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降低补贴
卢允浩面对李牧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玩法,让牛外卖一下子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
大部分牛外卖的电动车骑手,都会对自家的电动车以及配套的支撑服务深恶痛绝,他们有多恨自家的电动车及配套,就有多渴望饿了么的电动车及配套。
所以,当饿了么挖这批牛外卖电动车骑手的时候,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而牛外卖在电动车骑手大量离职之后,为了保证配送力,只能顺手把自行车骑手抓过来做电动车骑手;
自行车骑手在这之前没有体会过牛外卖电动车骑手的悲哀,当他们真正开始上手之后,立刻就感受到了那种强烈的绝望,于是让饿了么的线下招聘人员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又轻松被转化成了饿了么的骑手。
现在,饿了么已经把牛外卖当成了一个人才培训基地,他们花钱招人,一点点培养,让这些骑手掌握业务的全部流程,然后一扭头,饿了么就把这些人招走了。
而且,饿了么只挑牛外卖的电动车骑手团队下手,屡试不爽,逼的卢允浩没办法,一个星期内连续涨了两次骑手底薪,平台的配送成本达到一个新的巅峰。
这个怪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恶性循环,让卢允浩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小学数学题,一个水池蓄水一千升,容量一万升,注水口每秒注水10升,出水口每秒出水也是10升,问多久可以把水池蓄满。
答案是永远不可能。
卢允浩这边一直有无数瓶颈突破不了的时候,李牧还在不断的在沪市布下重兵,深挖洞、广积粮。
像是打仗一样,饿了么在源源不断的向沪市输送着大量物资,几乎每天都有一辆货车,运送各种所需物资抵达沪市。
今天是几百辆饿了么电动车,明天是一大堆衣服、保温箱、头盔等配套装备,后天可能就是一车神舟刚下线的商用电脑。
所有的这些物资,一抵达沪市,几乎不经过库存,就直接分发了下去,饿了么在沪市的配送范围不但越来越大,骑手密度也越来越高。
人越多,平台能够承载的订单量就越大,而且时效性也有极大的保障,这一点,是卢允浩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
与此同时,李牧还在不断提高入行门槛。
比如,他决定从国产手机品牌中星那里,分批订购不低于十万台饿了么定制款手机。
手机的要求是:大一点不要紧、丑一点也不要紧、不需要用彩屏,但续航能力要强、信号要好、质量要佳,同时还要做到基本防水,毕竟外卖骑手遇到的最普遍的恶劣天气就是降雨,防水的功能很重要。
这样的手机,给普通人可能根本不屑使用,觉得又大又丑,但是对骑手来说,却有着更高的便利性。
同时,他等不及苹果ios以及安卓的研发,准备先把GPS功能拿进来,做一款定位手机。
谷歌的拉里·佩奇已经搞定了导航公司Keyhole,现在这家公司是李牧和谷歌共有的,同时所有技术和数据也都是共享的。
所以,李牧决定用这个特殊优势,加上GPS模块,来做一款定位手机,让饿了么骑手能实现在线定位。
如果想实现手机导航,首先要给手机配备GPS模块,让它可以接受GPS信号,实现GPS定位功能,其次则需要一套内置了坐标信息的地图,来辅助GPS进行定位和导航。
但是现阶段流量成本比较高,在线地图虽然可以做,但是流量成本会让使用成本大大增加,所以李牧想的是,就做内置地图,把地图本地化。
而且,将来定位手机生产出来之后,地图根据城市不同来单独设置,比如这一万台手机专供沪市,就只内置沪市地图,还能节省存储成本。
利用GPS模块,利用Keyhole在电子地图以及导航上的优势,就可以实现手机导航,再在手机导航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坐标接收与上传功能,就能够给饿了么骑手开发一款可以导航,同时还能实现位置实时更新到云端服务器的定位手机。
例如,骑手开机后,手机每三十秒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坐标数据,这个数据只是一串字符,对流量的占用微乎其微,但是,服务器在收到这个坐标之后,就可以在自己的定位体系内,标注这个骑手的具体位置,如此一来,用户在电脑前,就能够实时看到这个骑手目前在哪里、离自己还有多远。
这个功能很简单,但现在互联网行业还没有人做,一旦这个功能开发出来并且模块化,就有了极大的商用价值,比如,把这个模块装到公交车上,云端就能知道每一辆公交车的实时位置,装在出租车上,就能够实现在线叫车的基本需求。
而这样的定位手机,用来导航也非常简单,系统直接发布坐标给手机,手机把坐标在本地地图上标注起来,并利用算法计算路线即可。
唯一的麻烦是地图升级比较困难,但是不要紧,早期的车载GPS地图升级都很困难,但依旧给司机带来了革命性的体验,这样的定位手机设计出来很快,量产也很快,可以很大程度上让饿了么向后世的成熟形态靠拢,而且至少能用很长时间,一直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之前都没问题。
卢允浩得知李牧在做的事情之后,绝望感愈发强烈,他意识到李牧要做的事情,是把原来一千万就能干的事,用十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去干,这样一来,整个行业的入门门槛都被拉高,高到绝大多数人和企业都无法触及。
现在,他就深刻感受到这种门槛不断提高所带来的痛苦,别说定制手机、定制定位导航手机,他连定制电动车的实力都不够,根本没法应对李牧的各种手段。
牛外卖上线第一个月,平台日订单量还是在一万余单左右徘徊,单日补贴用户及骑手的金额超过十万元,整体亏损金额达到数十万元,这让卢允浩感到肝颤。
自己那点资金,在保持现有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或许只能再撑几个月,几个月后,如果还没有第二笔投资进来,那资金链就会断掉。
相比之下,饿了么在沪市每天的订单量都在八十万单以上,从在办公楼工作的白领,到在家里上网的普通市民,还有网吧里的网民,都在使用饿了么下单点餐。
虽然饿了么每天的补贴高达两百万以上,但李牧一点都不着急。
烧钱只是一个开始,今天我烧了多少,明天就会百倍拿回来。
不过,李牧也开始筹备降低补贴成本。
他跟饿了么的核心团队开了个会议,会议上做出决定,即日起,全国饿了么补贴,商户须承担50%,另外50%由饿了么承担。
也就是说,李牧决定一口气把包袱甩掉一半。
雷总对此有些担心,他觉得一下甩出去这么大的负担,商家可能会有所抵触。
李牧却说:“不用担心,他们是指望我们赚钱的,我们不是要剥削他们,我们只是让他们从自己的既得利益中分出一部分来,如果这都接受不了,将来我们的饿了么怎么攒钱?所有资深的经营人才都能看得出来,我们最终的盈利模式是靠商户抽成,如果一直惯着商户,我们永远都别想盈利。”
雷总点点头,说:“李总,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们是不是循序渐进的来?”
说着,雷总又道:“尤其是沪市,现在沪市那边补贴很高啊,我们一单平均要补贴4-5元,有的甚至更高。”
李牧说:“补贴4元,就让商家出2元,补贴5元,就让商家出2.5,同意的,继续合作,不同意的,直接暂停他的店铺营业三天,让他自己考虑。”
我帮你卖东西,你给我分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健康的合作模式,但饿了么因为前期要先吸引商户入驻,所以自己出钱补贴用户,这本身就是有悖正常规则的,所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是要改变补贴的模式。
起初有商家不愿意,觉得牛外卖都不要我们补贴,你为什么要我们补贴?
饿了么不给任何解释,也不强制必须答应,只给商户两个选择,你接受就继续派单,不接受就停止派单。
饿了么强硬的态度,确实导致了不少商户的不满,但是李牧完全不在乎。
因为李牧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是在帮商家赚钱,他们根本离不开自己。
现在,只是让商家先承担一定的补贴份额,将来,商家不但要自己承担补贴,每单还要拿出10%的流水给平台抽成,毕竟平台将来是从商家手里赚钱,而不是从消费者手里赚钱。
商家如果不能适应这种转变,那只能说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
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因为流量巨大,销量巨大,在供货商面前是无比强势的,不但货款结算周期长,各种促销活动都需要供货商来买单,如果供货商不同意,那就禁止进入超市货架,这样一来,任何供货商都会认怂。
确实也有不信邪的饭店,非要跟饿了么正面刚一波。
卢允浩在黑暗中又看到了一个机会,他觉得,李牧现在对商家这么强硬,可能是自己弯道超车的好机会!