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第249节
只是进入六月份后,温度一天比一天高,慢慢也一天比一天嘴馋。
直到今天下午,慢慢终于下定决心,她要干一件大事——买雪糕吃!
虽然她觉得偶尔吃一次雪糕不会肚子痛被妈妈发现,但考虑到小卖部的老板都跟她妈妈认识,看到她买雪糕,说不定会跟她妈妈说,到时候她就露馅了。
所以慢慢为此制定了一次特别行动,让纪怡帮她买雪糕,并找地方偷偷吃完再回去,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啦!
到目前为止,行动都非常成功,只是雪糕真的好好吃,吃完一根,她还想再吃第二根,可是她又怕吃太多会肚子痛。
夏天气温高,雪糕化得很快,很快慢慢吃的速度开始赶不上雪糕化的速度,所以问题思考到一半,就被她抛到了脑后。
纪怡也一样,两人再顾不上说话,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十分钟后,雪糕吃完,慢慢从书包里拿出手帕,小心擦干净嘴角,并擦掉手上雪糕化的水,再舔舔嘴唇。
虽然嘴巴被擦干净了,但甜味仍停留在嘴唇上,她伸出舌头舔了舔,想起纪怡刚才的问题,轻声说:“一天吃一支雪糕,应该不会肚子痛吧?”
纪怡零花钱不多,只能偶尔买一支雪糕解解馋,所以她不敢确定,想了想问:“徐子龙好像每天都会买雪糕吃?”
徐子龙也是他们大院的孩子,同时他也是他们班最有钱的孩子。
这么说可能不太准确,因为慢慢也很有钱,他们每天的零花钱都是五毛起步,有时候能拿到一块。
但慢慢没那么爱吃零食,每天的零用钱能存下一半以上,而徐子龙一下课就会来小卖部买吃的,有一天他连续三堂课,因为吃零食被抓。
因为有一堂是班主任的课,她非常生气,罚徐子龙到教室外面站了两节课,并让他下午叫家长到学校。
徐子龙妈妈知道这件事后也很生气,连续半个月没给徐子龙零花钱,从那以后,他就不敢在课堂上吃东西了。
但他每天还是会买很多吃的,下课啦,放学啦,总能看到他吃东西的身影。
好几次放学回家,纪怡都看到徐子龙去小卖部买雪糕。
不止纪怡看到,慢慢也看到了,回忆着问:“他好像没有肚子通过?”
“没有吧,他每天都有来上课。”想到慢慢上次肚子痛是在晚上,也没有耽误上课,纪怡补充说,“而且每天都会买吃的,包括雪糕。”
如果徐子龙肚子痛,第二天他家长肯定不会让他买那么多吃的,就想慢慢,之后好几天都没吃过零食。
“那……”慢慢跟好伙伴对视一眼,“我们明天还来买雪糕?”
“嗯嗯!”
……
两个小姑娘商量好后,就手牵着手离开小树林,回到了大院。
这几年里,贺家换了两次房子,一次是八二年中两室换三室。其实早在贺东川刚升团职那会,他就有资格换三室,但那时候三室没有空房子,一家子只好在两室的房子里又挤了两年。
其实也没有一年,毕竟那会苏婷和兄妹俩都在市里读书,学期内他们一直住在市里,周六日或者寒暑假才会回来,再挤一年也就两三个月。
第二次换房是八五年,贺东川又升职了,能住的房子也从三室换成了四室。
四室房屋有两种可选,一种仍是楼房,一种是独栋,两种房子面积差不多大,但独栋带前后院,其他条件差不多。
部队在分房的时候,会优先把独栋分配给级别更高的军官,像贺东川这样刚升上来的基本轮不到。但他运气好,升职的时候刚好四室和独栋各有一套空房,为此他和苏婷很是纠结了一段时间。
当时孟秀珍挺纳闷,这两种房子条件上又没有差别,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独栋比楼房好吧?多了前后院呢。
问了才知道,他们犹豫的正是这前后院。
国人天性,到哪都要种点菜,驻地管得严,大家不敢去外面开垦荒地,但没少在大院内部满足种植欲。
克制点的会用家里不要的搪瓷盆装上泥土,在阳台上种葱和蒜,觉得阳台不够发挥的,会去楼下花圃,种点小白菜。
因为楼房这些的花圃都是公共区域,所以他们种了不敢施肥,否则让两个部门的人抓到,轻则写检讨,重则拔菜。
跟住楼房的人比起来,独栋那边更容易满足种植欲,毕竟院子是自己的,花圃是想种花还是种菜,全由主人家说了算。
施肥也同理。
这么一来,独院住得舒不舒服,就全看邻居自不自觉了。
邻居自觉的,不会在院子里施粪肥,碰上不好相处的,冬天还能过,到夏天日子就难熬了,一日三餐都别想吃好。
不过能住进独栋的,军官级别大多比较高,能升到这个位置的不说是人精,智商情商肯定没问题,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自觉的。
但是吧,凡事总有例外,比如空下来的那套房子,左边的住户就不太听劝。再加上丈夫级别比较高,一般人得罪不起。
苏婷和贺东川盘算过后,觉得还是选楼房比较好。
反正房屋大小、住宿环境都差不多,而且楼房那套四室也在二楼,爬上爬下很方便,当然更重要的是,楼房空气好。
于是这些年里,他们家从十栋搬到了六栋,然后又从六栋搬到了一栋。
一栋在军属安置办的办公楼后面,面朝军属安置办站在楼下,右手边就是马路,马路过去是篮球场。
而纪怡家在后面,所以刚走进大院,两个小姑娘就分开了。
慢慢蹦蹦跳跳地上楼,走过楼梯拐角,抬头看到大门敞开着,她大声喊:“妈妈!妈妈!”边喊边往家里跑。
但直到她走到家门口,才听到苏婷的回应:“干嘛?”
慢慢跳进家里喊:“妈妈我回来啦!”
“听到了。”苏婷起身走到门口,从慢慢背上接过书包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慢慢回答说:“我跟怡怡在外面玩了会。”
苏婷不疑有他,边开书包边往里走,并问:“今天有作业吗?”
慢慢回答说:“数学有一张试卷,语文有一篇作文。”
“那你先去书房写作业?”苏婷问。
他们家只有两个孩子,睡觉三个房间就足够,所以搬进来后,苏婷和贺东川将书桌放进了最小的次卧,现在那个房间客房书房两用。
但因为大多数时候,没有客人在他们家留宿,所以房间被当成书房的时间比较多。
慢慢摇头说:“我不想去书房,妈妈我可以在客厅里写作业吗?”
“需要开着电视吗?”苏婷微笑着问。
慢慢一脸期待:“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苏婷一秒变脸,“你马上就要小考了,还想着看电视?贺淼淼我告诉你,这次考试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初中,暑假别想看电视!赶紧给我去书房写作业!”
愿望落空,慢慢失落地拿着书包走进书房。
客厅里站着的苏婷则深吸一口气,早几年她真没想到自己也有为孩子成绩着急上火的时候。
贺焱小时候多好管啊,不用他们当父母的催,自己就知道努力,成绩常年年级第一,偶尔松懈了也不会掉出前三。
慢慢成绩波动就大了,好的时候能进年级前十,差的时候能掉到年级四五十。
虽然这些年军区小学的教学水平一直稳居县里第一,跟市里很多小学比起来也不差,但慢慢成绩太不稳定了,苏婷现在就怕她小考掉链子,初中考不上重点。
以前她还总担心贺焱摆烂,可现在回头去看,他就算摆烂,成绩也比慢慢强不少,高考更是稳定发挥去了首都大学。
她不指望慢慢考上首都那两所大学,能考上她的母校就行。
……
慢慢进屋后,苏婷也进了厨房忙活晚饭。
改革开放后的这十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果把目光落到家庭内部,最明显的就是电器变多了。
十年前除了电灯,其他带电字的都不怎么常见,当初他们家搬过来,连买两台电风扇,都有军嫂话里话外说他们不知道节俭。
搬进六十七号后,有邻居串门,看到他们家有热水淋浴,语气里也满是羡慕。
可现在,大院里不说家家户户,绝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煤气灶,装上了淋浴喷头。
除了这些,什么电话电锅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不说一应俱全,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两样。
苏婷他们家是都有,这些年舆论越发宽松,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捏着钱不敢用,都是怎么舒坦怎么来。
因为这些大件都是陆续添置的,大院里也没什么人关注他们。
关注不过来啊。
早些年军嫂们八卦是因为工作机会少,很多军嫂都闲在家里,虽然家务活也不少,但做这些不耽误嚼舌根,自然一点小事恨不得说出花来。
这几年万元户遍地开花,部队里不少军官都蠢蠢欲动,想转业去做生意,更不用说没有工作的军嫂,心思都活泛起来。
下手快的政策刚明朗那会就有了行动,并迅速在大院外租下门面,下手慢的也都做起了小本生意。
可以说,现在大院里这些军嫂都一心搞钱,真没什么人有心思关注别人家添置了什么。
就算要关注,别人家的阵仗也比他们家大多了。
八十年代是风口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在这个年代下海做生意,一头猪都能起飞。
这话很夸张,但也很写实。
大院里这些做生意的军嫂,不说个个都能挣钱,但只要踏实做生意,不搞七搞八,基本都能有个稳定收入。
事业起飞的也有,像孟秀珍,她八十年代初就想做生意,但因为顾忌着丈夫的工作,一直没行动。
但那几年里她没少看相关书籍,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去县里、市里逛一逛,看那些生意红火的人卖的都是什么。
看来看去,孟秀珍觉得做吃食最稳妥,至于做什么吃食,她也考虑了很久。
政策明朗后,她火速支了个摊子,每天放学上学到军区小学门口卖炸串,后来门面盖起来,她也成了第一批租门面做生意的人。现在她不止在大院外面卖炸串,县里初高中校门口都有她开的分店。
挣钱后孟秀珍比以前舍得花钱,因为隔两天就要去县里门店看一看,有时候忙完了不方便来回,就在县里买了套房。大院里的房子也换了新家具,冰箱彩电洗衣机接连往回搬。
孟秀珍这都算克制的,大院里还有个军嫂,生意刚做起来,就把家电一次性买齐了,东西太多,百货公司的人特意安排了工作人员开着卡车来送货。
卡车进大院的时候,军嫂们都沸腾了,慢慢一卡车家电啊!
这得是赚了多少!
跟这阵仗比起来,苏婷和孟秀珍他们这样蚂蚁搬家似的往里搬家具的行为,根本没在大院里掀起半点水花。
哪怕后来进到她们家,发现她们家里家电也齐全,惊讶一下也就过了,毕竟大院里家电齐全的人家多的不说,一个巴掌的数是有的。
有了电饭锅后,煮饭比以前可容易多了。
以前蒸饭需要先将米饭煮熟,沥干饭再隔水蒸,当然也可以直接蒸,但那样蒸出来的米饭不是夹生,就是容易糊锅,很难把握好度。
用电饭锅蒸饭能省略掉煮饭沥干的步骤,加水直接煮就行,都不用看火,反正煮好了会自己跳闸。
煮上米饭,苏婷开始准备晚上的食材。
这些年她的刀工不说练得炉火纯青,切起菜来也能算得上得心应手,以前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处理好的食材,现在十来分钟就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