最着名的点茶三昧手就是苏东坡曾写诗赞扬过的净慈寺高僧谦师。据谦师禅师点茶像流水那样不急不慢、中和中节。
三位士子点茶开始,看他们姿态从容,动作娴熟,想来也是老茶客。
点茶时水冲入茶碗中,需以茶筅用力打击点拂,就会慢慢出现泡沫。点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着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称为“咬盏”。
很快点茶结束,他们黑釉茶盏中的茶汤乳雾涌起,汤茶紧贴盏壁,咬盏不散,一盏色泽鲜白的美味茶汤就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